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2023-10-31文玉燕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3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礼仪心理健康

文/文玉燕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小学阶段是学生对世界一切事物进行探索的关键期,如若引导不当或者错误指引的话,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而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不仅能推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还能使学生的心理素养更完善。

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意义

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行小学德育教育,能让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可是,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当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没有深厚的教学理念,德育教育的方式也相对落后,让小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和懂得上课过程中一些名词的含义,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或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强化课堂上的德育教育,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传播德育知识,将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融合起来,让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建立在健康的心理上,才能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促进小学生树立美好的思想品德。

如何实施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要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德”居首位,其意义是让学生在得到有效学习之前先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由此可见,“德”是做人的源头与根本。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都重视起来。因此,提出了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拥有积极与乐观的心态,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比如,如何学习“礼仪”。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一些有关礼仪方面的视频与短片,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礼仪习惯。同时,教师应当合理地将心理健康融合进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理解程度,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方便学生判断其内容是否符合礼仪要求,从而增强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和心理建康意识。

当然,爱国主义思想是不可缺少的。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习方面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此,学生才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自身的潜能和主动学习的毅力,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树立正确、科学的目标。

不断地提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将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及时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认知观念,将教育渗入到学生的身心当中,让其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与家长及时地沟通与交流,听取家长的有效意见,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思想道德,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心理素养。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礼仪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