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良好家教家风促进教养培育的实施策略

2023-11-17高志荣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家教教养家风

高志荣

摘 要:好的家教家风能促进学生教養素质的培养,通过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吸取中华优秀文化营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迁移学校规则教育等途径树立良好的家教家风,促进学生的教养水平,有着明显作用。

关键词:家教;家风;教养;教育培育

家教是后辈在家庭中接受的影响和教育,是家长给予的言传身教;由家教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或规矩,就是家风。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家风。

好的家教家风,是孩子健康、优质成长的最好土壤,是培育并提升孩子教养水平的一个十分必要且有效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教家风,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那么,应该如何树立良好家教家风促进孩子的教养培育呢?对此,笔者经过收集和比较家庭教育素材,得出以下几点实施策略建议。

一、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 树立好家教好家风

从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教养状态比较好的家庭来看,超过98%家庭自评家庭关系达到优秀水平。经过分析,对于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有两点思考。一是夫妻恩爱家庭好。夫妻关系是决定家庭关系的重要前提。在教养培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因夫妻关系不和谐甚至恶化,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个案特别多。因此,要有好的家庭关系,家长先要努力经营好夫妻关系。二是知足常乐家幸福。有理想有追求本是人生的动力,值得鼓励,不能将欲望满足当作人生唯一的目标或成功的唯一标准。在收集中发现,家长普遍认为,家庭的幸福需要物质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情感基础和情商基础。一个家庭若能做到常怀感恩、知足常乐,家庭成员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家庭关系也会更容易处在和谐幸福的状态。这就为树立好家教好家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 滋养好家教好家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家教家风营养。家长可以结合开展家庭教育,一是建议多读中华典籍,比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家教家风培育的指引。二是注重在生活中渗透优秀传统文明礼仪,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礼仪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家庭生活的仪式感来培养,建议家长多了解,多以身作则,形成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三是与孩子一起了解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说地方优秀的民风民俗、风土风貌、英雄人物等等,家长通过与孩子一起关注和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以沙湾中心小学为例,学校通过一系列主题研学实践活动,配合家庭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汲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促进家教家风带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优秀效果,对于促进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乡情感和树立优秀榜样引领教养素质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稳好家教家风

好家教好家风的建设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我们树立好家教好家风的必由之路。在教养培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具备良好教养状态的学生,其家庭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会表现得更为积极,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家长自己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每一位公民的素养要求。家长作为公民的一员,又作为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示范者,更应时时刻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素质素养,成为好家教好家风建设强有力的引领者。

二是家长积极带领孩子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关注国家时政、社会新闻,并从新闻中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也可以借助“学习强国”平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与孩子一起学习;如有条件,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各种文化场所、革命纪念场馆等,通过研学实践的途径加强对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在沙湾中心小学的研学实践课程和红色主题教育课程中有着较好的校家社协同育人行动。学校开发出的《崇志励学  红心报国》家庭假期红色主题研学实践课程为协同育人、促进家教家风建设、提升学生教养水平等都起到了综合的作用。成为教养培育课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途径促进学生教养发展的一个案例。

三是可以在家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月份主题学习评价。比如每个月为孩子评选一次核心价值观之星,一月是富强之星,二月是民主之星,如此类推。每个月根据评选与孩子一起学习该月的主题内容,比如八月是法治之星评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等条件,要求孩子在当月完成法治相关内容的学习,并努力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家长可以科学设计奖励,鼓励孩子对每一个主题积极学习和实践,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这样的家教家风,对孩子教养的培育甚至生命的品质培养是高质量的。

四、对接学校的规则教育 帮助树立好家教好家风

好家教好家风离不开规矩规则。从古到今的优秀世家,无一例外都是规矩明确、规则严谨的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家庭教育应“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无论是个人品德意识还是法治意识,都应该是以规则规矩为前提的。所以,家长应该加强家庭规矩的培养。

家庭规矩的培养不能一味强硬,需要充满耐心。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学校的规则教育延续到家庭中来。

在规矩规则方面,孩子在学校的遵守意识和遵守程度会远远高出在家庭中的程度。因为学校所有活动都是一个规范的教育教学过程,学校的规范规则不但涵盖全面,还照顾孩子的个体发展和社会性培育。因此,家长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支持配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要求,并参考学校要求制定家庭要求,让孩子明白无论到哪里都需要遵守这些要求。在教养培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优秀的教养品质和教养表现,其背后的家庭都能做到将学校规则对接到家庭生活中。在规则培育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多让孩子感受到守规则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不要动不动就责备和批评,以免让孩子对规则产生抵触情绪。

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应鼓励孩子开展自我反思和自我纠正。家长可以在旁点拨和鼓励。如果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做,可以参考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的教育智慧。那样的教育,才是直达内心的教育,我们在训练孩子守规矩的时候,应该以直达孩子的内心为目标。

促进孩子教养素质发展,途径是多元的,以上是笔者在实施教养培育过程中,对表现出教养状态比较好的学生的家庭教育、家教家风的策略分析和归纳。

参考文献:

[1]晏红.家庭教育指导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2]洪明.家校合育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孙云晓,蓝玫.家校合作共育 中国家庭教育的新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4][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玉冰,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小学‘教养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编号:20191204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家教教养家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教养方程式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家教短评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