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3-11-22葛金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害虫农作物农药

葛金玲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无公害的农作物深受大家的青睐,所以农作物的质量对人们生活品质与生命安全存在重大的影响。河北省泊头市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这一问题,遵循“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并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方法,从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于当前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追求,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一些现状,下文从多个层面出发,从而提出了几点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为同行提供思考与借鉴。

众所周知,农作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其生长的质量与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当前泊头市在注重“三农”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环节。近几年,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持续上升,并且成为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无公害的农作物生长深受人们的关注,并且我们不能只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样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种植效果,甚至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更加不利于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此外,我们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不妥当,将会增加病虫害的繁殖生长。面对这种状况,如何才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已经成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泊头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发展现状

泊头市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以及一些蔬菜等作物,因为深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非常有助于有害病虫的滋生与蔓延。而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越多,就会对我们的无公害农作物影响越大,具体表现在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等多个方面,进而对养殖户的收入利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还会制约泊头市的农业生产与发展。针对病虫害的防治手段有限,所以起到的防控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存在众多的问题和因素,从而造成病虫害的防控效果相对较差。

为充分了解泊头市无公害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状况,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与先后走访调研,进而了解和掌握了多个县区的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控现状。同时,我们随机抽查了500户的农户,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调查,从中发现:500 户的农户大部分都在种植小麦、玉米以及蔬菜等三大农作物,其中播种面积约达3296 亩,绿色防控亩数为320 亩,占总种植面积的9.7%。其中,小麦的种植面积为1207 亩,绿色防治面积是93 亩,约占7.7%;玉米的种植面积是1621 亩,病虫害防治面积为86亩,占总比例的5.3%;其余是蔬菜种植面积,约为468 亩,病虫害防控的面积是141 亩,占总比例的30.1%。由此可见,泊头市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并存在众多的问题和现状,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解决。

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几点技术概述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过程中,是一项比较常用的绿色技术,其主要指的是通过改善农作物的种植环境,进而推动作物的健康生长,充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条件与环境,进一步发挥防控的理想目的。农业防治技术具体包含:首先是选择抗病的作物品种,种植户一般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种植基本条件以及气候温度特征,从中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农作物品种,这样能够充分起到防控病虫害的优势作用;其次,对种子进行处理,我们通过利用具有防控作用的药剂,对种子展开拌种处理,从而可以高效抵抗病虫害侵害。比方说,在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当中,我们通过对其种子进行简单处理,最终全面优化种子的抗病功能;最后,实施农田管理,其中包含环境除草、土壤消毒以及科学轮作等步骤。

2、物理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具体是指结合病虫害的物理特性,采用适当的对策对其进行集中杀灭。伴随农作物的快速生产与发展过程,物理防治技术的类型和手段日趋多元化,并且得到了农业生产行业的普遍利用。首先,我们应用物理技术,需要进行灯光诱杀,其原理是运用病虫的趋光性对其展开诱杀,比方说在小麦种植环节当中,种植户可以采用杀虫灯对一些害虫进行灭杀。同时,有很多的杀虫灯都是太阳能源,其不但能够高效杀虫,而且还可以降低能源的损耗;其次,色板诱杀技术,该方法具体是结合害虫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从而我们对其展开灭杀,比方说叶蝉、粉虱以及蚜虫等对颜色敏感的害虫,我们可以利用黄色板有效完成害虫的防治工作。

3、生物预防

生物防治属于一种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其需要我们引入害虫的天敌或利用生物药剂进而顺利完成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绿色环保与无污染的优势特征。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比如说毒鼠碱、井冈霉素等系列的生物药剂,它能够充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其次,我们可以针对指定的病虫害,使用农畜共育的方式展开预防与控制;最后,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展开防控,这是生物技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

4、化学防治

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化学防治技术,和过去的农药防治方法存在一定的差距,过去的农药含有较高的残留物质,进而会对农作土壤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降低土壤中的养分,从而影响农作物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另外,农药还会污染附近的水源与生态环境,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病虫害种类多繁殖快

在农作物的生长环节当中,出现病虫害的原因有很多。比方说农作物本身的生长特性、耕作制度以及生长环境等等。但是,在当前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现状下,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并且其繁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针对一些不科学的化学农药防控而言,甚至能够让病虫产生抗药性,最终增加了种植户对害虫防控工作的难度。

2、病虫害防治意识低

对病虫害防治意识较低,这也是农作物防治害虫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问题。种植户使用的化学防治方法由于成本低、见效快,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部分种植户在防治环节中,经常会盲目用药、滥用农药,进一步增加了病虫害的种类。现阶段,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80%以上都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技术方法运用较少。种植户太过依赖化学防治对策,并且防治害虫的意识非常低,在药剂防治过程中,随意地加大药量、随便混用农药,甚至施药时间把握不够精准,最终费工又费药,还污染生态环境。

3、对病虫害预防不及时

众所周知,对于一种农作物最好的防治,那就是把握病虫的防控时期,但当前,有很多种植户在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时候,不能及时把握时机,并且对于病虫害预防不及时,一般都是在害虫已经大量出现后才进行防治,这样不但会影响防治工作,而且还会降低其效率。因此,我们在预防农作物出现病虫害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有效,主动出击,从而预防害虫的大面积蔓延。

