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双阳区微量元素(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总结

2023-11-06宋占英肖丽华

乡村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阳区锌肥施用量

宋占英 肖丽华

长春市双阳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吉林 长春 130600

0 引言

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区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带上,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为5.5 ℃,年无霜期为145 d,年平均降水量为629.6 mm,适宜一年一季的农作物生长[1]。双阳区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和水稻,二者种植面积在90%以上。锌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2]。根据2010年耕地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双阳区旱田有效锌质量分数为1.094~6.891 mg/kg,平均为2.156 mg/kg;水田有效锌质量分数为1.173~3.869 mg/kg,平均为2.097 mg/kg。根据耕地土壤有效锌质量分数,可将双阳区耕地分为三级,其中有效锌质量分数大于3 mg/kg(一级)的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79%,有效锌质量分数在2~3 mg/kg(二级,不包括2 mg/kg)的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4.55%,有效锌质量分数在1~2 mg/kg(三级)的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2.66%[3]。根据《吉林土壤》可知,双阳区土壤有效锌质量分数大于1 mg/kg,属于高质量分数范围[4]。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深入开展,双阳区氮磷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比例比较科学合理[5]。为了解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条件下,玉米、水稻生产中施用锌肥的效果及适宜施用量,长春市双阳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微量元素(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1.1 玉米锌肥试验地点

玉米锌肥试验地点为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爱国村七组建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试验地块栽培管理水平基本代表双阳区的玉米栽培中等水平。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块整齐,土壤肥力均匀,采用东西垄向,前茬作物为玉米。供试土壤为中层黑土,耕地地力等级为2等,其中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8.60 mg/kg,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为156.40 mg/kg,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为18.60 mg/kg,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为168.00 mg/kg,土壤有效锌质量分数为2.03 mg/kg。

1.1.2 水稻锌肥试验地点

水稻锌肥试验地点为长春市双阳区山河街道沿河村5 社永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地种植水稻30 a 以上,其栽培水平能够代表双阳区老水田区的中等水平,地块整齐,土壤肥力均匀,试验地块无影响试验结果的其他因素。供试土壤为草甸型水稻土,耕地地力等级为4 等,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5.80 mg/kg,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为98.30 mg/kg,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为16.20 mg/kg,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为98.00 mg/kg,土壤有效锌质量分数为2.08 mg/kg。

1.2 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为2021年3—12月。

1.3 供试材料

1.3.1 供试肥料

此试验用尿素(N≥46%,粒度为1.18~3.35 mm)作氮肥,其生产厂家为兴安盟博源化学有限公司;用磷酸二铵[总养分≥64%,m(N)∶m(P)∶m(K)=18∶46∶0]作磷肥,生产厂家为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氯化钾(K2O≥60%)作钾肥,生产厂家为乌拉尔钾肥股份公司;用七水硫酸锌(Zn≥21.5%)作锌肥,生产厂家为石家庄骏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3.2 供试作物

供试玉米品种为宏兴990,种子来源于吉林省宏兴种业有限公司。供试水稻品种为宏科287,种子来源于吉林省宏科稻业有限公司。

1.4 试验设计和方法

1.4.1 玉米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

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37.8 m2)为6 垄区,垄宽0.63 m,垄长为10 m。试验设置3 个处理,3 次重复。处理1 为对照,施氮量为220 kg/hm2,施磷量为80 kg/hm2,施钾量为90 kg/hm2。处理2 氮、磷、钾肥施用量同处理1,另施加锌肥47.62 kg/hm2(常规施用量)。处理3 氮、磷、钾肥施用量同处理1,另施加锌肥71.40 kg/hm2(1.5 倍常规施用量)。其中,氮肥作底肥施用量占60%,作追肥施用量占40%;磷肥、钾肥、锌肥全部以底肥形式施用。

