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主体的内省原则及内省扩展分析

2023-11-01董英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内省公理时态

陈 妍,董英东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湖南湘潭 411105)

一、引言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内省曾被认知科学所抛弃,但内省的重要性呼吁我们对内省进行重新审视。审视的原因有三:一是内省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以第一人称的方法直接触及问题之所在;二是通过内省,主体可以获得知识,提升知识的宽度;三是内省可以处理动态变化,动态变化即动态信息变化,针对这一动态变化,如果主体是内省的且理性的,那么通过主体已有的认知足以处理信息的变化,从而不断对旧知识进行更新。当前,人们对“内省是个人私有的”观点存在争议。事实上,我们也并不否认内省是个人所具有的行为,但是,如果把所有内省后的主体聚集在一起,主体的知识与信念将得到内省方法的支撑。

当下,人们对内省主要持两种态度:其一,对内省持肯定的态度。通常,在内省的过程中,执肯定态度的人把内省的知识视为是免受怀疑的,所以他们把内省视为一种直接的、可靠的、不会出错的获取自我知识的特殊方式。其二,对内省持否定的态度。执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内省会出现错误是因为内省是私人所具有的反思行为,并且内省判断具有排他性,所以在涉及到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判断时,内省就会失去一定的判断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内省有助于我们了解或知道周围的世界,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找到可能的错误源,这是内省具有的优势之一。此外,主体的知识可以通过内省得到内在的提升,并且通过认知行为可以改变主体的知识状态。

因此,在认知科学中,人们虽然对以内省为代表的第一人称方法未形成一致意见,但是也给予了肯定态度,肯定内省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内省时态变化以及正负内省划分的动态处理来明确主体的所知与无知。如果理性主体知道自己的所知与无知,那么主体的认知状态就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此外,内省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如内省过程很难稳定地持续一段时间、内省是私有的等,但不容否认的是,内省使得人们能够获取新的知识,这一路径是内省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二、KK原则与内省

自辛迪卡(J.Hintikka,1962)的著作《知识与信念》问世以来,人们就开始系统地研究知识与信念的逻辑属性,或者说对知识和信念进行逻辑的推理。这一推理体现在人们分析知识与信念变化时,会自然地将内省作为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思。继而,罗素(Russell)在《LogicandKnowledge:Essays1901-1950》一书也提出:内省可以作为一种不同于感觉的知识来源[1]359-360。毋庸置疑,罗素在内省与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将内省视为获取知识的来源之一,可见内省的重要性。此外,约翰·范本特姆(Johan van Benthem,2008)在《在动态认知逻辑中融合观察与内省》一文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他认为:“理性主体是基于信息源中的信息而采取相关行动的,如推理和内省。”[2]同时,公理4不足以完全刻画内省,因而公理4只是内省的模式化。基于以上观点,本文首先从KK原则与内省方面进行分析。

谈及内省,我们总会想到内省与KK原则之间的关联。事实上,他们之间也的确存在某种关联。就模态逻辑而言,在S4(KT4)和S5之间就有无穷多个模态系统,其间的每个模态系统都有一套特定的内省原则,该原则涉及主体对其自身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该原则的表现形式为公理4和公理5,通常,公理4和公理5被视为内省原则[3]33,如下:

4:Kφ→KKφ

公理4通常被称为正内省,也被称为KK原则。一方面,KK原则表明,对于任一命题p来说,如果一个人知道p,那么他知道他知道p[4]。据此,在公理4中,KK原则强调了主体知道的状态以及主体知道自身所知道的状态,即公理4成立。另一方面,KK原则也存在其特殊情况,即KK原则失效问题。试想,如果KK原则失效,是否意味着主体处于非内省的状态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可能还存在内省主体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况,所以,即使KK原则失效,也并不意味着内省的消失,只是内省原则与内省本身不匹配。简言之,KK原则失效意味着回到最初的状态,最初的状态即事物最初呈现给世界的样子,也就是句子φ。句子φ在公理4中以Kφ和KKφ的形式出现,根据形而上学的观点,知识状态是相同的,句子Kφ和KKφ是指相同的认知状态[5]15。从某种程度上说,句子Kφ和KKφ同属于一种认知状态。

