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问题探究

2023-11-01祁增平

中国民商 2023年9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祁增平

摘 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已是必然趋势。随着我国会计机制的深入改革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响应新制度、新要求,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优化资金利用率提上日程,这就需要从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入手,积极落实业财融合。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业财融合的方式提高其内控效率,有效地提高其服务质量及社会公信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明确了业财融合的现存问题,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财务管理;策略

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业财融合是可行的路径,不仅能够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还能为财务部门提供多元化的数据,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就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財务管理,保证其为外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快其转型升级的步伐。

一、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意义

(一)深化精细化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通常较为重视业务开展,而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财务部门的职能是负责事后评价、核算与反馈,因此财务工作缺乏前瞻性、预见性。行政事业单位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为政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财务工作人员未深入业务,对业务性质、流程、资本运作情况的了解较浅,导致财务管理职能难以发挥。例如在判断项目是否可行时,财务部门需要依据精确化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才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时效性。只有落实业财融合,才能让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协调配合,加强对彼此的了解,进而加强财务管理的针对性,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制定提供有力参考。目前,要想转变以结果性核算为主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前瞻性的评估与过程性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就必须打破业财分离的困境,实现业财的深度融合,进而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保障其稳定发展。

(二)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其在运作的过程中应有效规避各类风险,而这无疑需要建立在业财融合的模式下。单位通过业财融合,落实前瞻性、过程性的财务监管措施,从而大幅提升财务内控的效率与质量;并能够及时发现业务流程中的缺陷,快速识别发展风险,并落实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由此可见,业财融合显著提高了风险的辨识能力和防范能力,使风险的监管更具有效性。

(三)凸显行政事业单位的固有价值

从实际的角度分析,业财融合除了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确保决策合理外,还能够在业务运作的基础上评估资金的使用情况,并站在市场竞争上评估综合效益。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来看,业财融合能够确保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高效率沟通与协作,项目立项、决策制定都融合了丰富的预算管理经验和业务开展经验,从而确保了决策的可行性。同时,全程化的业务监管也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价值,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优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凸显了其固有价值。

二、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问题

(一)融合理念尚未形成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需在业务的全过程中实施财务监管。但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因受到工作人员滞后的工作理念的影响,其仍存在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的现象,未落实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对业财融合的认知不足,对业财融合的作用不够明确,将业财融合局限于口头上,导致各项工作难以推动落实,而财务部门的职能也仅停留在核算、记账方面,没有参与到具体的业务中。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说,其对业务开展情况了解程度极为有限,认为财务管理与业务开展的关联性不大,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从业务部门的视角来说,其缺乏良好的成本控制理念,过分注重业务指标的达成,而忽略了成本指标。由此可见,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处在完全分离、互不干涉的状态,业财融合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

(二)业财沟通相对滞后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确保职责有效履行、业务规范开展,进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制度还不够完善,融合理念尚未形成,财务人员缺乏参与业务工作的热情,未能将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联系在一起,致使业务开展不够顺畅。如果工作人员在制定业务工作流程时,缺少财务人员的参与,就会影响流程的合理性,进而阻碍业务的顺利开展。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始终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引领下,同时政府采购、经费申请、项目验收等工作流程均需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而定,如果业财融合不到位,势必会降低财务数据参考性,堵塞业务流程,进而给其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业财部门独立性强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由来已久,所以财务人员传统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虽然行政事业单位正在大力实施业财融合,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配合度较低。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联来看,除了预算编制、账务报销等工作外,部门间的沟通较少,加之业财融合的实施使双方的工作出现交叉,工作量大幅提升,从而导致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产生抵触心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不到位,工作交接的过程中就会激化矛盾,这无疑阻碍了业财融合的开展,难以保证融合的效果。

(四)财务管理流于形式

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运作中受到较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预算控制能力不足和绩效目标难以达成,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工作人员的预算专业素质有限,预算管理的经验不足,预算管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超预算现象屡见不鲜。其二,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致使预算管理、绩效目标管理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整个财务管理的流程形式化严重,财务数据信息的利用率偏低。

(五)制度体系有待健全

业财融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的高度重叠。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深度融合,就必须具备完善的融合制度,使融合有据可依、有规可循,让工作人员的职能、权责更加清晰明确。但从行政事业单位的业财融合现状来看,仍有部分工作人员的理念滞后,未形成良好的融合环境,加之行为标准不够明确,使得业财融合难以开展;同时,缺乏健全的奖惩机制,既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消除其消极态度。