1.4.2 水稻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

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长6 m、宽4 m。试验设置3 个处理,3 次重复。处理1 为对照,施氮量为160 kg/hm2,施磷量为60 kg/hm2,施钾量为90 kg/hm2。处理2 氮、磷、钾肥施用量同处理1,另施加锌肥25.00 kg/hm2(常规施用量)。处理3 氮、磷、钾肥施用量同处理1,另施加锌肥37.50 kg/hm2(1.5 倍常规施用量)。其中,氮肥作底肥施用量占40%,作追肥施用量占60%(分2 次施用);磷肥、锌肥全部以底肥形式施用;钾肥作底肥施用量占60%,作追肥施用量占40%(以穗肥形式施用)。

1.5 田间管理及测产

此次试验田间管理操作与当地常规生产相同。玉米测产方法:在中间2 行两头各去除1 m,测量垄长并做记录,统计玉米株数及穗数,以此折算每公顷收获穗数;每垄连续统计10 穗玉米的穗行数和行粒数,进行理论测产。水稻测产方法:每个小区有几行测量几行的行距,计算平均行距;测量取中间21 株测定株距,计算每平方米穴数;顺序选取10 穴统计每穴穗数,计算平均每穴穗数;取1 个接近平均穗数的标准穴,统计穗粒数,进行理论测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

2.1.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时期的影响

此次试验对玉米生育时期进行了调查记录,各处理组玉米的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在土壤不缺锌的情况下施用锌肥对玉米生育时期影响不大。

2.1.2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性状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在6 月20 日,各处理组玉米株高、叶龄、叶色、茎直径差异不明显;在7月20日,处理3玉米株高比处理1(对照)平均增加21.2 cm,叶龄增加0.9,茎直径增加0.4 cm,叶色差异不大。

表1 玉米生育性状调查

2.1.3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3玉米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等均优于其他两个处理。处理3玉米产量为12 301.5 kg/hm2,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比处理1(对照)增产9.93%;处理2 产量为12 117.0 kg/hm2,比处理1(对照)增产8.28%。

2.1.4 试验方差分析

对各处理玉米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由表3可知,处理间F值为41.05,大于F0.01值,说明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F值为0.51,小于F0.05值,说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

2.2 水稻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

2.2.1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育时期的影响

此次试验对水稻生育时期进行了调查记录,各处理组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无明显差异。

2.2.2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

根据此次试验水稻生育性状调查,各处理组水稻株高、叶色、分蘖数差异不明显。

2.2.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各处理组水稻单位面积的穴数相同(插秧时密度相同),每穴的穗数差异不大。由表4 可知,处理2、处理3 水稻平均穗粒数高于处理1(对照),处理2 和处理3 水稻每穗的粒数比处理1(对照)分别多12.11%、8.24%;各处理组水稻千粒质量差异不大;处理2、处理3 的小区产量比处理1(对照)高,处理2 水稻小区产量比处理1(对照)增产5.22%,处理3 水稻小区产量比处理1(对照)增产10.12%。

表4 水稻测产考种表

2.2.4 方差分析

对各处理水稻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 所示。由表5 可知,处理间F值为18.90,大于F0.01,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重复间F值为2.62,小于F0.05,说明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表5 水稻锌肥单因子肥效结果方差分析

3 结论

3.1 玉米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结论

在土壤不缺锌的情况下,施用锌肥对玉米生育时期影响不大;锌肥施用量为71.40 kg/hm2时,玉米株高增加,叶龄增大,茎直径增加,籽粒饱满,色泽好,穗粒数明显增加,增产效果明显。锌肥施用量为71.40 kg/hm2时,玉米增产9.93%;锌肥施用量为47.62 kg/hm2时,玉米增产8.28%。

3.2 水稻锌肥单因子肥效试验结论

在土壤有效锌质量分数大于1.0 mg/kg 的情况下,在老水田区施用锌肥能增加水稻穗粒数,提高水稻产量。锌肥施用量为25.00 kg/hm2时,水稻增产5.22%;锌肥施用量为37.50 kg/hm2时,水稻增产10.12%。

猜你喜欢

双阳区锌肥施用量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长春市双阳区耕地土壤现状及修复策略
双阳区玉米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技术
丹寨玉米增施锌肥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锌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广西早晚稻氮磷钾锌肥施肥效应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双阳区2013年作物生长季气候概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槟榔芋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
不同锌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