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港新片区建筑工地消防监管的主要特点与管理策略分析

2023-11-08卢凯

今日消防 2023年9期
关键词:消防管理消防监督

卢凯

摘要:随着各种类型建设工程在临港新片区的不断落地,临港新片区在建建筑工地火灾风险逐渐增加。基于近年临港新片区在建工地的火灾形势情况,分析临港地区在建工地的主要消防安全管理特點,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供消防执法领域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临港新片区;消防监督;消防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3)09-0064-03

1 临港新片区概述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由核心承载区、战略协同区两部分组成,核心承载区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经济管辖范围,面积为386km2(含先行启动区);战略协同区主要指新片区其他范围内的奉贤、浦东、闵行区域,面积约为456km2。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km2。

经初步统计,截至2023年1月20日,临港新片区共有在建工地652处,装修类202处。建设类型涵盖石油化工类工业建筑、洁净厂房类工业建筑、配套办公类公共建筑以及配套住宅类和租赁住房类的居住建筑等多种类型。

2 临港新片区在建建筑工地消防管理的主要特点

2.1  施工单位数量庞大、流动性强

基于庞大的在建施工工地数量,有大量的施工单位在临港新片区内活动。其中除设置有指挥部的大型施工企业外,每月均有各类施工企业涌入临港地区建设的浪潮,各类总承包施工单位、专项分包施工单位总量有数百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难题。由于施工单位数量众多,导致单位及人员的流动性增加,相关责任人员的变更频繁发生。在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过程中难以长期确保主体责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同时,由于既定的规划目标,临港新片区内的建设工地施工工期普遍较为紧凑,对施工企业、施工人员均是较大的挑战。施工工期紧凑导致施工企业盲目追赶项目进度,不及时落实临时消防措施,不及时落实临时水源,对于临时宿舍及办公室搭建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工地落成前期即埋下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

2.2  火灾风险种类多、火灾荷载大

临港新片区建设工地类型复杂,主要类型涵盖了工业建筑、工业构筑物、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消防安全风险均不相同。主要特征如下:

2.2.1  动火行为频率高

由于在建工地数量多的原因,动火行为频率高是临港新片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各种作业包括焊接、切割、喷漆、热风枪、电焊等频繁发生,给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其中,焊接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火花飞溅在易燃物上引发火灾、切割时切割片过热引燃周边可燃物、机器故障导致动火机具自燃等事故偶有发生。

2.2.2  临时用电负荷大

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临时用电,例如电焊机、电锤、电动机、灯具等,各类用电器的用电负荷大是临港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负荷大易导致电线过热,易产生过热现象并引燃周边可燃物。同时,在建筑工地内电线电缆敷设的环境非常复杂,易受到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电气设备短路,从而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2.2.3  材料堆场分布广

由于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工地种类繁多,各建设工地均有不同种类的材料堆场,其中不乏数量较大的木材、油漆、粘结剂等易燃易爆物品,且堆垛高度较高,堆放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其热值及热释放率均非常可观,扑救难度大。同时,施工现场内的临时疏散通道、疏散路径易被材料堆场阻挡,若未进行详细的工地现场疏散路线规划,容易导致发生火灾时相关人员无法及时疏散至安全区域。

2.2.4  临时建筑数量多

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工地中,由于建设周期长,需要大量产业工人长期驻扎于工地内,因此各建设工地均建造有一定的临时宿舍、临时办公室,以供相关人员工作和生活使用。由于临时性建筑具有建造周期短、设施简单等特点,其消防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如临时性建筑的墙体通常采用夹心彩钢板搭建,其耐火极限较低,结构稳定性不强,易在火灾时发生倒塌和坍塌等情况。同时,出于施工工地上通行的需要,部分在建工地内设置有临时电瓶车充电处,在未设置完备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存在较大的火灾风险。

2.3  配套消防设施少,水源难以落实

在建筑工地中,临时消防设施和临时水源的配备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在临港新片区这样数量众多的建筑工地中,由于规划和建设时间紧迫、现场环境复杂、施工单位之间协调不足等原因,导致配套临时消防设施和临时消防水源配置不足的情况较为常见。

由于施工单位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工期紧张,部分施工单位在未及时配置或者安装临时消防设施、未落实临时消防水源的情况下贸然施工,一旦发生火灾,将无法就地开展应急处置,导致出现火灾蔓延的风险。

2.4  人员消防意识淡薄,岗前培训流于形式

由于施工单位数量众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与培训面临巨大挑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岗前培训、三级教育均未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体现消防安全培训内容,导致岗前培训、三级教育的效果不佳。同时,施工场地存在环境及工艺的复杂性特点,施工企业未注意具体岗位的消防安全措施和防范意识的不同,造成了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的差异。

3 临港新片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策略建议

3.1  切实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强化顶层设计,充分考虑规划设计、施工进度、消防安全的协调关系是确保建设工地消防安全的首要考虑因素。在建设工地形成之初,应在前期充分考虑临时水源、临时消防设施、临时宿舍与办公用房、工地应急疏散路线的落实,各类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应随施工进度增加不断落实和完善。

