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现融媒体记者的担当作为

2023-11-06杨进涛

乡音 2023年9期
关键词:助学贫困生爱心

■杨进涛

我是1999 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肃宁县工作的,现为肃宁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2016 年,我被推选为肃宁县政协委员,自此我融入县政协大家庭,认识了更多各类人才精英,亦师亦友,跟着楷模学,在履职尽责中展现融媒记者的担当作为,还连年获评优秀县政协委员,沧州好人典型代表,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全省优秀志愿者,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退役军人。

我自2011 年起,就是一名记者,几乎跑遍了全县200 多个村子。作为记者、政协委员,我积极投身爱心公益事业,参与创建肃宁县爱心公益协会、肃宁援老志愿者协会、肃宁爱心助学联盟等民间公益组织,多次策划组织公益助学、助老、助残、助困活动,组织帮扶偏远乡村孤寡老人100 多位,先后为12 名白血病患者,4 个癌症及特殊困难家庭募捐善款300 万元,组织协调资助大、中、小贫困生500多名,助力困难家庭学子完成学业。

2021 年12 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政来肃宁县融媒体中心调研,鼓励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优势,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随即,肃宁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了“老杨帮忙”民生栏目,由我担任策划兼主持,针对村民群众生活中出现的难点、堵点、痛点,我们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为民排忧解难。节目开办一年多来,播出30 多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30 多件,大事小情100 多件,接待解答群众来访来电咨询900 多人次。

以我的姓氏命名的“老杨帮忙”民生节目,在群众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出手相救(8 宗),救助白血病家庭12 个,募集300多万元善款,个人带头捐款近10万元;农副产品滞销助农解困18宗17 个品类,联系销售数百吨,助农增收近千万元;有求必应,义务承担道德讲堂、党课宣讲、新闻写作、摄影培训30 多场,受众数千人次;尊老敬老,重点帮扶孤寡老人7 位,联合援老志愿者协会资助照顾孤寡老人100 多个家庭;热心助学,重点帮扶贫困生10 人,参与见证爱心助学联盟资助贫困生500 多人;热衷公益事业,联手爱心公益协会组织活动90 多次,帮扶弱势群体200 多人;勇于担当,牵头解决百姓民生实事儿30 多件;热情接待,认真解答人民群众线上线下各类咨询数千人次;倾听民意,接手解决群众困难事20 多件。

民有所呼,我必行之。尽最大努力做到百姓满意,人民群众的难题就是我要做的试题。几年来,我撰写的多件提案被立案并被采纳。如,肃宁县城发展很快,可是民间使用的地图,还是30 年前的老图,我写了一篇《建议出版发行最新版肃宁地图》的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新地图出来后,广受欢迎。

今年初,肃宁县融媒体中心驻西堑里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老李脚部受伤,要休养几个月,组织上决定让我接替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我勇毅担当,制订帮扶计划。今年5 月,经过多方筹措,在西堑里村搞了一场综合性的惠民活动,名曰“惠民大集”。

当天的西堑里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26 个文艺节目接连上演。西堑里村及周边村庄热爱表演的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主角,他们载歌载舞。活动中,邀请多家单位开展健康义诊、义务理发、法律咨询、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当日共接待群众义诊400 多人次、义务理发30余人,发放文化惠民卡(券)700 多张,赠发《肃宁周报》300 多份、新版肃宁地图200 张。本次活动在冀云肃宁、肃宁融媒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全程直播,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10000 人次。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我策划拍摄一部宣传片,全面推介该村,3分钟的小视频短片已经发到沧州市委组织部,6 分钟的专题片也在当地电视台播放,很好地宣传了乡村振兴给村民带来的实惠和变化。

猜你喜欢

助学贫困生爱心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