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逻辑起点、主线及其当代启示

2023-11-04孔子显王常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异化资本主义生活

孔子显,王常柱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是20世纪研究现实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有成就的大家之一,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开启了以日常生活为线索的现代化批判视野并且给人类解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和微观解决方式,被西方学界称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以刘怀玉、吴宁、仰海峰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其思想渊源、脉络、前后转变和国内外研究成果梳理等方面做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理论成果,但是对其在多个时期思想的整体性、一致性建构与研究以及结合当代中国现实的价值挖掘方面的研究仍然具有很大空间。就本质而言,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从对日常生活的改善这一思路着手提升人的生存状况,促进人的发展,从而解决消费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个人解放和社会解放相统一的理想。这对于进入消费主导的新时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阐明日常生活及其异化特质的逻辑起点出发,归纳概括出其理论的逻辑主线,从而在其理论基础上探求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一、逻辑起点:日常生活及其异化特质的内涵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正是在阐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特殊形态、重要作用及其异化特质的基础上,实现了批判对象和视角的转变,将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理论转化成针对日常生活的微观革命理论。因此,廓清列斐伏尔理论中日常生活与其异化特质的内涵,是研究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关键和逻辑起点。

(一)日常生活的概念界定

日常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存在层次和各种社会关系与活动产生的基础,并且处于自然节奏和社会节奏的周期循环中。虽然,列斐伏尔没有给日常生活的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在他大量的描述中给日常生活的基本概念做出以上定义,这一定义包含三方面的意涵。

1.日常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存在层次。“日常生活可以被界为社会实践总体中的一个层面,而不可能是全部。”[1]31日常生活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层次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全部领域,它区别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作为个体人的再生产和存在领域而不是社会再生产的领域。它不断地满足人的肉体和精神生存的需要,让个体能够存活下去,同时人类又是在这个层面不断生产着自身从而延续下去。因此,日常生活是从一个具体的个人存在层次整体地表现社会生活。

2.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关系与活动产生的基础。一方面,如果没有日常生活这个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生存领域,那么,个体就无法存活并且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在日常生活里这些社会关系又得以汇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第1卷中指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人类的和每一个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方式体现出来。”[2]90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的共同基础”[2]90。日常生活与其他各个层面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处于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各种完整的社会关系并且日常生活与其他各个层面的活动处于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

3.日常生活处在自然节奏和社会节奏的周期循环中。在《日常生活批判》第2卷中,列斐伏尔提出日常生活“就是直接地与自然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轮回循环节奏”[1]47。其中,节奏是一个基于差异和重复的时间性概念。自然节奏是基于自然规律和力量具有的重复节奏,如心跳、季节、饮食、休息和生理等。社会节奏指的是社会性实践不断复制或者继续同一活动。“日常生活由重现的事情组成: 劳动与休闲的动作举止,人和实际上应是机器具有的机械运动,小时、天、星期、月、年,线性和周期循环性重复,自然的和理性的时间,等等。”[3]18日常生活处于这两种节奏的同时影响中。

(二)日常生活的异化特质

通过对现代日常生活的剖析和研究,列斐伏尔认为,工业文明对现代日常生活形成全方位的渗透和操控,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异化。在列斐伏尔那里,“异化主要不是马克思所关注的贫困问题,而是现代社会技术文明进步所导致的全方位社会问题”[4]。 列斐伏尔认为,在此前的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颇具诗意而独特的风格,无论是穿衣打扮、休闲娱乐还是文学艺术都有明显的特质,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的日常生活都具有多样性,然而自从资本主义出现并且快速发展后,“从那时起平凡在社会蔓延开来,直至现在它侵入一切——文学、艺术和对象,且所有生存的诗意都被清除了”[3]199。此时资本主义异化已经全面渗透到日常生活领域。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日常生活异化具有全面性。列斐伏尔认为,异化不仅局限于劳动领域,而且存在于消费与人的各种需要领域,具有全面性的特质。在19世纪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以机器为动力的大工业仅代表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资本主义的模式还没有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的日常生活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还比较大。随着20世纪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异化对日常生活形成了全方位的渗透和操控。列斐伏尔对此指出:“我知道异化就在我唱的爱情歌中或在我所写的诗歌中,在我签的支票中或在我进入的商店中,在我瞥见的招贴中或在杂志的设计中。”[5]