4、种植结构与模式单一

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与模式较为单一,也是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泊头市的农作物种植最多的是小麦与玉米,并实行的是两茬轮作形式,结构相对单一,模式也比较固化,所以害虫发生频繁。尤其是近些年,伴随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并且每年都会重茬种植,进而出现了白粉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害方面的问题,病虫害逐渐呈现出周期延长、范围增大、种类繁多等特点,再加上深受气候条件的变化,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的差异、栽培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新的病虫害问题会逐步增加,最终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成本。

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限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因素,所以可以定期的句型培训,让自身的员工可以获得提升,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素质等得到全面的培养,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才能更加的得心应手。同时也要及时的从外部引进人才,招聘一些高层次人才,从而促进合作社的业务拓展和人员扩充。

5、药物质量参差不齐

现阶段,在农业市场中农药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并且农药生产厂家及品种繁多,农作物的药物质量参差不齐。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充分控制病虫的危害,进而确保农作物的生产产量,但农药中富含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一旦农药当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种植户使用农药不恰当,那么将有可能危及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污染周围环境,进一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种植户使用农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将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重大的影响。

此外,在泊头市的农药市场还存在这些问题:经管农药的工作人员素养较低,专业知识也不够充足;一些地方还存在私下销售禁止使用农药品种的现状,进而使农药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部分经营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对农药的执法认识不足,只重视经济利益。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农药销售人员打着农药生产厂家的旗号,向当地随意买卖农药,并且诱导种植户进行购买与使用。

6、农作物病虫害发展趋势不停变化

由于泊头市的人口较多,并且属于一个农业大市,耕地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在农田种植结构分布这一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再者,因为特殊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影响,有害生物的持续滋生,使得部分少量次要害虫逐渐增多成为危害农作物的关键害虫,从而对我们农作物的产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全面认识病虫害防治工作

我们在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要充分突破以往单一的防控手段,并从全局思考问题,将狭隘的思想打开,进而全面认识病虫害消除的防治工作。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农作物的本身发育规律,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对害虫的防控工作。其次,我们还要意识到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及时性,在其发生之前就应该做好提前预防的工作。最后,要认识到防治农作物害虫的不同方法,不能只使用化学农药,一定要详细了解使用防控害虫的先进技术。

另外,相关农业部门应该强化对工作人员培训,不断加强监测手段,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御时效,并结合当地的种植物品种、害虫类型、发病区等因素,进而在重点地区设置科学的病虫害监测预报站,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高效开展病虫害的监测工作,以全面完善病虫害的网络监测技术,拓展监测范围,优化网络监测成效,使最新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及时得到传达与扩散,为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准备。

2、运用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认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先进技术手段之后,我们还应该学会运用这些先进的防治技术方法,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水平。比方说,在作物害虫的生长繁殖方面,我们不能等到病虫害大面积扩散采取干涉,一定要做好对害虫的监测工作,并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详细探究病虫害的生长状况,最终将病虫害对无公害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降到最低。

3、强化科学用药的培训引导

基于大多数种植人员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所以他们可能不会及时了解优质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法。为此,我们就要做好种植人员害虫防治的技术推广工作。在这一环节当中,我们还需进行适当的引进与示范,把实际成果展示给种植户,从而让他们可以放心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以确保他们运用的是科学的技术手段,最终全面优化与提升害虫的防控质量。

4、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调整与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不停地增强对次要害虫发生规律进行探究,积极推进一些主粮化的农作物种植,适当调整单一的种植结构,这是改善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的有效防治途径。此外,除了要注重常规的病虫监测和防控之外,我们还需强化对病虫发生特征的探析,从而掌握与了解其发生规律,并制定合理的防控对策,不断提高作物害虫的防控成效。

5、加强完善农药产品的市场

严格管理农药产品,保证农业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这是农业相关部门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还需不断加大对农药市场的整治力度,针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重要区域以及重要品种,应当及时进行“双随机”的专项抽查工作,进一步保证农药的产品质量。最终,农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工作,以充分提升农药经营的准入水平,对部分要求不达标、屡次发生违规行为的经营人员,应当彻底清查,最终有效确保农药市场的经营秩序良性发展。

6、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预测水平

针对以上的问题与策略分析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防控害虫发生的前提保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提高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相关部门还要不断改善病虫害预测的基础设施构建,以充分完善无公害农作物的预测管理体系。为此,我们可以在各个乡镇设定一个害虫的预测基地,并安排专业的病虫害预测工作人员进行引导与指点,进而逐渐建设完整的病虫害预报机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对农作物预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经常为该基地的负责人员展开专业指导,从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业人员。

综上所述,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无公害农作物成为了当前人们深受关注的必需品。所以,种植户应该针对病虫害问题,采用高效且先进的防治技术手段,在充分解决害虫问题的基础上,有效避免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强化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最终达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环保化发展。

猜你喜欢

害虫农作物农药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