KK原则为何失效?失效的原因有二:一是人们通常预设主体是理性的个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主体都是纯理性的个体,通常会掺杂情感因素,亦即非理想化的情况。例如,如果我知道明天下雨,那么我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明天下雨。通过例子可知,主体对于明天下雨这一事实是不确定的,正是主体对明天下雨或不下雨情况的不确定,即主体在知道与不知道之间的模糊状态,使得KK原则在另一种情况下是不成立的,这是KK原则失效的原因之一。二是并非所有主体总是具备内省的能力。假设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内省的,但是当内省原则与内省本身不匹配时,KK原则也会失效。

除了KK原则失效问题,内省原则还面临许多争议。有些学者不承认负内省原则,认为负内省原则仍存在许多困境,如逻辑全能问题、摩尔句等。通常,公理5被称为负内省。根据负内省,主体知道他们不知道的状态。当主体明确知道自己未知的状态时,主体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内省等方式使得主体将自己未知的状态变为自己已知的状态。然而,我们似乎遇到了关于知道与相信之间的疑难:如果主体无法区分完全相信与知识之间的差别,那么,就主体所知道的一切而言,由于主体完全相信p,他们就知道p。同时,根据负内省原则,主体知道他们不知道p。因此,就会出现主体既知道p又不知道p的矛盾情况。关于负内省的相关难题,的确有待进一步商榷。但是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对内省进行扩充。

三、添加时态算子扩充的内省

除了正内省与负内省原则,笔者认为还应添加第三个原则,即通过增加时态算子所形成的内省原则。该原则分析了内省前、内省中以及内省后行为的变化。即:

内省前:φ

在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为内省前,是事物最初的状态,此时无内省因素,只是事物原本的情况。第二个阶段为内省中,添加了主体知道算子。此时,主体明确了自己的所知与不知,内省是针对第一阶段出现的事件进行的内省,主体的认知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有所提升的。第三个阶段为内省后,可以说是主体认知提升的提升,较前两个阶段,思维层次不一,属于更高阶的层次。除了三个阶段外,内省还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反思性内省;二为原始内省[6]30。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内省的原则,故在此不再详述。

内省各阶段的变化意在说明其重要性。进一步地,内省与时态算子密切相关。早期,在时态认知逻辑中,增加了两个时态算子:过去算子(P)与将来算子(F)。近年来,除了过去算子与将来算子,现在算子(N)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质上,当时间处在“现在”位置时,呈现的状态是动态的、真实的。既然“现在”算子(N)是过去时间以及未来时间的参照点,那么厘清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有利于内省的发生。关于内省与时态算子之间的关联,如图1所示:

图1 内省时态变化

从图1可知,→代表时间轴,分为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在过去点与现在点之间,不涉及内省,从现在点到将来点,是内省的主要阶段。因此,为了区分内省的前后变化,以明确知道与不知道两种状态——该两种状态是通过内省和时态算子结合的特定方式,或者说是给内省添加了一个时间维度的方式。因此,对内省进行时态算子的扩展是有必要的。正如张玉志和唐晓嘉[7]在《面向完美回忆的时态认知逻辑》一文中所提及的正、负内省公理,令P={p,q,...}表示一个可数的常原子命题集,A表示一个有穷主体集,a∈A,T是自然数集N的一个有穷子集,T⊂N,所以,可得如下公理:

其中,Ktaφ读作主体a在时刻t知道φ。例如,正内省公理表示主体的正内省是在当前时间点完成的。以上正、负内省公理说明,带有时态算子的内省,命题的真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下面举两例予以说明。

例1:我已经提交了作业。

这一命题说明了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我提交了作业,但是如果时间点是现在,我根据我已有的认知状态,通过自我的内省,我知道我知道我已经提交了作业。在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时间和内省都对命题具有一定影响。

