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2023-11-16王超亚郑时雨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河北省农民素养

王超亚,郑时雨,付 华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农民的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回望农业强国的发展历史,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产业得以有效地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打造一支德行优良、专业过硬的新型农业人才队伍。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基本素质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使其熟练掌握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新要素,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充分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农业发展、盘活传统农业产业、提高农业产业收益、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现代化乡村中的作用,还能够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善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神面貌,提升乡村综合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乡村信息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目前,在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占了极大的比重,然而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建设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此,通过查阅文献,对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培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河北省乡村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为有效、持续地开展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提升工作,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对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1 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现状

1.1 农村信息环境整体较弱

1)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建成,整体信息环境较弱。“如果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振兴就是一句空话”[1]。加强河北省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河北省有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建设工作的关键[2]。河北省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还不充分,乡村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与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仍有一定差距,新型职业农民所在农村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经济实力、信息化水平等发展较为落后,地域差异造成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加强河北省农村信息建设、优化河北省农村的信息环境迫在眉睫。

2)河北省多地市的乡村图书馆、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与政府更加重视农村文化阵地。2019 年2 月,为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3]。随后国内许多地区都开始建设县乡图书馆、村镇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图书室、农家书屋等,为新型职业农民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得知,河北省农村基本社会服务覆盖面不广,多数地区未建设图书馆(室),已建设的也存在空间受限、资金不足,只提供图书期刊,没有配备音响电脑等设施,开展技能培训、讲座少等问题。

1.2 对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训存在不足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有序推进培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3 方面。1)在教育主体上,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师资有限,机制建设不完备,培训管理不规范,教材质量不统一,致使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河北省农业技术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也没有统一、完善的培训制度,未能针对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制定培训目标、内容、方案及评价指标。2)在教育形式上,河北省没有培训基地,无法做到“教-学-用”的完美结合,培训形式、内容单一,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效果不明显。3)缺乏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交流平台,新型职业农民之间的远程联系不畅,无法实现远距离知识分享。

1.3 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仍有欠缺

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可以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4 个方面。信息意识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对信息的敏感度、观察力及综合判断力。具体来说就是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日常的信息交换行为,能够快速了解、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的相关政策及潜在发展机遇,并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信息知识主要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对农技知识、农机具操作、农业信息平台使用及农业发展趋势等信息的掌握程度[4]。信息能力是新型职业农民利用信息技术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辅助其科学决策的有效信息,同时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存储,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在获取、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政策等行为规范的遵守,这就要求其拥有基础的法律意识和信息知识,可以判断信息真实性、衡量信息有效性、辨别信息时效性,以便合法地利用信息创造经济效益。可以说,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首要能力,信息知识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功底,信息能力是决定信息活动成败的关键,而信息道德是新型职业农民思想观念和基本行为的准则。

目前,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在以上4 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1)信息意识薄弱。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大多不能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受教育意愿不高、对信息不敏感等。2)信息知识欠缺。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获取信息知识的动力不足,信息渠道传输效率较低。3)信息能力不足。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难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信息应用能力薄弱。4)信息伦理失范。新型职业农民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隐私保护意识淡薄,易陷入信息道德迷局。

2 提升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的普及与发展、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强化建设、进一步挖掘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需求倾向、新型职业农民适应信息时代数字乡村建设需求的新变化、新型职业农民按需利用知识与技能探索转型发展新模式等5 个方面。结合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发展水平、地域分布及文化环境等因素,充分考虑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提出以下措施。

2.1 加强信息资源挖掘,优化农村信息环境

1)推动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完善村庄规划工作和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网络通信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速开展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的进程,完善农村信息利用环境、充分发挥信息价值,使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尽快享受到信息高速、便捷、共享等益处。

2)加强河北省农村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搭建信息化的网络办公平台,以公开透明的第一原则提升“支农”服务公平性,增强新型职业农民获取信息的意愿。在农业信息网设立专家咨询、农业技术、科技教育、“三农”人物等成果展示、技术服务专栏,发布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

3)拓宽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信息的渠道,完善有地方特性的农业服务机构共建网络平台,打造公信力强的农业信息渠道,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农业信息,培养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关注信息的习惯。

4)开发河北省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加强农技科普信息化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场所不局限于实体馆舍,已成为弥合信息鸿沟、促进数字包容的重要媒介。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将以馆藏资源为依托,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融入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活动中[5]。如开通农业知识网络书屋,新型职业农民足不出户便可进行学习与互动交流,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2.2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再教育,丰富培育内容

1)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对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基层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和劳动技能培训教育工作,切实巩固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的基础农业知识,实现知识更新。提高农民认识运用农业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创新培训教学模式,实行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如采用“课堂+基地”的创新实训模式,增加培训的参与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将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

2)紧跟时代,向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传授先进的信息知识与技术,开设电子商务、常用电子设备、新型农业器械等培训课程,加强专业数字技能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筛选、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新农具”,同时建立河北省和区域间新型职业农民的联系,推动知识分享与沟通交流。

3)开展深度教学,提升学历文凭,调动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如与农业技术院校、河北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依托专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实施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

4)传授简单便捷、通俗易懂的知识。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专业性的书籍和讲座提供的信息并不能直接被吸收消化。可以利用图书情报学科的信息服务将分散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农民感兴趣的信息,加以集成,进行文献信息内涵知识的二次开发,对知识浓缩重组,提供专业化、可信度高、可以直接消化吸收的“知识精品”。这样做不仅能缓解新型职业农民信息贫困的问题,还能避免虚假信息传播。如针对性地提供“生财简报”“生财音频”“生财视频”等。

2.3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1)多途径提高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对培养自身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视程度,为信息意识的提升营造良好氛围,以思想上的重视带动行为上的进步。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如刷墙广告、下乡宣传、广播、公告栏张贴等传统方式,或通过抖音、快手里的网络小视频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展示农业农村新动态,传播优质信息,全方位宣传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创业致富典型代表或典型事例,让新型职业农民更深入地了解信息致富,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激发其获取农业信息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农村工作人员在信息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引导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恪守社会道德和个人操守。

3)结合专业农业服务平台的特点,打造河北省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利用图书情报学科的信息服务,推出专项课程为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讲解如何识别信息、利用信息、认知信息等信息伦理与安全方面的知识,同时提供专业、有效、真实的河北省农村特色服务,教会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如何搜集可靠信息,提升其整合、利用信息的水平和能动性。

猜你喜欢

河北省农民素养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河北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饸饹面“贷”富农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