APP下载

泉州市构建现代化商贸物流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3-11-24仰恩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物流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泉州市商贸泉州

李 婷 (仰恩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1 泉州构建现代化商贸物流城市的必然性

商贸物流贯穿于商品买卖和交换活动中,具体体现在商品运输、储存、配送等不可或缺的物流功能活动中[1]。泉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节点,在地理区位、历史文化以及产业经济等方面拥有商贸物流枢纽城市的独特优势。正是认识到了物流在我们生活中的关键性作用,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划文件中也指出了泉州建设现代化商贸物流城市的必然性[2]。2022年11月,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中,泉州被评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是本次福建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城市。泉州商贸物流“需要构建辐射区域广的全国性的商贸中心和核心物流枢纽,重视本市主导和新型特色产业区域优势,推动‘贸工联动’,突出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做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通线上线下两条渠道,构建各类线上消费新形式和新业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物流的发展也势不可挡。如今,泉州产业链供应链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倡导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而这一发展过程中起到纽带作用的就是现代化商贸物流发展的支持。

2 泉州市构建商贸物流城市的发展现状

2.1 泉州商贸物流发展基础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鼓励现代化商贸物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物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支持和保障。《泉州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构筑现代化高质量的“一环三纵三横三联”综合交通运输总体格局,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海丝重要门户、闽台融合重要通道、国家物流枢纽,基本建成“369”出行交通圈和“123”快递物流圈。泉州市出台的《“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推动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枢纽的建设,逐步建设一批占地少、资源配置合理、功能完备的典范物流园区;提出加大相关优惠和补贴政策的力度,增强多式联运,尤其是铁路和海运,降低运输通行的收费标准,降本增效,不断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方案的实施”。泉州商贸物流的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保证泉州现代化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为其提供更加通畅开放的交流和发展平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 泉州商贸物流业经济稳增长

商贸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进出口贸易等,它们的经济水平是衡量泉州商贸物流发展规模的关键性要素[3]。2022年,泉州市服务业几乎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水平,除了房地产业与去年相比增长速度下降之外,其余行业中泉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增长水平最高(如表1所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 982.94亿元,同比增长2.8%,增长速度放缓,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为2 005.35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6.7%(如表2所示)。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零售额增长速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体育娱乐用品类、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增长最低的是石油及制品类(如表3所示)。对于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是459.07亿元,同比增长18.3%,可见当下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普遍趋势,这就需要物流作为支撑与保障。

表1 2022 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表2 2018—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情况

表3 2022 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情况

2.3 泉州商贸物流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和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影响物流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是物流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4]。目前泉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建设,在公路、铁路、航空及港口基础建设上不断拓展,着力于建设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与提质增效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泉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内,泉州市公路建成通车的项目有4个国家高速和7个地方高速,通车总里程从最初的270公里增加到68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6.17公里/平方公里,增长了151.85%,全市高速出入口总数为54个,半小时内可上高速的乡镇达到约90%。泉州港口已经形成了以泉港、石狮港、晋江港和惠安港为主体的港口群,且拥有湄洲湾综合保税区、泉州海关、泉州市物流园区等诸多辅助港口运营的配套设施,促使泉州港口拥有了比较完备的物流系统。泉州还具有较为丰富的商贸物流园区,如晋江国际鞋纺城、石狮电商谷、海西石材物流园等,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在纺织鞋服、体育用品、建材家居等领域建设辐射区域影响全国的商贸中心和快递物流枢纽。为了泉州现代化物流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交通运输与商贸物流发展的投资建设,如泉州交通固定资产的年度投资额连续12年突破百亿,2022年投资150亿元将重点用于实施“聚城畅通”工程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的拓展改造,加速公路路网的铺设扩建等。

3 泉州构建商贸物流城市存在的困境

3.1 商贸物流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泉州正在逐步建设物流产业集群,积极鼓励大型物流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者分拨中心等落户于泉州,吸引智慧化物流和技术研发部门入驻,如大型冷链物流、智能仓储和相关技术研发企业,鼓励大型物流品牌企业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建设运营中。但当前泉州市物流资源仍较为分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够完整。虽然目前建设有物流园区,但其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物流业集聚程度不高,急需建成与之相匹配的产业链体系。

