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城市建筑中南京明城墙砖再利用调查研究

2023-11-20赵梦薇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9期
关键词:明城墙城砖城墙

赵梦薇

1 研究背景

南京明城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主持修建的都城城墙,始建于公元1366年,历时28年,耗费上亿块城砖修筑完成,形成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的旷世规模。历经650余年,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垣体系已不复当年完整。

1851—1864年,神策门、太平门等段落城墙多处坍塌损毁。1913—1927年,为避免阻碍交通,部分地段城墙被拆除,并采用以工代赈等方式,大量城砖因其坚固的质地被用于修建民用公共建筑。1954年夏季,部分地段城墙因暴雨坍塌,故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市协商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南京古城墙除具有历史文物价值、有助于防空、防洪及点缀风景的部分应予保留外,其他部分一律拆除。截至1958年底,京城城墙被拆除三分之一,大量城砖用于民居类建筑等城市建设中。在此期间,南京明城墙遭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除,大量城砖用于民居类建筑等城市建设中。

1982年,南京明城墙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大规模城墙和城砖抢救性保护工作自此展开。

为进一步加大城砖的回收力度,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于2016年共同开展“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散落的南京明城墙砖线索,其间发现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民居建筑中有大量南京明城墙砖参与建造。此部分城砖虽暂时无法被回收,但仍是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2 南京明城墙砖再利用情况

2.1 建筑遗产类型

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南京明城墙砖或遗失散落,或有计划地拆除被用于南京城市建筑中。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发现,目前现存城砖参与修建的建筑遗产有20余处,将其划分为政府类建筑、民用公共及宗教类建筑、民居类建筑。

2.1.1 政府类建筑

20世纪初,有计划地拆除了一批城砖并被用于修建政府类建筑。该类建筑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较好保存,现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1)南京总统府 前身为清代两江总督府衙,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当时地方政府及太平军拆毁了明皇城、宫城,利用城砖修建了部分建筑,如西花园内太平湖的部分驳岸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1927年,在南京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清朝陆军学校旧址。1928—1933年建造了大量校舍,共有西式平房62幢、西式洋楼17幢、房间1075间,形成西式建筑群。建筑材料以太平门段拆除的城砖为主,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原国民政府教育部旧址 前身是1927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大学院,1928年正式改组为教育部,隶属于行政院。教育部建于20世纪20年代,正门朝东,为一立柱式大门,属于砖石结构建筑,其中重点使用城砖砌筑主体,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4)公余联欢社旧址 1911年,大批城砖被调配用于建造私人府邸,其后被拨给公余联欢社使用,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1.2 民用公共及宗教类建筑

1)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旧址) 其前身金陵大学是所私立大学——汇文书院,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1910年,更名为金陵大学堂,校园建筑材料以城砖为主,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鼓楼医院(马林医院旧址) 其前身为马林医院,是南京市最早的西医院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以第一任院长马林的名字命名。1925年在马林医院西侧兴建了“纪念病房”,其地基部分采用城砖砌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1)。

图1 鼓楼医院(马林医院旧址)(图片来源: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

3)扬子饭店 1914年由英国人柏耐登设计并主持建造,为中世纪城堡式建筑,建筑主体为3层砖木结构,墙体均采用城砖砌成,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见图2)。

图2 扬子饭店(图片来源: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

4)江苏酒家旧址 其前身为义记复兴菜馆,1973年更名为江苏酒家。其中一面外墙由城砖建造,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5)圣保罗教堂 其为南京市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礼拜堂,始建于1913年,1923年开始扩建,主建筑大礼拜堂为典型的欧洲乡村式教堂风格,部分基础由城砖砌筑,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1.3 民居类建筑

1)杨廷宝故居 杨廷宝是我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其故居又被称作“成贤小筑”,于1946年由本人亲自设计建造而成。建筑共2层,墙体砌筑材料主要为城砖,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陈裕光故居 陈裕光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学家,其故居由其父陈烈明建于1920年,时值政府拆除部分城墙,陈明烈购入城砖修建宅邸基础。1995年,该房产捐赠爱德基金会,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3)其他 随着南京城市现代化发展,近年来在城市拆迁过程中常发现城砖的踪迹。自“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开展以来,截至2022年底,累计回收500余处地点的城砖,其中包括石榴新村、峨眉岭小区、电瓷新村等。