其中,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是保障建设工地消防安全的重要抓手,建议各施工单位、各建设工地应依据《上海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要求,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对于有多个施工单位的施工工地,应以正式文件形式约定消防管理归口部门,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各建设工地应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各工段、各施工队伍均应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定的相关制度形成运行记录,实现动态管理,根据运行记录的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2  严格落实施工现场消防管理

施工现场应严格落实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依照规范开展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临港新片区的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具体建议如下:

3.2.1  强化施工现场动火行为管理

为了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的动火行为,需要建立完善的动火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各类动火作业的管理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动火操作培训,确保每名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各类动火风险。在动火作业现场,需要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动火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同时对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动火作业现场应严格落实专人监督和管理动火作业,确保操作规范、有序,并确保动火人员不更改动火作业方案和工艺流程。

3.2.2  强化施工现场用电管理

应在工地落成初步阶段即考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除严格履行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外,应同时考虑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临时用电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均应考虑消防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施工现场内的施工机具其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设备安全距离、配电设备的敷设、照明灯具的使用以及各类设备的运行维护均应按规范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3.2.3  强化施工现场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荷载,施工现场的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计划限量进场。进场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库房内,确需露天存放时,应严格控制堆垛摆放要求(即垛高不应超过2m,单垛体积不应超过50m³,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m),且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易燃易爆危险品应严格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并应设置严禁明火标志。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施工产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应及时清理,避免形成多种类型的可燃物堆积。

3.2.4  强化临时用房防火管理

应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宿舍和办公室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较大的临时用房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均需严格控制其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及疏散净宽度,可燃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临时用房内,严格控制其防火分隔措施。对于施工现场人员较为密集的房间如会议室、文化娱乐室、培训室、餐厅等,严格落实疏散走道、疏散净宽度、疏散门的设计,以便于人员紧急疏散。

3.3  积极采用新兴技术进行补强

建議积极采用新兴消防管理技术进行消防安全管理补强,包括物联网技术、电气火灾监控技术、消防电源监控技术、智能应急疏散与照明技术等。其中,物联网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目前的物联网系统可以将各种消防设备信息通过互联网连接[1],建议按照《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关于本市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联网工作的通知》(沪消规〔2021〕2号)的要求进行消防物联网的建设,通过对所有消防设施设备运行信息的采集,实现对消防设施完好性的动态实时监控;并将消防物联网监控的实时相关数据传输至市消防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对建筑物的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在此基础上,临时用电负荷宜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2]。除设置普通电气防火设备(如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外,建议增设灭弧式短路保护器,用以保护金属性短路,过载、漏电和超温;建议增设故障电弧探测器,用以监测故障电弧(电火花),预防线路短路和接触不良;在火灾风险比较大或重要的供电回路上建议增设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通过对线路和连接点的温度监测,预防短路和过载。

3.4  开展多种形式消防安全培训

基于传统消防安全培训,开展施工工地多种形式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2]。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课程、培训手册等形式,对在建工地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帮助其了解火灾的危害、火灾的起因和防范措施等基础知识。也可邀请消防救援支队相关专家到工地进行现场讲解,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帮助工地从业人员更直观地理解消防安全知识,并解答工地从业人员的疑问和困惑。另外,在建工地可以设置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增强人员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3.5  探索工地联勤联动应急处置

各施工工地应按现行GB/T38315—2019《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编制应急预案,并依照制定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依据演练结果不断修订应急预案。

在此基礎上,建议施工场地,依据DB31/T1330—2021《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要求》建立微型消防站,并配置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器材,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人员。可采用性能化模拟的手段进行施工现场微型消防站科学布置[3],相邻施工工地可根据建立的微型消防站规模,探索联勤联动处置措施,定期联合训练、演练,提高整体协同性和战斗力。

4 结语

由于临港新片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存在其特殊性,随着临港新片区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临港新片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针对临港新片区的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因地施策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是目前亟待思考和探索的现实问题,也是目前消防监管、消防管理领域极具挖掘潜力的研究方向。临港新片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优秀经验,也应认真总结并积极推广,为国内同类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崔凌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系统[P].山东省:CN115565329A,2023-01-03.

[2]王英杰.浅谈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C]//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技论文集,2022.

[3]郑惠丹.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巨项目施工现场微型消防站选址优化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21.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fire supervision at construction sites in Lingang New Area

Lu Kai

(Lingang Fire and Rescue Section of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landing of various typ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Lingang New Area, the risk of fire at construction sites under construction in the Lingang New Area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Based on the fir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in Lingang New Area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fire safety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in Lingang Area are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of relevant personnel in the field of fire law enforcement.

Keywords: Lingang New Area; fire supervision; fire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消防管理消防监督
消防监督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探讨
由一起粉尘爆炸事故谈改进消防监督工作
超大城市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