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社恢复重建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步推进

2023-11-07

中国合作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药肥基层社靖江市

江苏省靖江市供销合作社推进基层社改革发展见实效

江苏省靖江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着力推进基层社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社的恢复重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网络体系,彻底改变了前期基层社“无人员、无资产、无阵地、无服务”的状况。

江苏省靖江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8 个基层社的恢复重建和2 个基层社的新建任务,形成了“布局合理、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功能齐全、运作规范”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网络体系,彻底改变了前期基层社“无人员、无资产、无阵地、无服务”的状况。基层社恢复重建后,在不断推进转型升级中逐渐显示生机和活力。

改革创新 在构建体系中重建基层社

基层社处在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也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根基。在深化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靖江市供销合作社坚持把基层社的恢复重建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统筹谋划推进。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发布后,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泰州市供销合作社相继出台了改革文件,靖江市社形成了“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社的恢复重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的工作建议方案,并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2018 年起,靖江市社按照“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精神,分三个年度,共争取财政整合资金2700万元,创新构建了“政府主导、财政扶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1860”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建有1个市级服务中心、8个镇级服务中心、60个村级服务站)。

“1860”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覆盖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且服务半径合理、道路交通便利、服务功能齐全。这一全域化的体系建设模式,获得时任副省长杨岳“总结经验,提升水平,复制推广”的批示。靖江市委、市政府还以文件形式明确,凡是政府转移的涉农服务职能、购买的公共服务,优先考虑由供销合作社承接。市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充分理解和支持。财政部门同意靖江市社整合综合改革资金530万元购买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植保机等农机具用于开展为农服务。工商部门给基层社登记注册开设“绿色通道”,农业农村局整合粮食全程机械化项目资金180万元,为靖江市社先后购买无人机21 台开展飞防服务;将省财政统防统治项目交给生祠、斜桥镇级中心实施,服务农田面积5.3万亩,创造效益18万元。属地乡镇在“1860”体系建设中,无论是镇级中心选址还是矛盾调处都提供了便利,这些都有力推动了体系建设。

在“1860”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建设的同时,靖江市社按照将基层社恢复重建与镇级中心建设“两棒锣鼓一起敲”的精神,创新思路,探索出镇级中心、基层社、为农服务专业合作联合社“三位一体”“一个头对外”的运行模式。在建办方式上,按照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思路,采取合作共建、资产租赁、自行建设、购买资产等四种形式,“一镇一策”、有序推进。对镇级中心建设获得的16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按照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均作为资产性投入量化成股份后交由基层供销合作社持有和管护。

靖江市社鼓励基层社尽最大努力盘活资产存量,并把基层社的资产保值增值列入对基层社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靖江市社协调季市镇政府,用季市供销合作社原肠衣厂和界河边老办公用房与季市交管所一楼大厅300平方米(原季市镇劳动所)置换使用,作为季市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展示中心、为农服务场所和办公用房;生祠供销合作社整合省社“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创建项目资金,建成1300平方米标准仓库,年租金16万元。目前,生祠社正与深圳瑞农公司利用闲置土地开展食品加工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收益60万元。基层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了“有资产、有阵地、有人员、有功能”的经营服务主体。同时,靖江市社还新建了服务城郊的城郊供销合作社和服务开发区的澄靖供销合作社,填补了为农服务的空白,实现了为农服务市域全覆盖。

此外,靖江市社强化联合合作机制,加快培育基层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基层社、镇级服务中心“三块牌子、三套账本、一套班子”运作。同时,引入竞争择优机制,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2018年,按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原则,公开选聘基层供销合作社主任8 名;2020 年4 月,试行基层社见习主任制,公开招聘4 名35 岁以下的年轻同志充实基层社队伍。

强化服务 在赋能提升中“有作为”

在推进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社恢复重建的过程中,靖江市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供销合作社“为农、务农、姓农”不动摇,把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渠道、强化服务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在有所为中出实绩、显业绩。

实践证明,这几年靖江市社选择的基层社改革发展路径成效显而易见。自2018年起,靖江市社在市委、市政府年度考核中连续争先进位。

各基层社将农业生产托管、药肥配供、统防统治、农机服务、废弃物回收和农民培训等多项服务功能融为一体,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总面积的50%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提升。现在,每年庄稼医院接待农户600 人次,配方施肥、植保服务1000人次,药肥配供15万亩,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能力为300万只瓶(袋),农机服务面积2 万亩次,统防统治能力为8 万亩次,农民培训能力达到每天400 人次。近两年,靖江市社又先后把农(地)膜回收、金融服务、农村散户种植果蔬收购进城也纳入了服务范围。