2.2 调研结果

根据调研可知,由城砖参建的建筑主要来源于历史上2次大规模拆城时期,属于政府有计划的拆城行为;在开展“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过程中,还发现部分民居类建筑由数量较少的城砖建造而成,属于居民个人行为;在调查的相关建筑中,城砖通常被用于建造建筑的基础、承重墙等部分,与其坚固的质地密不可分。

3 南京明城墙砖与相关建筑的遗产价值关联

南京明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淡化,衍生出更多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现了从军事防御建筑向文化遗产建筑的转型。随着南京城市历史的发展演变,部分散落的南京明城墙砖离开城墙本体,被用于新建筑中,其文化遗产价值不但未被磨灭,反而与相关建筑产生新的价值关联。此种关联不仅是两者遗产价值的简单叠加,更是融合与升级,在价值内涵上产生“1+1>2”的效果。

3.1 南京明城墙砖中的文化遗产价值

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长江中下游直隶、湖广行省、江西行省(今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五省)部分府州县设窑烧砖,并通过长江及其大小支流运抵南京。城砖烧制过程中实施了严格的“物勒工名”责任制,将府州县各级官员、基层组织负责人及工匠名字均印刻在城砖上,便于对质量不合格的城砖进行追责。南京明城墙砖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铭文群,是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体现,其包括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通过铭文不仅可了解城砖的烧造产地,还对当时的政治体制、赋役制度、经济状况、民众生活、造砖技术、文字书法及南京明代城墙建造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见图3)。

图3 南京明城墙砖(图片来源: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

3.2 南京明城墙砖与相关建筑的价值关联与融合

1)相关建筑是南京明城墙砖建筑功能和价值的再现 由于历史因素,脱离南京城墙的城砖因其坚固的质地,被用于全新建筑中,使其再现建筑价值。从城市历史的角度,南京明城墙砖持续发挥了其建筑功能和价值,承担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使命,为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2)城砖赋予相关建筑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南京明城墙砖是集建筑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价值载体。城砖参与建造的政府类建筑、民用公共及宗教类建筑、民居类建筑自身具有较高的遗产价值,多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近现代民居类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虽不高,但仍是南京城市历史的见证者与城市文化的表达者。因由城砖参与建造,自身文化遗产价值较高的建筑将被赋予多重历史文化内涵,实现遗产价值的叠加升级。

3)南京明城墙砖遗产建筑是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的外延 近年来,南京市政府致力于城墙及其附属遗产的基础研究工作,深刻挖掘其内在文化遗产内涵,助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砖参建的相关建筑成为南京明城墙砖的重要遗产点,使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对丰富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内涵起到重要作用。

4)南京明城墙砖和相关建筑遗产价值相融合 南京明城墙砖因自然、历史因素脱离城墙本体,部分城砖遭到损毁,而用于相关建筑上的城砖则以另一种形式得以保存。南京明城墙砖和相关建筑自身携带的历史文化因子通过碰撞与融合形成更具南京地域与城市特色的新的历史文化因子。两者在建筑遗产价值上相互成就,共同发挥出最大的文化遗产价值。

4 结语

散落的南京明城墙砖虽离开了城墙本体,但在新建筑上再现其建筑价值,同时被赋予新的文化遗产内涵,拓展了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的外延。其参与建造的近现代建筑多为南京市文化地标,融合了城墙遗产内涵与区域文化特点,成为南京城墙和城砖文化遗产内涵的重要展示平台。南京明城墙砖和相关建筑作为南京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承载着深厚的城市集体记忆,又通过价值融合,共同发挥出最大的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猜你喜欢

明城墙城砖城墙
长夜
文化走读元旦专场——走近明城墙圆满举行
砖头也能变粮食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栽培管理
我轻轻地抚摸古老的城砖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长城上真有传说中的“定城砖”?
残破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