2.日常生活异化具有碎片性。在《日常生活批判》第2卷中,列斐伏尔阐明了“小事情异化”的思想,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颠倒被消解到日常生活的碎片化之中”[6]。异化不再具有总体性和同质性,在每一个不同并且变化着的层面中有着不同的异化。而需要的外部必然性使得人们沉迷于欲望满足并且为了异化了的日常生活的维持而不断奔波劳累,故而异化不再是宏大历史的总体矛盾,也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激烈冲突和对抗的同质性矛盾,而成为日常生活中对抗异化部分的碎片性矛盾,呈现出碎片性的特质。

3.日常生活异化具有内在性。在19世纪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中,资本主义对人们的压迫是利用外在的条件,利用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国家暴力机器的支持从而奴役、侮辱和压迫工人,使人丧失了主体性,沦为物的客体,导致了异化。而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列斐伏尔认为资本主义重视利用文化手段控制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原因已经由外在力量导致的压迫和奴役变成植根于生活内部、并且被人们所接受的内在迷失。列斐伏尔对此指出,“恰恰在人被定义为‘拥有’的时刻我知道人正丧失自己”[5],人们不再反抗、排斥反而认同异化,把其视为一种“拥有”,从而使得日常生活异化具有内在性。

二、逻辑主线:对日常生活异化的批判与生活意义建构

综上可知,基于对日常生活及其异化特质的研究,列斐伏尔认为人们身处的日常生活对人们具有特殊的意义,并且是现代性压迫最严重的地方。同时,列斐伏尔认为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是现代哲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改变过去哲学与生活相分离的情况,让生活成为哲学的客体,重新基于生活意义实现价值建构。

对此,列斐伏尔指出:“如果我们采用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倾向,那就是通过哲学实现合理性, 日常生活的批判理论必须随之而生;如果我们采用尼采主义的价值理论、前景设定和在事情无意义之上的意义预设理论,那么日常生活的建构理论就随之产生。”[3]15从整体上看,列斐伏尔围绕日常生活批判的研究终其一生,从1947年到1992年,列斐伏尔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Ⅰ》《日常生活批判Ⅱ》《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批判Ⅲ》《节奏分析要素》等,是其思想历程的见证。尽管在这些著作中,“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内容有早、中、晚之别,但其所有内容都是沿着对日常生活异化的批判和生活意义的建构这一逻辑主线进行的,因此,梳理和阐明这条主线能够归纳其理论的基本内容。具体而言,本文将从以下两个部分阐释这条逻辑主线。

(一)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异化的批判

列斐伏尔把异化上升到人的生存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层次去把握,认为只有对日常生活的异化进行批判才能消解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导致的主体性迷失,从而唤醒人们的意识、激发革命的产生。他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的宏观批判思想扩展到对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发展了其异化批判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物质生活层面的批判。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异化导致了“意义零向度”的社会,让人们失去了真实的意义。“意义零向度”的社会指的是脱离真实意义的消费社会。首先,“意义零向度”的社会让真实的意义丧失了主体依托。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已经不再是有着潜在主体性的丰富 ‘主体’,它已经成为社会组织中一个 ‘客体’。”[3]59人丧失了主体性,对其所创造出的物品顶礼膜拜,沦为奴隶。当人丧失了自身时,也就丧失了对自身需要的真实意义。其次,“意义零向度”的社会更多指向了消费并且弥漫着不真实的恐惧。列斐伏尔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由广告与各种媒介推动的内在化恐惧的动因“让人们担心不时尚、不年轻和没有吸引力,担心被排除在社会之外等等。”[7]这样的世界激发着人们本来不需要并且缺乏真实意义的消费需求。最后,“意义零向度”的社会使象征价值取代了具有真实意义的使用价值。真实的对象意义已经被象征性的功能、文化、时尚、潮流等虚拟的符号所取代,人们在符号的幻想与迷梦中被毫无意义的价值所控制,丧失了理性思考能力、创造性和革命性。

