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党报编辑如何做好“把关人”

2023-11-20王宝会

新闻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把关人要闻特刊

○王宝会

“把关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把关人”这个提法被引入新闻领域后,又有学者提出,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其报道过程也是一个有取有舍的过程。

在党报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岗位分工不同,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把关人”。比如,记者在采访过程会有一些选择,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提交给编辑;编辑对于记者采写的新闻做一个高度概括,传递出能够让受众方便得到的有益信息;总编从政策方针、舆论引领等高度出发,宏观统筹新闻报道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要闻版和两会特刊版为例,对党报编辑如何做好“把关人”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当好要闻版“守门员”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为增强纸媒新闻产品的传播力,多数媒体已不仅是一张报纸,而是打造涵盖网站、APP、微博和微信等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以此增强新闻产品的影响力。同时,应该看到,报纸与网络平台的新闻报道有很大区别,通过网络媒体发出的新闻,出现差错是可以通过后台进行删减或调整的,但是报纸不同,一旦出版印刷,就不可更改,这就需要纸媒的记者、编辑等环节的“把关人”充分发挥作用,以此确保报纸安全出版。作为版面刊发前的“守门员”,党报要闻版编辑不仅要全面检查稿件中的标点符号、语句表述等内容,还需要强化版面审美,保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笔者认为,当好党报要闻版“把关人”,需要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

作为党报要闻版编辑,要深刻理解“政治家办报”的时代内涵,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首先,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事实、说真理,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是编辑做好党报党刊采编工作的“定盘星”,要将其贯穿于新闻采编过程始终。其次,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要闻版编辑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新闻传播的“时度效”,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从事要闻版编辑工作,所接触到的稿件多数含有时政类内容,这就需要编辑不断加强时政知识的学习,对于稿件中出现的时政内容不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还要一次甚至多次参阅权威信息进行对比,确保内容表述万无一失。

(二)版式布局要合规美观

报纸要闻版稿件份量重,对于编辑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编排工作,既能合理有序地摆放稿件,又能做到版式看起来美观大方,这里笔者结合编辑实践简单谈一谈体会。

一是时政稿件编排要规范。翻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可以发现,要闻版涉及的时政稿件,其稿件的肩题、主题等字体字号粗细各不相同。其实,这些版面编排的背后,每一家媒体都有着一套严格的版面编辑规范,要闻版编辑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编辑流程操作,另一方面还要力求版面和谐、大方。比如,时政稿件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选择用竖线把版面从中间分开,按照顺序排列。又如,对于新华社时政稿肩题、主题字数比较多时,为了从视觉上保持版面稿件一致,有时需要编辑适当精简内容。

二是版面转活要巧妙设置。所谓转活,就是有些稿件时效性强,适宜在一版推出,但是由于稿件字数比较多,不得不把剩余的字数转接到其他版面上。不要看小小的转活,此项工作有时也是一个“温柔”的陷阱,若没能做好版与版之间精准对接,就可能导致稿件前后表述不一致。这就时刻提醒要闻版编辑,不仅要守好自己版上的“一亩三分地”,还要及时与其他版的编辑沟通。比如,转活标题、文中前后表述是否有改动,都要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认真执行。

三是版面栏花要精准匹配。要闻版栏花的优势很明显,不仅能突出强调稿件,还容易让受众明白稿件的归类和主旨。人民日报要闻版有“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等栏目,经济日报要闻版有经济论坛、专论等。需要强调的是,有些栏花比较固定,有些是根据内容策划而设置的,随着内容的不断更新,栏花也会跟着变化。要闻版编辑要做好“把关人”,在编排稿件时要核实栏花与稿件内容是否相吻合、有无潜在差错,对于那些系列报道的栏花要注意栏花和序号,以防误把已见报的栏花和序号当做即将见报的使用。

(三)用细节堵住漏洞

细节决定成败。对要闻版编辑来说,不能出现差错是一条红线,一旦差错见报,将会损害报纸的公信力,也影响读者对报纸的信赖。

警惕文中“的地得”陷阱。“的地得”用词看上去虽然很简单,但是阅读时很容易逃过编辑的眼睛。比如,“他机智的钻到敌人的被褥下,躲过敌人的视线。”应把“机智的”改成“机智地”,“地”一般用来形容动作。再如,“当看到装备精良的中国军队时他激动的热泪盈眶。”句中“激动的”应改为“激动得”,“得”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状态如何。

语句表述要简洁。“通过手机把这一诉求发送给沈阳出入境管理局后,沈阳出入境管理局局长带队登门,向企业介绍措施。”精简后可把文中后一个“沈阳出入境管理局局长”改成“该局局长”,避免多次重复单位名称。

要闻版编辑要做好“把关人”,还需从以下三方面重点提升。首先,要有担当。在做好版面、堵住差错环节中尽责有为,不能养成依赖校对环节查漏补缺的习惯,更不能把版面差错传递到下一个环节。其次,要有情怀。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全身心投入。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在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的同时,还要增强体魄、养精蓄锐,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此外,稿件上版后、值班领导改清并定版后的版面编辑还需再次细致核对。为此,经济日报要闻版编辑组总结了一套“十八看”规范,用于编辑核查稿件中所涉及到的人名、地名、职务、单位、时间、版头等信息,指导编辑复查内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好要闻版编辑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细活,在阅览过诸多稿件后,也经常遇到稿件中一些常见易错的地方。笔者认为,万不可“改了就了事”,要养成做记录的好习惯,定期做小结,时间久了,定会收获颇多。

