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肥牛能量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2023-11-07佟垚毅郭文伟王浩程刘宏凯高君平孙茂红岳春旺

中国饲料 2023年21期
关键词:需要量肉牛能量

佟垚毅, 郭文伟, 王浩程, 刘宏凯, 高君平, 高 勇, 孙茂红 , 岳春旺

(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2.三步育肥(北京)饲料研发中心,北京 102206)

能量是评价日粮配方是否合理及能否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的关键因素。适宜的能量不仅能够满足育肥牛能量的需要也能实现其他营养成分的合理利用,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减少排放的作用。 饲养标准和合理的能量需要量是科学养殖肉牛重要依据, 我国现有的饲养标准虽然对育肥肉牛养殖业带来巨大帮助,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肉牛地方品种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和饲养模式也不尽相同,导致育肥肉牛饲养标准与生产养殖存在一些差异性。因此,需要参考国内外育肥肉牛对能量需要量研究相关结果, 在养殖实践中调整能量需要量参数配制出更科学的日粮配方, 为指导我国目前育肥牛产业健康发展, 尤其在高效利用日粮及减少排放污染方面做出贡献。

1 育肥牛能量需要量标准概述

能量体系将动物的能量需要量和饲料的能值以及两者转换关系结合, 反映动物能量采食量与其生产性能之间关系, 目前国内外研究肉牛能量需要较精准的方法是净能体系, 但是结合生产实际和条件限制, 采用代谢能体系更易于评定饲料的能值并且计算能量需要量。

各个国家通过考量当地肉牛养殖环境的独特性和地域性而研究并开发适用于自己国家的饲养标准和能量体系(表1)。 我国根据维持净能和增重净能需要量采用综合净能体系, 指导国内肉牛养殖生产(中国农业部,2004);英国和欧洲大陆地区主要将放牧以及青贮饲料作为饲草来源, 以代谢率为参数确定能量转化(Afrc,1993);在美国和加拿大通常饲喂高精料日粮更结合生产实际(Rns,2017;Nasem,2016); 澳大利亚有热带草原饲料场和牧场供给系统(香艳等,2013);巴西对瘤牛及其杂交品种进行研究并评定能量体系 (BRCorte,2016)。 从原则上各国的体系和标准都认可肉牛能量需要量包括维持能量和增重能量, 但是各国气候环境、肉牛品种、饲料原料存在差异性,加之代谢能转化为维持净能和增重净能的效率并不相同, 所以在我国育肥牛能量需要量上不能照搬国外的研究结果, 但可以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国内实际生产确定能量需要。

我国2004 版肉牛维持和增重净能需要量是通过饲养试验, 绝食呼吸测热试验得出的平均结果,生长育肥牛在全舍饲、温度适中、无应激条件下应用。实际生产中,很难长期达到这种稳定的环境和状态, 所以需要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建立符合各区域各生长阶段的能量需要量及建立预测模型,指导养殖与生产。

2 育肥牛能量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外育肥牛能量需要量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呼吸代谢试验及比较屠宰试验, 试验研究多数或一种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确定能量需要量。 其他技术例如重水标记试验测定能量代谢(Nagy 等,1985),每搏耗氧量计算能量消耗(Renecker 等,1984),核磁共振光谱技术等方法都被应用于能量代谢的研究中。 结合实际情况, 只有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才能使研究结果更准确、更具实用价值。

2.1 饲养试验 饲养试验又称为生长反应法,通过测定肉牛的增重与能量摄入情况,建立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肉牛的能量需要量。 Geay(1984)指出, 单一的饲养试验仅能测定动物总能的需要,不能反映动物体内能量变化和能量需要量的供给与分配。所以饲养试验能够反映真实的饲喂水平但仍需结合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等方法得出育肥肉牛能量需要量相应的结果与结论。

2.2 消化代谢试验 消化代谢试验通过测定肉牛日粮饲料总能及粪样能量计算消化能需要量。Fiems 等(2015)通过体外消化代谢测定双肌比利时蓝牛的维持能量需要量, 并证明维持能量需要与饲喂水平无关; 研究表明酸不溶灰分法与全收粪法在进行绵羊的养分消化率比较时无显著差异(孔祥浩等,2008),但仍要注意在收集粪时不能污染含有不溶灰分的砂粒等杂质。 目前国内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能量需要量试验结果更准确。