三、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策略

(一)与时俱进地更迭理念,深化融合意识

业财融合是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参与的系统性工作,能够保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所以业财融合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或业务部门的职责,而且还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参与,树立起良好的业财融合理念,让所有人均贡献自身的努力。无论一线工作人员还是幕后管理人员,都应将业财融合的理念融入到自身的工作中,通过规范自身工作来促进业财融合的深度实施。从实施的角度来说,单位只有确保业财融合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潜移默化地促进业财融合,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地执行。最重要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处于核心位置,所以财务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主学习,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的壁垒,学会以业财融合的视角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和解决业务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轉变业务流程,建立沟通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并非营利性组织,而这一属性无疑降低了财务管理的主动性,业财融合的配合度相对较低。因此,单位应通过业务流程的重塑,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提高配合度,进而完善内控制度、信息制度等,形成健全的沟通机制,为业财沟通提供十足的便利。

单位要想彻底摒弃掉滞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就必须从业务流程重塑入手。通过转变业务流程的方式,完善业务模块、财务模块,构建业财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并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势必能加快业财融合的步伐。在互联网全面覆盖的背景下,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迅速,基于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能够确保信息的可靠性、时效性、精确性,不仅大幅提高了信息的应用效率,还能提高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同时,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预算编制、核算等,均有着较为繁琐的流程,容易出现人为方面的失误,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就能将重复性工作交由计算机完成,这不仅提高了核算质量与效率,还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为业财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部门协调,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创新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资源,既关系着业财融合理念的转变,也影响着业财融合的实施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将人才培养提上日程,将财务人员、业务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业财融合夯实人力资源基础。为满足新发展形势下的财务管理要求,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专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方面,以现实需求为依据落实针对性培训,构建完善的财务知识框架;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沟通交流,在传统的财务职能上加入管理职能,使财务会计逐渐转型为管理会计,以战略发展的目光审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进而成为业财融合的组织者、实施者。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关键困境是缺失复合型人才,所以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单位应定期开展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深层次交流,一方面清晰业务流程,使部门间的职责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则是消除部门间的隔阂,化解激化的矛盾,意识到彼此工作配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门独立性,为业财融合扫除障碍。除此之外,单位也要落实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职能转型;通过专业培训、专题会议等方式,提高财务会计的知识储备,促使其逐渐过渡为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目前来说仍然是新兴的理念,是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核心,有着相对特殊的财务地位,和传统的财务会计职能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单位还需要落实针对性的举措。管理会计本身是由财务会计演变而来,因此通过有效的引导也能加快转型的步伐,进而从根源上为业财融合提供源动力,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四)落实全过程财务管理,促进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实施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对财务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事前预测、事中跟踪、事后评估,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财务监管体系,创建良好的业财融合环境,加快业财融合的进度。预算管理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业财融合的程度,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明确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能,并落实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势必能产生良好的推进效果。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于其实际情况,完善预算编制流程,强化预算编制评价,具体来说应要求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参与其中,秉持着资金最大化利用的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目标。随后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对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设置进行全方位评估,再将其纳入绩效考核,进而发挥好预算管理的导向性作用,以保障资金利用率。其次,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过程实施全程化的跟踪与监管,及时提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约束业务部门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规避风险。最后,做好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与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应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第二年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发挥其反馈的作用。同时,将评价结果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对预算执行效果良好的部门给予奖励,而对预算执行效果偏差的部门进行惩罚并适当减少预算,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以提高资金配置的合理性。

(五)明确制度体系,清晰定位财务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业财融合,不仅是财务工作内容的转变,而且是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业财融合是全面性、系统性的改革,能够引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的背景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单位对滞后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新定位财务职能,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满足其发展需要。

对于业财融合的实施而言,财务部门始终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因此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为财务职能提供明确保障,使财务职能的界限更加清晰,进而为业财融合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有杰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奖励与晋升机会,而对业财融合中工作态度相对消极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惩罚,同时消除工作人员的抵触心理,进而推动业财融合。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积极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使政府“放管服”的职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确保业务与财务工作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有效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发展时期,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改革的挑战,因此全面推行业财融合也是必然趋势,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就必须立足其长远发展目标,对自身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强化业财融合认知、转变业务流程、加强人才培养、落实全面预算、健全制度体系等措施,为业财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才能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而助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丁.计划导向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优化探讨[J].财富生活,2022(18):163-165.

[2]刘国江.基于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实践策略研究[J].商讯,2022(21):25-28.

[3]袁强.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8):40-42.

[4]潘巍.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优化探讨[J].财经界,2022(23):108-110.

[5]李正莉.智能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业财融合的困境与策略[J].质量与市场,2022(11):37-39.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