2.在精神和文化产品层面的批判。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异化导致大众文化的变质,损害与控制了人们的精神。首先,大众文化的内容发生了变质。列斐伏尔指出:“它们抚慰消费者,并在深刻的异化关系中,用神秘的情报去轰击坐在汽车里和电视前面的消费者。”[8]作为大众文化的内容,精神和文化产品本应该激发主体创造性,提升生活质量,但是却迎合消费主义,使大众文化丧失了创造性和个性,从而加剧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单调性,其物化特征损害了人们的精神。其次,大众文化的载体发生了变质。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载体,大众传媒不断播放片段化且预设立场的信息和价值观念,人处在一种被控制的信息和价值的孤岛中,传播载体作为客体代替主体异化成了能动性的存在,控制着人们的精神。最后,大众文化的功能发生了变质。大众文化的内容和传播载体承担着维护资本主义存在合法性的辩护功能。它使得人们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服从资本主义的统治,从而消解了人们精神中的批判性、革命性和自主判断。

3.在人的健康层面的批判。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的异化牺牲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侵害了人的身心健康。首先,社会节奏带来的异化导致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线性循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日常生活被代表工业文明的抽象同质性的时间所支配,处于线性循环中,这种被资本主义生产切割成碎片的线性时间充满着单调的重复,从而牺牲了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其次,社会节奏带来的异化破坏了自然节奏,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对列斐伏尔来说,“人的本质是人的日常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奏的和谐一致”[9]。而现代社会下人们的饮食、休息、娱乐和思考等基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节奏被资本主义社会要求的工作所打乱和操控,人的身体器官已经异化成了资本的生产工具。

(二)列斐伏尔对生活意义的建构

列斐伏尔认为,单纯的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变革或者革命,对于在“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里消解具有全面性、碎片性和内在性的异化作用有限。要改变人们的生存境遇需要从日常生活着手,要在“此时此处”的日常生活寻找人类解放的良方。只有实现对生活意义的建构,才能弥补社会主义运动中个人与集体的裂痕,实现个人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意义的建构使得日常生活成为人类解放的全新场域,丰富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具体而言,列斐伏尔对生活意义的建构有以下四个主要路径。

1.进行微观的文化革命。文化革命是指用文化手段“创造一种不是制度的而是生活风格的文化。它的基本特征是哲学精神的实现”[3]203。在列斐伏尔看来,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统治与异化着重体现在人们的精神、心理方面,而微观的文化手段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首先,文化革命的宗旨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使人重新拥有独立思考和反思批判的能力。现代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深入人们的意识,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变革。其次,文化革命的目的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变革人的实践活动和生存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符合人类本质的日常生活模式。最后,文化革命的方法是将艺术与日常生活创造性结合,使日常生活艺术化,成为充满创造性的诗性实践。让艺术开创一种全新的生活风格,恢复其美学的本性,列斐伏尔高呼“让生活成为艺术行为”。

2.塑造“总体的人”。“总体的人”是自由自觉并且发展出充分个性的人。列斐伏尔认为,想要将人从普遍的异化解放出来首先应从人自身的层面着手,塑造“总体的人”。首先,“总体的人”的生成标志是通过改造达到人与自身和社会的统一。在《日常生活批判》第1卷中列斐伏尔指出,“完整的人定义的本质方面是人与他自己的统一,尤其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2]69。资本主义社会使人自由自觉的类特性无法发挥而导致了异化,而“总体的人”的生成消解了异化,使人成为自身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协调并且不再以牺牲个体的发展和利益为前提,人与自身和社会实现了统一。其次,塑造“总体的人”的方法是主客体的对立统一。资本主义带来的异化使得主体与客体的地位颠倒了,磨灭了人的个性,而“总体的人是与客体对立并克服这种对立的有生命的主体”[10]。当主客体达到对立统一时,人才能进行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并且发展出充分的个性,从而使人获得不断地进步和全面的发展。

