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班的“任务型”排座法

2023-11-03王漫影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任务型班级班主任

王漫影

为学生排座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大部分教师考虑到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机会,往往采取小组前后循环、横向串坐等方式,这些方式确实起到了让每名学生都能坐在班级不同位置的作用,但很多老师却忽略了排座的其他育人功效。排座不仅有这一方面的作用,还包含着更深奥的育人智慧,通过排座可以为每名学生安排不同的班级管理任务,让学生各司其职,从而保证班级管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摸索,笔者总结出了一种“任务型”排座法,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班级管理自主权,也让班主任工作越来越轻松。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一般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任务型”排座同样具备这几种要素,首先它要有明确的目标,即要达到什么目的,排座不仅要起到督促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的作用,还要能让学生人尽其责,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班级的劳动、活动中来,从而产生集体荣誉感。其次要有具体的活动方式,要能保证达成排座目标,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乐于参与,这就需要班主任精心設计相关规则,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就是厘清师生角色,无论在教学中还是班级管理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与自我管理者。

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曾经尝试给每名学生安排一些固定的任务,如有的学生负责养护窗台上的花,有的负责调试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有的负责给班级换饮用水,等等。虽然这些固定的任务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班级管理的参与感,但时间长了,只做一种工作,学生难免会懈怠,同时也无法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慢慢地就会认为某项工作是某名同学负责,与“我”无关。笔者开始考虑能否将教学中的“任务型”引入班级管理之中。经过观察,发现给学生排座其中蕴含着大学问,如果将任务型与排座结合起来,是不是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因此,通过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确定了以下“任务型”排座思路:一方面,每周串座的规则不变,但将座位划分为收作业区、打扫卫生区、纪律监督区、午饭发放区、板报制作区等八个分担区,每个区域有不同的任务,串到此座位的学生就自动成为相关工作的负责人;另一方面,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让班长带领同学一起制定每个分担区的班级管理公约,并张贴在班级的墙面上,方便每名学生随时查阅。

在此思路下,每个排座分担区的学生按责任划分开展相关工作,如第一小组的前四排每周负责班级的卫生,第二组的后四排负责板报工作,等等。每周串到此位置的学生不用教师督促,就能知道自己本周要完成什么任务。至于具体分工,学生需要自行解决,解决不好的来找老师,老师再对分工提出意见。

自从班级实行“任务型”排座以来,我的班主任工作越来越轻松,几乎不用我这个班主任出手,学生们就能将班级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交作业时,坐在某排某些位置的学生会主动收齐,调查有些同学没有上交作业的原因并将说明交到科代表手里;打扫卫生时,某排某些位置的学生会主动起身,完成本周的任务。办公室很多老师看到后都纳闷儿,为什么我班的学生什么事不用班主任操心就能做得很好。我也会把我的秘诀传授给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顺利的,刚开始,需要教师考虑到每一个细节,手把手、一点点地交代,如第一排学生负责收作业时,要理清多少名同学已交,多少名同学未交,没有交的原因是什么,做好记录并反馈到科代表处。

借助“任务型”排座法,给每一名学生锻炼的机会,最终使每名学生都能在班级找到合适的位置,以此建立自信心,培养荣誉感。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需要将细节做到极致的工作,不仅要不断总结每名学生的特点,还要有方法、有策略。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任务型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