2.3 比较屠宰试验 比较屠宰试验方法是在达到试验体重阶段后进行屠宰测定能量沉积量,以测定被试动物的能量需要量。 穆阿丽(2006)将试验肉牛屠宰后对内脏、肌肉、皮毛、骨骼分别绞碎,磨碎测定其干物质、能量含量,然后测算试验肉牛的能量含量,最后计算试验肉牛增重净能,增重效率。 Chizzotti 等(2007)利用比较屠宰试验比较肉牛、母牛、阉牛维持能量需要,结果表明育肥肉牛维持能量需要小于阉牛。 此方法测定能量需要量更准确真实,但需要试验时间保证能量的沉积,并且试验成本较高,可以用来校准其他方法准确性。

2.4 呼吸代谢试验 呼吸代谢试验是通过测定动物的碳平衡及其机体散热, 研究能量代谢规律的试验。目前国内外采用开放式呼吸测热室,呼吸测热头箱,呼吸测热面罩,测定试验动物对O2的消耗量以及CO2和CH4的产生量。 杨炳壮等(2005)利用呼吸面具测定乳肉兼用生长水牛维持净能需要。 魏明(2018)使用开放式呼吸测热头箱计算皖东牛产热量, 再根据产热量建立与代谢能采食量的回归方程, 从而确定皖东牛维持代谢能和净能的需要量。 在进行呼吸代谢试验前需要将设备设施进行氮气校正气密性和稳定性。 呼吸测热室相对呼吸测热头箱、面罩试验费用更昂贵,实际研究中应当根据具体试验选择试验方法。

3 育肥牛能量需要量的研究结果

由于肉牛品种、年龄,饲养环境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不同研究者通过饲养试验和化学分析试验将肉牛维持能量和增重能量两部分, 按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以此建立预测模型来预测肉牛的能量需求状况。

3.1 育肥牛维持能量需要量 维持能量需要量是体重保持恒定, 体内分解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时的能量需要(李坤等,2011),维持能量需要量不是恒定的, 而是会随着体重及代谢水平变化。Ferrell 与Jenkins(1985)认为,肉类生产所需的总能源中高达65% ~70%用于动物维持。 因此,准确确定维持的能量需要对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表2 和表3 可以发现, 不同品种的育肥牛生长阶段相同维持能量需要量也存在差异,即使相同品种的育肥牛生长阶段不同, 分析方法不同得到的能量需要量也不同。以上试验表明,育肥肉牛维持能量需要量受到遗传、环境、试验条件等影响。 郝怀志等(2015)、李秋凤等(2015)试验表明,在一定饲养水平下,随着饲喂能量的增加饲料有效能量用于维持部分逐渐减少, 用于生产的部分增加,此结论也符合育肥牛生长代谢的规律。因此, 建议在研究育肥牛维持能量需要量时应当重点注意饲粮摄入水平以及饲料转化率的问题。

表2 国内育肥肉牛维持能量需要量研究结果

表3 国外育肥肉牛维持能量需要量研究结果

3.2 育肥牛增重能量需要量 増重能量需要量是肉牛在肥育阶段用于维持生命、 组织器官的生长及体脂肪和蛋白质沉积所需要的能量。 育肥肉牛的增重能量需要量一般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及回归方程从而计算得出, 这种方法和结果还是会与实际生产存在偏差, 但已经是目前准确性最高的方法,具体以国内研究结果展示(表4)。

关于育肥牛增重能量需要量,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应制定针对性营养水平, 即使能够根据回归方程及预测模型推算出当前能量需要量, 但肉牛育肥过程存在补偿生长现象 (Drouillard 等,1991),这种现象与限食程度、恢复生长时间、性成熟年龄、环境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对育肥肉牛增重能量评估及设定时,需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因地制宜设计饲料配方,建立动态模型,设定校正系数,不能照抄照搬饲养标准。

4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学者在育肥肉牛能量需要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也为养殖肉牛行业带来帮助和效益, 我国肉牛饲养标准虽然存在滞后性但是仍对肉牛育肥具有指导作用, 未来研究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更新的饲养标准和体系, 结合国内快速发展的肉牛产业需要,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目的肉牛营养需要量对其营养参数和饲养标准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以期达到制定针对性强、匹配程度高的独特饲养标准和日粮配方。

在研究育肥肉牛能量需要量时, 需要对饲料摄入水平、饲料转化率、日粮养分平衡重点关注,同时要考虑到能量和其他营养成分存在的相互作用效应,综合考虑环境、品种、年龄、生产性能等因素,建立动态模型,精准实施。 最后结合地方特色饲料原材料以及市场对牛肉产品需求, 合理配制饲料,最大程度激发肉牛生产潜能,节约资源,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为肉牛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需要量肉牛能量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能量之源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开年就要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