3.创造诗性生活的瞬间革命。瞬间革命是指通过瞬间的解放消解现代社会的异化,实现诗性的生活。列斐伏尔认为,现代社会让生活丧失了诗性,而瞬间革命能够变革单调的日常生活。首先,瞬间革命的宗旨是解放瞬间,实现剧变。瞬间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时刻将总体性的可能进行揭示,带来强烈的愉悦和剧变的可能。其次,瞬间革命的路径是日常生活节日化。“节日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觉醒和对异化状态的跨越”[3]36,要排除日常生活与节日的矛盾, 用节日这种游戏性的、狂欢的、创造性的瞬间再现精彩与美好的生活。最后,瞬间革命的载体是都市化社会的新空间。列斐伏尔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中指出,都市社会的实践化表现,既包括政治的规划(它涵盖整个社会和全部领域),也包括经济控制[3]205。通过这种改革将城市的重心从经济和政治方面转向对诗性瞬间的创造。

4.进行基于节奏分析的身体革命。身体革命是指将对人的需求和内在节奏的重视诉诸于身体的变革。列斐伏尔认为资本通过蔑视生命的社会节奏破坏了人的身心健康,而“身体是决不情愿让自己任物宰割而无所反抗的……正是身体……才是复归与拯救的起点”[11]。首先,身体革命的核心是对时间进行调控。列斐伏尔强调,我们要享受时间。对时间调控的根本是按照身体的内在节奏进行生活,重新占有他们的身体。其次,身体革命的目标是达到和谐节奏。和谐节奏是指让身体的每一器官和功能的节奏与其自身和自然节奏保持良好的协调,“当身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况时就表现为‘和谐节奏’”[12]。最后,身体革命的关键在于性意识的变革。列斐伏尔指出:“对人身体及欲望上的控制,已经变成现代社会控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手段。”[13]对性意识的革命是对人自身“权力”的诉求,恢复人本身对性的控制权,从而重新占有自身的身体。

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新时代启示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加,同时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进入消费社会后的一系列问题和异化风险,列斐伏尔旨在从日常生活出发,研究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及改善人的生存境遇的方法与让生活成为哲学客体的思想,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启示。

(一)促进人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新人

列斐伏尔“总体的人”的思想旨在通过促进人的进步和全面发展消除现代社会中人的普遍异化,从而提升人的生存境遇、解决社会问题。在新时代下我们面临着对人的培养任务,面临着个人和集体发展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列斐伏尔的思想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我们要加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地促进人的进步。列斐伏尔强调,注重社会解放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解放与发展,而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价值上的衡量尺度和动力上的不竭源泉。我们在着力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该“以人民群众体力、脑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同时促进人们依据现阶段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14],从而使得社会的发展成果落实到人身上,促进人的不断进步。第二,我们要创造培养时代新人的良好环境,防范人的主体性丧失风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列斐伏尔提出的日常生活都市化改革的思路是重视改善环境,从而创造“总体的人”。同时,新时代下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意义建构需要有主体性依托,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培养时代新人。我们应该增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责任,深刻分析外部影响因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消除社会中各种异化现象,从而使得人实现主客体的辩证统一,促进人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培养时代新人。

(二)防范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变质,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列斐伏尔“文化革命”的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的变质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旨在通过文化手段实现变革、解决社会问题。在文化与传媒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也面临这种问题,列斐伏尔对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的重视和批判的思路对于我们防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的消极影响,从而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我们要利用法律对大众传播媒介和文化产品进行监管,防范列斐伏尔所揭示的大众文化变质的现象。当前,一些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仍然有西方反华势力的渗透和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要制定符合时代变化的法律,利用法律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把控,从而消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的消极影响,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文化产品对中国进行的渗透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二,我们要提升自身大众传播媒介和文化产品的品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发展的工具。列斐伏尔所批判的资本主义文化影响深远的一个原因是其以异化的形式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且利用文化巩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统治的合法性。因此,新时代下我们要立足中国的文化、紧扣时代的脉搏、贴近人民的需求,切实地提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的品质,宣传社会主义文化,使其成为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工具。

