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体育课堂中学生幸福感的途径

2023-11-22郑小真

体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愉悦感情境目标

文/郑小真

积极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彼得森在《积极心理学》里提出获得幸福感的四个方面:愉悦的体验、投入、意义和成功。研究幸福感的有效途径,能够更好地践行于素梅博士提出的幸福课堂,提升学生的幸福感[1]。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环境中,加大身心投入,体验愉悦感和欣喜感。在团队学习中互助合作,共同获得成功,提升存在感和满足感。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团队学习,得到发展和提升,可以增强获得感、成就感[2](图1)。

一、优化过程与设计,体验愉悦感和欣喜感

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可以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设计充满快乐的体育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

(一)设置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提高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锻炼意志力、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使目标的达成与个人努力程度产生强烈的关联,激发学生达成目标的强烈意愿。教师为学生实现目标提供支持,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并成功实现目标时,因成长和进步而产生愉悦感和欣喜感。

例如,学生A一分钟跳绳52个。他为自己设置了一分钟超过70个挑战性目标,通过改进摇绳和并脚跳动作技术,经过不断练习,最近达到目标甚至超过既定目标。目标达成之后,设置一分钟超过90个的新目标,通过技术与节奏的改进和练习,向新的目标挑战。

(二)玩练趣味性的情境游戏

趣味性的情境游戏生成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成就感。在体育课堂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故事化、问题化情境游戏,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获得愉悦感。

例如,水平二《折返跑》设置情境式教学,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设置春节期间点燃鞭炮的真实情境环节,学生通过低姿势点鞭炮、躲鞭炮等不同点燃鞭炮动作,体验折返跑降低重心、转体蹬地、快速启动、快速奔跑等动作,在学练的过程中,配上鞭炮点燃后发出的“丝丝”声和“嘣”的爆炸声的音响效果,让情境更加逼真,学生如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

(三)使用多样性的辅助教具

体育课中融入多样性的辅助教具,利用场地器材、音响设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和探究。多彩丰富的活动器材,悦耳动听的音乐,交互作用的信息技术设备,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愉悦感和欣喜感。

例如,在《啦啦操基本手位》一课中,每位学生手持两个啦啦球,颜色各不相同,不仅能营造出分组比赛的氛围,还可以根据啦啦球发出的声音准确发力。在音乐部分截取了《倍儿爽》的片段,节奏动感强劲,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松环节用《你笑起来真好看》,舒缓的音乐带领学生慢慢回归身体正常状态,身心得以放松。

二、关注能力与情绪,提升存在感和满足感

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成功的机率,往往取决于学生投入的程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投入状态,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参与活动,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

(一)互动游戏提高专注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很容易发生转移,造成注意力的分散。互动游戏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产生互动,这些互动学习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游戏中,促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更加专注活动,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活动之中。

例如“奔跑的五子棋”游戏,规则在12~20米处设置几个大棋盘,学生分成若干队,以队为单位两两对抗,每队5人以上,每次下“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戏开始,全队商量下棋方法,A队全队集体快速跑向棋盘,将“棋”落于棋盘位置上,跑动返回;B队按同样的方法商量后下棋,两队轮流,先将“棋”连成五子的队为胜,若棋盘填满还未连成五子则为平局。每队在下“棋”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既要观察对方的“棋子”,也要讨论本方棋子的有利位置。

(二)问题导向激发内驱力

体育课中,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动作学习构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具有驱动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篮球摆脱防守后投篮》一课中,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将防守队员卡到身后?分析问题:只有脚步将防守抵到身后才能摆脱防守。解决方法:启动要快、跨步落到防守队员身后。发现问题:仍然摆脱不了防守队员。查找原因:防守队员远体防守不适合。结论:适用于近体防守时运用。实践中出现问题:仍然难以摆脱防守。解决策略:做假动作将防守重心移动到一侧时,从另一侧摆脱。

(三)团队合作提升学习力

团队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力,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团队的活动中,从而实现个体和团队共同发展。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从团队中汲取各种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还能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例如,在《篮球3v3比赛》项目化的大单元学习中,围绕“如何利用篮球技术和同伴配合在比赛中得分”的驱动性问题,在1~2课时的开始探索阶段,让学生进行友谊赛,引导团队进行分工和明确目标。3~6课时的知识与能力建构阶段,学生进行单一、组合技术学练及运用的自主和小组学习。7~12课时合作探究阶段,学生进行基于场景的组合技术和简单战术综合运用的小组“学、练、赛”学习。13~15课时形成与修订成果阶段,学生进行完善技战术的热身赛。单元最后阶段,举行班级小组联赛。

三、细化标准与层次,增强获得感和成就感

学生的运动基础、身体条件、运动兴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所表现的综合运动能力也不同。教师要创设条件,针对不同个体设置不同层次的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一)多形式运动项目,追求成功的体验

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可以为提供更体育运动的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喜好,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每学期指导学生学习2个不同的专项运动项目。

例如,学校体育课程每周一二年级开设形体课、三四年级开设游泳课、五年级开设足球课、六年级开设篮球课各1课时,其余课时为综合性内容的体育课。日积月累,学生从多样化运动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运动的项目,发展个人的体育特长。

(二)多方法分层教学,享受成功的体验

分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需求。根据学生的运动技术、体能水平、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为学生量身设计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后作业、评价方式等,使每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取得成功。

例如,在水平三足球5v5比赛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足球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进行足球比赛。高级组按照正常的规则进行比赛,初级组和中级组可以通过改变比赛规则,包括场地大小、上场人数、岗位人数,犯规规则等,让每一名学生都在适合的组别,并且有目标地进行比赛,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三)多角度差异评价,感受成功的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过程评价,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所以,除学生的运动能力外,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也应该包含其中。通过增值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的价值。

例如,在水平三五年级期末体育成绩的评定中,以核心素养进行评价,把体育态度、运动参与、成绩提升和运动能力构建成综合评价。如某学生学习态度为“A”、体育参与和作业完成为“A”,成绩提高为“A”,最终成绩为“B”,因此综合评定为“AAAB”,为优秀等次。这样的评价有利于提振学习者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体育课堂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的心理体验,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比赛、竞争中不断挑战自己、成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幸福感。

猜你喜欢

愉悦感情境目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大学生运动愉悦感与成人依恋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缺觉与抑郁
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