例2:明天,我去北京开会。

对于这一命题的断定,需要结合现实发生的情况。同时,由于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采用内省的方式对其进行思考,而当下我需要思考的是,明天我是否有条件可以到达北京开会,如果结果是没有车票可以抵达北京,那么我将通过内省,我知道我知道没能到达北京开会的原因。当然,一个理性的主体在此过程中可以明确的是知道自己过去知道什么或不知道什么,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由于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主体可以通过正、负内省能力,依据时态算子,不断提升自身潜在的知识水平。当然,随着主体知识的不断累积与更新,主体自身的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所以,从S4和S5之间构建的系统,必然会有一套特定的内省原则。同时,这套内省原则必不可少的是时态算子的加入,因为内省只有在时间的范围内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和正确性。

四、借助理性主体扩充的内省

从内省本身而言,在内省中,主体显然是必不可少的载体。当主体具备内省的能力时,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内省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主体内省与非内省具有质的差别。从主体的数量上看,可简单分为单主体和多主体。单主体内省相对较简单,因为内省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多主体内省则相对较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省的主体范围扩大;二是个体间的认知差异;三是多主体的一致性问题。所以,在涉及多主体时,特别需要考虑的是信息的动态特征,而动态特征需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在语境的视域下,人们通过交流获得新的信息,由于新信息的加入,静态处理的方式已然不能满足当下的情况,所以需要引入动态算子进行动态化处理,其中一种可靠的方式是主体通过内省处理动态信息,降低信息输出结果的错误率[8],从而使主体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当主体接收到输入的信息时,主体的内省可以看成是一个过滤的过程,通过简单的过滤,内省主体会明确所输入的内容,从而确保输出结果的正确率。

从主体内省的过程而言,主体的内省与认知密切相关。事实上,每个人的认知都与自身的知识、信念相关。试想如下几个问题:(1)在主体内省的过程中,主体的知识、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实上,主体的知识与信念会随着信息的变更而变化。(2)影响主体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9]影响主体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环境、主体的认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等等。(3)内省会影响行为的变化吗?反过来,行为的变化会不会使主体进行内省呢?关于前者,内省极有可能不会发生行为的变化,而是保持原有的行为状态。关于后者的回答,可能会引发内省,但是需要添加一定的条件。试想,如果主体不进行内省,主体的认知状态以及语言表达力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首先,假设主体是理性的,那么主体必然具备一定的内省能力。通过内省,主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与升级。同时,内省需要意识主体有意识地调用注意力去关注自身的感受,而不是去感知自身的感受[10]。所以,认知主体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知识更新,尽管更新后只能保证该主体具有自身系统的更新,但是也不能忽略更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上述提及的时态算子非常重要之外,每个主体还应该在语言表达中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所有理性主体以及所有理性内省主体构成的集合就足以进行形式化的构建。

当主体是理性的且具备内省的能力时,主体接受到确切的信息后,知道他知道这一确切的信息,从而依据自己的逻辑系统,作出下一步的判断。在多主体认知推理中,出现的多主体认知场景和场景中主体对自我行为的内省以及对他人行为的推理,多应用于认知科学、博弈论等领域。同时,在推理中,应明确规定主体成员知道与不知道的内容,从而依据前提得到可靠的结论,避免出现同一语句在不同语境中的歧义现象。