二、提前做好特刊版策划

每年3 月份,全国两会都会在北京召开,对于媒体而言,做好全国两会的报道犹如面临一场新闻报道中的“大仗”,容不得半点失误。此时,报社也会集全社之力,统筹安排资源配合采编工作顺利推进。

从采编角度看,这段时间的版面相较于以往常规报道有很大区别,版面安排也将被重新规划,保留一些既有的常规版面并增加两会专版。其中,多数媒体会推出两会特刊,连续多天集中力量报道两会盛况。笔者结合两会期间的采编工作,从几个方面谈谈编辑如何做好特刊版面工作。

(一)提前策划要准备周到

稿件不能等靠要,编辑要主动、提前策划选题,引导记者就一些热点话题采访代表委员。

一是策划要紧跟政策、热点。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部署等要求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后续工作有指导意义,必须抓好并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可以结合代表委员工作情况,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角度切入,畅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又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做好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开了好局、起了好头,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可以围绕会议主题,从提振市场信心、深化改革开放、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等话题展开,让代表委员谈认识、说体会、话行动。

二是聚光灯要照亮代表委员。特刊版面围绕代表委员的采访报道,主要以回顾过去成就入题,接着融入两会热点,后续侧重展望收尾,聚光灯要多照在不同环节的代表委员身上,但版面要保持代表或委员的见报稿件比例协调。此外,为保持版面内容充实,可以适当增加言论稿件,让版面亮出重要观点;适当搭配现场图片,让版面视觉上不再单一;绘制数据图表,让版面数据不再枯燥,以增强版面吸引力,提升受众阅读兴趣。

(二)两会用语积累贵在平时

特刊版面稿件,主题多数涉及热点和要点,编辑在加工此类新闻稿件时,在文字方面要多琢磨,可以轻声朗读,找一找语感,这样比较容易发现语句是否通畅。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提法,需要根据情况请示汇报,防止出现差错。笔者认为,为了保证特刊安全出版,编辑有必要强化两会用语积累,提升报道质效。两会特刊版策划虽然一年一次,但是需要编辑格外重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编辑只有平时多储备、多积累此类会议的规范用语等知识,才能在用时做到游刃有余、自信满满。

看似常见的会议表述,记者来稿时有时却写成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编辑谨慎小心。首先,两会会议名称表述要准确:如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乱加“第”,“十四届”的位置不能放错了,尤其在两次会议召开后的稿件中,版面稿件均涉及,一定要分别核查。其次,代表和委员履职的表述:人大代表对应的是“议案”,政协委员对应的是“提案”,切不可混淆。同时,还要参阅最新参会名单,检查稿件中代表委员名字是否有谐音或同名,注意文中性别词汇(他或她)的表述是否统一。另外,还需注意政协委员是分“界别”,而不是“届别”。

以上仅是涉及两会报道相关提法的冰山一角,在实际运用中,还有很多有关报道的固定搭配和规范表述,编辑需要全面储备有关知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三)标题设置要凝练鲜明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版面题材多样,有综述稿(涵盖系列话题综述)、单篇代表委员稿、言论稿等,稿件题目格式大致分别对应主题、副题;肩题、主题;单行主题。比如,单篇代表委员稿件,一般肩题交代名字,主题介绍内容;综述稿主题宏观概括,副题交代所述话题;言论稿件的单行主题直抒胸臆、观点鲜明。比如,今年3 月7 日,两会特刊5 版的话题是热议高质量发展。编辑在稿件安排上以大标题统领1篇言论和5 篇代表委员稿件,言论论述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委员稿件分别从新发展格局、科技自立自强、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这些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稿件话题集中、论述清晰,与版面浑然一体。

总的来看,针对不同题材稿件,以不同形式的标题呈现,彰显了版面稿件的区分度,也有利于受众通过题文快速获取信息。从视觉效果看,题文整齐给人的印象是版面清新、干净,适合受众仔细品读。

(四)创新栏目和视角话两会

纵观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版面,栏目的设置不仅每年都会出新,还始终聚焦经济特色。比如,代表委员手记、两会随笔、会外话两会、代表委员话统筹等栏目和专题,无不紧密聚焦经济热点。此外,编辑也善于尝试通过栏目创新报道视角,让受众从不同角度体验阅读“尝鲜”。今年的两会报道不仅有以记者的视角谈采访感悟,还有版面编辑话时代变化,让受众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感受民营经济的活力、感受原创短视频魅力、感受宏观经济迎难而上的韧劲等,这种前后方采编力量的互动通过版面形式展现出来,也为受众留下更多思考空间。

猜你喜欢

把关人要闻特刊
要闻
要闻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把关人”
新媒体时代报媒“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要闻
要闻
印度电影“把关人”受贿落马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