靖江市社本着“一社一策,分类推进”的运作模式,提升基层社服务质效。新桥城供销合作社加强与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合作,建成了全市第一个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北城供销合作社主动对接镇、村,药肥集采统配覆盖率90%以上;东兴供销合作社发挥无人机飞防服务优势,每年服务面积1万亩次,承办地产时蔬直营店,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城郊社与全市各个消费帮促馆开展合作,打造消费帮促总汇平台;西来供销合作社与当地草莓种植园开展合作,做好产前产后配套服务;斜桥供销合作社专注经营农机、种子、药肥等传统为农服务项目。靖江市社鼓励基层社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拓展服务范围,创新增效方式。澄靖供销合作社参与水利局防汛物资采购,产生效益9.08万元;新桥城供销合作社是江山公司尿素、南农农药科技公司氯化钾的常年供应商,年销售额90万元,效益8万元;北城供销合作社将药肥配供延伸到绿化果木,年销售额15万元、效益3万元;生祠供销合作社做足芋头文章,与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祠镇政府合作,共同实施“靖江香沙芋+”项目,打响供销合作社芋头品牌,年销售额40万元,收益2.5万元;马桥供销合作社代理综服公司水产养殖饲料项目,目前销售饲料26.8万元,收益2.9万元;基层社与综服公司、电商公司合作,参与供销合作社自有品牌金阳春酒、纯净水的销售,年销售额30万元。

靖江市社引导基层社注重与农民展开利益联结,把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有发展”的双赢目标作为努力方向。按照泰州市社“党建引领、以社带村、社村共建”的部署,西敦土、北城等五个基层社与对应村进行共建,推广绿色生态服务模式,在共建村开展药肥集中采购配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态服务,开展绿色药肥公益助农活动,赠送价值22.9万元的绿色药肥,目前共建村集采统配药肥覆盖率85%以上,废弃物回收率95%以上。此外,为了推动金融服务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互嵌和融合,靖江市社携手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在8 个镇级服务中心设立乡村普惠金融服务站,长江商业银行派专人蹲点服务;实施药肥统一配供助农专项贴息贷款,专题解决种植大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3年来为98个农户解决了734万元的资金缺口,为农户节约融资成本3.6万元;与中国农业银行共同推进金穗卡特惠商户政策,农户通过农行掌银支付药肥货款可享受助农优惠政策,多年来为农户节省费用25.8万元。

基层社通过直播等方式,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补齐“短板” 谋求新发展

在基层社恢复重建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靖江市供销合作社抢占先机,迈出了基层社改革发展的第一步,但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仍然相距甚远。接下来,靖江市社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扬优势、补“短板”,使基层社的改革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实。

第一,针对“能力不足”的“短板”,靖江市社将招才引智强队伍。“年龄偏大、人员不足、队伍老化”是全市基层社队伍的现状,为农服务很多工作的推进成效与人的因素直接关联。因此,靖江市社将拟定人员培训计划、外出参观学习计划、骨干人才招引计划、年轻干部轮岗锻炼计划等,通过逐步实施,有序充实提升人员队伍力量和素质,努力增强基层社工作人员的适岗能力,为基层社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针对“效能不高”的短板,靖江市社将不断赋能破难点。目前,基层社开展的社会化服务与“全程化、全方位、全产业链”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接下来,靖江市社将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构建“三张网”。靖江市社将按照泰州市社“3+4+N”工作方案要求,构建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产品购销服务“三张网”,在孤山、西来、季市、新桥等镇级服务中心对农机、粮食收购、烘干、加工和销售等功能进行实化;在西来、新桥2个镇级服务中心建立2个农业机械调拨中心。二是建立快递物流中转站。靖江市社将与韵达、申通等快递物流公司合作,在季市、东兴镇级中心建立2 个快递物流中转站,预计每个站每天收发快递600单。三是建立供销“村超”网络。靖江市社将与社会专业商超公司合作,依托“1860”镇、村中心(站),积极探索“农产品进城”“日用品下乡”,打造供销合作社便民超市,打通农村消费服务“最后一公里”。

第三,针对“效益不佳”的“短板”,靖江市社将优化机制严考核。为农服务是基层社的本职,靖江市社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一齐要。只谈服务不讲效益,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终将不可持续。靖江市社将继续坚持在服务中创收、在挖潜中增效,通过健全考核机制,把为农服务的收益率、资产使用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费用控制率等与经济效益直接关联的指标列入重点考核内容,并与基层社工作人员的奖惩直接挂钩,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使业绩突出者有报酬、有荣誉、有位置,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第四,针对“联结不紧”的“短板”,靖江市社将大胆探索求突破。坚持开放办社,主动与各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个体农户展开广泛联结,广交朋友探索联合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以“合作共赢、共创繁荣”作为准则,通过主动抓、抓主动,努力使基层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及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猜你喜欢

药肥基层社靖江市
靖江市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
《药肥产品标签标识规范》将出台
靖江市用“铁脚板”跑出“安全感”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王侠
关于药肥一体化的几点认识
新时期基层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余姚市基层社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靖江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光荣与梦想:基层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