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井山林场森林资源保护中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价值与效益分析

2023-11-16何金发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林带天井山林

何金发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广东乳源 512726)

火灾是威胁森林资源的重要灾害,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势会短时间内快速蔓延,引发生态危机和经济损失,严重的会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逐渐深入探索森林火灾防护的有效举措,生物防火带建设的优势逐渐凸显,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只有充分认识到生物防火带建设的重要性,采取科学举措促使生物防火带建设落地,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生物防火带的价值与效益。

1 生物防火带概述

生物防火带属于森林系统中的天然保护屏障,主要由不易燃、含水量高的植物构成。生物防火带主要利用不同植物抗火性与耐火性的差异达到森林防火的目的,有效控制森林火灾或者降低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生物防火带中的植物普遍具有良好的耐火性,且成活率高、种植成本低,能在保证防火性能的前提下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1]。生物防火带建设工作在我国多个林区得到了广泛开展,其中广东省天井山林场积极探索生物防火带的建设路径,走出了具有林区特色的生物防火带建设之路。

2 生物防火带建设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意义

2.1 满足林区特殊环境要求

我国各地的林区环境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例如,天井山林场所在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季雨量较大,植物生长合成的含碳物质较多。而进入秋冬季节,林区内变得干燥,一旦出现可燃物质,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森林火灾,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生物防火带建设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可契合林区生态环境实际,满足林区特殊环境要求。

2.2 减少人为火灾风险

森林资源保护中,积极推进生物防火带建设能有效降低人为火灾风险。森林火灾中,主要的人为火灾有清明、春节祭祀引发的山火,还有因为巡查不到位出现的线路短路火灾事故,以及因为人为的随意丢弃烟头导致的森林火灾。生物防火林带郁闭后,会形成一道浓密的林墙,影响气流通过,当人为大火向林带冲击时,生物防火林带便能削弱火势,并且阻止人为大火的蔓延,还能截住地面火。目前,天井山林场根据林区和农田区、祭祀区的界限设置防火林带,降低人为火灾风险[2]。同时结合电力线路路径统筹规划,根据线路存在的防火安全隐患的重要程度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减少森林火灾隐患,提高森林防火水平,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

2.3 满足现代森林防火的要求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森林火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增加了森林火灾应对的难度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压力。为保证森林火灾防治效果,林业人员积极探索了不同的森林防火路径,其中生物防火带的建设效益最为明显,能满足现代森林防火的要求。通过建设满足现代森林防火要求的生物防火带、顺应现代森林防火的大趋势,有助于维持森林生态平衡,有效涵养森林水源,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3 生物防火林带建造措施

3.1 确定防火林带所用树种

为了保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效果,需要科学选择树种。树种选择时,主要考虑其有效隔离性和火势控制优势,并综合生态学与造林学的理论知识,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重点围绕土壤种植条件的分析、树种生长速度快慢对比、木质性能对比等展开规划,选择木质良好、含水量较高、防火性能更强的树种。天井山林场选择常绿阔叶林类树种作为防火林带基础树种,在实践中运用直接判断法、经验法、火烧法等多种方法测试树种的抗火性能,明确生物防火林带的防火等级[3]。

天井山林场根据生物防火带的建设要求,立足区域实际,优选含水率高、燃点高、热值低、灰分含量高的树种,其中乔木类主要选择木荷、红荷、醉香含笑等,灌木主要选择油茶等。根据当地夏秋季高温干旱的特点,配备相应的水源、灭火设施、队伍和应急预案,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3.2 确定最佳造林密度

不同树种的生长条件不同且差异较大,造林密度有一定差异,因此生物防火带的建设需要明确最佳的造林密度。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应分析用于生物防火带建设的树种的生物学特征,并分析林区土壤条件,确定种植密度最佳值,避免因密度过大抑制树木生长,也避免密度过小导致植被稀疏,增加林区植被易燃风险。

天井山林场启动了重点林区生物防火阻隔林带建设项目,按照工作目标,高标准打造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生物防火林带维护面积333 hm2,公里数240 km,主要为针叶林、阔叶林。其中,阔叶树幼龄林密度不小于2 500 株·hm-2,中龄林、成熟林的林带密度为1 000~2 500 株·hm-2;针叶树幼龄林密度不小于6 000 株·hm-2,中龄林、成熟林的林带密度为4 000~5 000 株·hm-2。林带郁闭度不小于0.8。