其次,假设主体在任何时候都是内省的,那么人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如知识的状态和信念的状态。事实证明,关于主体知识或信念状态的推理似乎是必要的。如何将主体的自我知识与扩展的信念结合起来,就会涉及到知道与相信算子。当然,主体可以完全相信或知道一个为真的命题(p),在这个真命题中,我们获得了关于事件的准确信息。相反,主体也可以完全相信或知道一个实际为假的命题(p),但是为假的信息,在主体信息的更新变化中,会在现实中得到验证。无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当人们为了获取一个新的信息时,就需要主体对自己信念进行修正,主体内省就是最佳修正方式。在单主体的结构中,主体通过内省不断利用已有信息验证命题是假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定程度上而言,在多主体的结构中,每个主体都可以知道某一信息。当然,每个主体也可以知道其它主体知道的信息,与此同时,又有可能某些主体不知道这一信息,所以,在此过程中,主体的内省作用就得到了有效发挥。因为通过内省,主体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所知与无知,以及根据已有信息,对其它情况进行有效推理。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把信念的概念增加到该语言中,并且假设系统能够识别主体的信念是否为内省的,那么,主体就可以通过内省将知识和错误信念区分开来,并从信息变化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与自己的信念保持一致。为了能够准确区分知识和错误信念,主体在学习活动之前必须了解信息的来源。如果主体不能准确地知道信息的来源是否表征了现实,主体就不知道信息的来源。当然,当主体知道某件事,但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知道的时候,就涉及到完美回忆失败的问题。同时,主体并不总是有能力知道他们知道的内容。通常,由于事件的内容和结果是隐晦的,所以主体就会出现无知的状态,但是,从逻辑视角来讲,无知与未知有助于主体知识的更新。假设主体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排除p的情况,并且主体一旦具有p的真实体验,他就知道p是真的。以主体知道算子为例,主体用“A”(a,b,c……n)表示有穷个个体,“知道”用“K”算子表示,“Del”表示删除,且把正负内省各分为四个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主体内省程度层级(以主体a为例)

从表1可知,主体内省程度层级表可分为两个方向(正、负),四个等级(一点,一些,许多,完全),八个层次(+,++,+++,++++,----,---,--,-),在八个层次中,可以与自然数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1,2,3,4,-1,-2,-3,-4)。简言之,即“两方向、四等级、八层次”。在负内省中,“知道不知道一点”仅指主体只是有一点问题是未知的状态,其它内容都是已知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歧义,表1中的最后一行,从形式上看,通过内省程度层级进行标识以及对应关系,就可以对此进行澄清。

因此,可以构建一个时间模型M,并且基于时间逻辑进行部分的变体。模型可以指派给命题字母两个方向:V+(p)以及V-(p)。其中,肯定和否定的概念会在时间运算符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并且V+(p)∪V-(p)将会保持所有之前的断定。

再次,假设主体在交流过程中有完美的记忆力,能清楚记得之前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同时,依据主体所知状态,又可以将其分为“全知”“无知”与“半知”的状态。事实上,“全知”是人们的一种理想期待,因为现实中的个体不可能知道全部事情的,至少就目前而言,事实是这样的。“无知”是指主体对于某事不清楚,甚至不知道相关内容。“半知”相对比较符合现实状况,主要涉及主体对于某事是不确定的,因为现实中人们的确是呈“半知”的状态,这是由主体只能获得有限的知识所决定的。当然,主体的认知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主体的内省而发生变化。通过内省,主体从一种认知状态转换成另一种认知状态,但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长短是不确定的。

最后,主体内省也存在其局限性。在推理的过程中,内省发挥着重要作用。主体会受到限定条件的约束,如记忆的长度、知识的宽度、看问题的角度等等,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主体以内省的方式进行反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推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伴随着主体的不断加入、事件的不断变化,复杂性也日益明显。这就尤其需要内省的加入并对推理产生一定影响。尽管关于内省的争议颇大,但却不能忽略内省在逻辑推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由于主体不断地学习,其知识与信念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对于复杂性推理尤为重要。

五、结论

如前文所述,以内省为代表的第一人称方法尽管存在争议,但是在S4和S5之间构建的系统,必然会有一套特定的内省原则,这一内省原则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增加时态算子对内省进行扩充的方式,以期为内省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本质上,关于内省困境的两种解决方案,使得我们对内省产生新的认知,以及将知识、信念、内省有机结合,使得主体认知更上一层台阶,而且对于理性思考的主体而言,内省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致力于强调内省在实际生活中以及逻辑思考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内省公理时态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欧几里得的公理方法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下学生肢体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及探索智能的培养
原本性体验 内省中歌唱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如何书写民族内省视角的藏族电影——探赜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电影剧本的自觉性藏族书写
公理是什么
数学机械化视野中算法与公理法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