(三)防范和消解异化风险,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重视对人们生活意义的建构,强调对于异化的消解和人们生存境遇的改善,这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独特意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于新时代下主要矛盾的解决与人们美好生活的意义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我们要着重防范与消解人们生活中的异化风险,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程度。我们要着重消解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导致异化的因素,借鉴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批判,防范作为主体的人沦为物的奴隶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的侵蚀。同时,我们要借鉴列斐伏尔“身体革命”的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使人们的劳动强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让人占有自身和他们的生活,从而建构起其美好生活的意义。第二,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提升人们的生存境遇,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合理需要。我们要借鉴列斐伏尔“瞬间革命”的思想,丰富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而改变日常生活的同质性和单调性状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对人们生活的提升和改善,从而增强人们生活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将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体现在人的生活价值提高与多元合理需要的满足上。

(四)防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消费主义在我国具有一定负面的影响。列斐伏尔着力批判了消费主义带给人们生活的各种异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并针对已被内化为人们内在意识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解决路径,这些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我们要对迎合消费主义的不良广告进行严格的监管,防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列斐伏尔所揭示的消费主义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主体性存在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在当代中国也有不同的体现,如一些电商平台和商家在各大流量软件和平台中通过虚假广告和营销诱导人们进行非理性消费,通过不合理的符号价值倾向宣传诱导人们扭曲自身的消费观。而与列斐伏尔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服务于人民生活的提升而非消费主义指向的资本增值,同时能够利用上层建筑对迎合消费主义的不良广告进行监管,以消解其不良影响,实现美好的生活。第二,我们要增强人们的道德自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列斐伏尔“文化革命”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通过其文化控制人的精神和心理,从而使大众产生符合其需要的行为的现象。而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和引导的作用。有鉴于此,我们要重视文化的作用,加强人们对正确消费道德的认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增强道德自觉,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好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理性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哲学转折,它关注人们生活中的现实,注重解释和批判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的问题,指导人们实现变革,因此,其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其成为西方的重要思想家,这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第一,哲学的发展要与现实密切结合。列斐伏尔思想的一大特点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紧密相关,注重解决现实问题。习近平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15],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时应该重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作用,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根据人民群众、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和问题提炼出哲学的发展方向和命题。第二,我们要加强哲学的解释功能。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一大贡献和价值是解释了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人们现实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其根源。有鉴于此,我们要加强哲学的解释功能,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够解释现实中关于人民生活、社会、国家和世界发展的情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传播的媒介和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从而获得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增强国家软实力。第三,我们要加强哲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功能。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具有影响力和当代价值的原因不仅在于它能够解释现实,更是因为其能够指导现实生活改善的路径。有鉴于此,我们也要加强哲学的指导功能,发展人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哲学语言,让哲学社会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主动学习,让高于生活的哲学理论成为人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工具和思想武器,从而使其引领人们的生活,创造美好的未来。

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模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并带来了种种异化现象。列斐伏尔在分析日常生活内涵及其异化影响的基础上指明了消解异化的路径,形成了独特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他强烈关注具体的个人生存境遇,希望通过改造个人和其微观的日常生活解决社会问题。然而,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企图通过解放日常生活来解放个人,进而实现社会变革,由于他弱化了宏观政治与经济的作用,没有摆脱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从而让其理论具有乌托邦和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列斐伏尔所处时代不尽相同,但我们今天仍研究其理论是为了探求解决阻碍中国现阶段发展问题的启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这一思想,认识到它的局限。当前,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中国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给予了这些问题以独特的微观解决方式,对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时代和社会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一定的价值。只有实现人民幸福,才能无愧于我们的使命担当,汇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书写中国梦的壮丽华章。

猜你喜欢

异化资本主义生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