3.3 科学整地与规范种植

只有实现合理整地与科学规范种植,才能充分发挥生物防火带建设对森林资源管护的积极作用。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植被区域基本特征,做到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利用,适当砍伐造林地带的原有树木,明确防火林带宽度、长度,科学整地,并提前挖穴、翻土,在种植穴中施加肥料,做好生物防火林树种栽植前的准备工作。目前,天井山林场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栽种,优选生长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无病害树木。根据对林区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的评估结果,将林地分为不同的阻隔封闭区,并在封闭区内科学栽植树木。天井山林场在规划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时,将防火林带的宽度设定在20 m 以上,巧妙利用现有的河流、湖泊、水库、铁路及公路等阻隔条件,扩大生物防火林带规模,逐渐形成网格化布局的防火闭合圈。天井山林场大面积森林被切块、封边,加入闭合圈中。在田林交界处、重要设施建设部位,将林火阻隔网控制面积控制在20 m3以内,以切实发挥生物阻隔网的积极作用,做好森林资源的管护。

3.4 落实抚育管理职责

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必须做好防火林带抚育管理工作,这是保证生物防火林带实效发挥的关键一步。在抚育管理方面,要加大对幼苗的管护力度,制订管护计划。按照时间节点,根据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生长情况,定期施肥、除草,保证幼苗处于相对稳定且安全的生长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如果发现生物防火林带中有树种死亡的情况,要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真正掌握树木基本长势,及时清除杂草和多余的落叶,避免因堆砌可燃物发生森林火灾。此外,工作人员要根据林区情况制定最佳的树种维护方案。当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完成之后,至少进行3 年不间断的抚养。种植1 年后要做全锄处理,每隔2 年在春季或夏季劈草或全锄。如果建造的是经济林,还要及时修剪,使得防火林带幼苗能够健康生长。除了由林业部门牵头做好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科学抚育管理外,还要调动居民防火积极性,使其参与林场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及保护工作。当前,天井山林场尝试利用互联网平台,让人们多渠道了解生物防火带的建设意义,产生生物防火带建设与保护的自觉性。

4 天井山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效益

4.1 防火效益突出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类型多样,物种丰富,经营面积25 415.5 hm2,活立木蓄积量为168 万m3,森林覆盖率高达92.1%。但是,天井山林场可燃性风险较高,一旦出现火灾将会迅速蔓延。在实践中,天井山林场积极探索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路径,通过科学选种,选择不易燃、含水量高、木质性能良好的木荷、油茶作为生物防火林带优选树种,降低森林火灾蔓延速度,也为林业部门制订森林火灾救治方案提供充足时间。

4.2 生态效益突出

天井山林场选择木荷、油茶等作为生物防火带建设树种,取得了理想的生态效益。木荷的防火性能高,能有效应对森林火灾,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木荷普遍根系发达,在减少林区水土流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增加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与稳定性[4]。木荷的种植也改良了土壤性能,作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树种,其凋落物湿度高,可改善森林土壤环境,丰富土壤微生物种类。此外,木荷能优化空气质量,提升林区含氧量。天井山林场生物防火林在建设中还选择了油茶,不仅能有效应对森林火灾,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特别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预防酸雨等的形成。

4.3 经济效益明显

天井山林场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回报。借助木荷与油茶种植可获得理想的效益回报,能够通过产出优质的木材、优质的茶油,带动周边农户再就业,使得林区周边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以油茶为例,根据市场行情,油茶种植每667 m2成本在1 500 元以下,在幼林前期的第1~3 年无经济效益,第4 年开始挂果,每年产量成倍递增,盛果期长达50~70 年。油茶鲜果每667 m2年产5 440 kg,按照2.2 元·kg-1计算,每667 m2收入近万元;油茶籽产量是油菜籽产量的2~8 倍,每公顷油茶每年可产油茶籽3 330~12 000 kg,食用茶油的市场价格是菜籽油的3~5 倍。通过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天井山林场及周边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回报。

5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建议

5.1 端正态度并提高认识

1)充分认识到生物防火林带在森林自然资源保护及火灾应对中的优势作用,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步伐,并给予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多元支持。2)进一步明确生物防火林带法律地位,根据生物防火林带主功能和主作用,参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管护标准,将其纳入防护林范畴,作为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构成进行科学管理,同时让其享受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5.2 多措并举筹集资金

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初期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因此应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在专项补助资金之外增加其他资金来源。例如,可以尝试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同增收致富项目结合起来,让森林、林地经营者参与到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按照“谁受益、谁营造”的原则,让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

5.3 做好防火林带建设规划

在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过程中,应科学制订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方案,以宏观规划推动林带建设[5]。在建设中则要遵循“重点突出、统筹规划、分批建设”的原则,保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实效。精心谋划“一心一轴两网多点大组团”的布局,通过“加”绿量、提绿质,“减”低效林,改低产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环境。

6 结语

鉴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对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合理选择树种、确定造林密度、科学整地并规范种植、加强抚育管理,落实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责任,让生物防火林带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带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就当前来说,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规划方案,做好教育宣传,让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深入人心,获得多主体的支持。

猜你喜欢

林带天井山林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城市山林
雨天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如果相爱
校园的天井花园
守护老山林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