3.2 商贸物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近年来泉州物流在物流设施条件、市场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泉州目前中小型物流企业较多,但很多企业仅能提供较为传统和单一的物流活动,商贸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性不足,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与思想观念引领,导致物流服务过程中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是很好。因而在整体运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满足商贸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不能为客户提供相配套的物流设施和技术的支撑,导致物流运行效率、服务经济的实际效能不高,需要持续加快推进现代化物流经济转型发展,从而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水平[5]。

3.3 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泉州虽然是人口、产业高度聚集区的中心地带,但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运营管理的实操性人才,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物流人才,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性人才。而且有很多企业管理层忽视了对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企业发展规模和成长空间受限,进而出现人才流失。然而对于很多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毕业后即使留在省内发展也大多会选择在厦门和福州工作,也有一部分人才会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那里能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并且相比于福州、厦门以及省外的城市,泉州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待遇并不是很高,这也是导致人才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3.4 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泉州市物流园区逐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导致大多数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商贸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它们的主营业务方式较为单一和匮乏,信息化水平不高,缺少综合信息化技术平台对整个过程进行精准高效布局,因此无法有效与客户对接并帮助客户制定优化方案。目前泉州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日常运营中需要投入较高的运营成本,缺乏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型专业人才,缺乏相匹配的物流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设施设备。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泉州市商贸物流发展的信息化和技术化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4 泉州市构建商贸物流城市的发展对策

4.1 健全商贸物流供应链体系

泉州市构建商贸物流供应链体系是引领泉州商贸物流和经济走向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也能够带领泉州物流和产业链集群走向更高水平。鼓励物流企业与商贸企业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鼓励产业相关的上中下游企业来泉州落户,不断提升物流服务在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推进其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率,提高对市场动态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时效性。要推动商贸物流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就必须要有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平台作支撑,要拥有突出且难以替代的主营业务,更要综合的、独具规模并且核心竞争力强的供应链体系。此外,要引导中小微商贸物流企业发掘细分市场需求,做精做专、创新服务,增强专业化市场竞争力。目前,物流供应链体系的融合与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府鼓励各企业之间加强协作融合,争取早日建设示范基地,带动更多相关企业快速发展,优化与健全泉州市核心产业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

4.2 提升商贸物流服务质量

商贸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所在,泉州市物流质量的提升需要以功能齐全的商贸物流园区或配送中心为支撑,需要建设智慧物流和仓储系统,加快构建全链条服务,使其能够具备综合的物流服务。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积极鼓励商贸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实施统一管理,从而增加商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物流服务模式并不是单一缺乏挑战的,需要采用多种模式结合进行,如共同配送、企业联盟等,有实力的连锁零售企业也可以采用自建与外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些物流功能活动的提升还需要加强物流设施设备改造更新,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综合信息平台,提高作业效率,从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物流需求水平,有助于推动泉州商贸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

4.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优化产业升级的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并提升人才培养梯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要以专业研究团队为载体,集中式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创建专业与产业融合的特色班,不断培养有助于泉州产业发展的创新性和应用型优质人才;新增“双学位”和“联合学位”项目,有利于培养多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高校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实训基地,不断深化人才之间的对外交流。同时,政府要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提供专业人才专项研究资金支持,为来泉工作的人才提供资金补贴和福利。

4.4 构建信息化、智慧化技术支持

泉州信息化、智慧化发展需要在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支持大型批发市场和连锁商贸企业、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仓储设施等搭建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实现商贸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智能化。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作为支撑,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信息化提升还需要实现以下几点:第一,物流设施智慧化,加快新型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实践,布局建设一批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智慧口岸、智慧云仓物流设施,构建智能化物流设施网络。第二,物流设备智慧化,加快开发相关智能化设备并投入使用,如自动存储系统、智能分拣系统、无人机等,采用自动化和智慧化的立体仓库,促进平层仓储设施向信息化网格结构升级。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离不开智慧化的物流设施设备的支撑,也必须要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信息化应用于实践中。

猜你喜欢

泉州市商贸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画像即墨商贸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