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偏头痛

2023-10-31庞金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3期
关键词:张女士苗苗先兆

文/庞金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末,张女士正在进行大扫除,只听见洗衣机运转的声音、吸尘器的“嗡嗡”声、气流的“嗤嗤”声,以及偶尔特别明显的蝉鸣声,在家里此起彼伏。此时,蜷缩在沙发上的苗苗朝张女士喊道:“妈妈,光线太亮了,可以拉窗帘吗?家里太吵了,可以让机器都停下来吗?”苗苗等了一会儿并没有得到张女士的回复,便起身去拉窗帘、关机器。苗苗一边捶着脑袋一边踱步去拉窗帘,还未到窗户边,她忽然感到一阵恶心,便把早餐全都吐了出来。张女士闻声跑过来,见苗苗蹲在地上揉着脑袋说头痛,这是近半年来苗苗第5 次跟张女士述说头痛了。一开始张女士还以为是苗苗上高中压力大,一下子不能适应高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为了逃避上学找的借口。但随着头痛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张女士还是带着苗苗去医院做了脑CT检查,然而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看着苗苗痛苦的表情,张女士又一次带苗苗去了医院,这次被医生诊断为偏头痛。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疼痛科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典型特点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的搏动性头痛,日常活动可加重头痛,常伴恶心、畏光和声等。大多数人认为成年人才会患上偏头痛,然而儿童与青少年也可能会患上偏头痛。据相关研究报道,偏头痛的发病趋势已偏向年轻化,14 岁左右的青少年发病率为10%。由于青春期女孩经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其头痛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和发病的次数均高于青春期男孩。因此,青少年偏头痛需早发现、早治疗,其可能造成的身体隐患问题不容忽视。

青少年的偏头痛特征不同于成人,其症状往往不典型,且年龄小的儿童对病情描述存在偏差,医生不易进行诊断。加上父母的不重视,孩子难以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极大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那么,偏头痛有哪些特征?青少年及其家长又该如何防治偏头痛?

一、青少年偏头痛的特点

(1)头痛时间:成年人偏头痛的时间通常可达到4~72 小时,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偏头痛持续时间往往较短,2~48 小时不等,或者短于2小时。

(2)头痛部位:头的颞部、额部及眼眶周围等部位。

(3)头痛程度及频率:与成年偏头痛患者相比,青春期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发作频率更少。

(4)头痛的感觉:主要以搏动性头痛为主。

(5)先兆症状:主要有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和语言先兆3 种表现。视觉先兆主要表现为闪光、暗点、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感觉先兆主要表现为面部和上肢部位出现针刺感、麻木感等症状;语言先兆主要表现为言语障碍,偶有出现运动障碍的情况。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5~30 分钟。

(6)前驱症状:发作时眼前出现闪光、对光或声音敏感、打哈欠、情绪波动明显(如突然大哭打闹,急躁易怒)、颈部僵硬、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7)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头晕、皮肤异常疼痛等,还有部分患者对特殊气味异常敏感。

二、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偏头痛

青少年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超过60%的偏头痛患者存在家庭遗传性,发病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6 倍,且38%的遗传性来自男性家族成员偏头痛患者,48%来自女性家族成员,存在一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有研究显示,单卵双胞胎的偏头痛发生概率远高于双卵双胞胎,充分体现遗传性是影响偏头痛发病的重要因素。

2.精神因素

随着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及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青少年易出现烦躁、焦虑、抑郁、意志消沉等症状,极端的情绪反应让偏头痛找到可乘之机。

3.饮食因素

由于个体的敏感性,青少年偏头痛的发病与某些特定食物存在关联性,如含有酪胺的食物(蚕豆,奶酪)、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零糖饮料,低糖饼干,无糖酸奶)、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泡菜,腌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咖啡,奶茶,巧克力),以及高脂肪食物均有可能诱发偏头痛。

4.肥胖因素

许多研究发现,肥胖与偏头痛的联系十分紧密,其可能是儿童及青少年发生偏头痛的一项风险因素。一项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比体重正常的青少年发生偏头痛的风险增加了60%,而且头痛、恶心等伴随症状更加明显。肥胖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家长们应该重视肥胖与青少年偏头痛之间的关系。

5.睡眠因素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中生每天至少需要睡8小时,初中生每天应该保证有9小时的充足睡眠,睡眠时间不足或是太多都可能与偏头痛的发作或进展有关。

6.环境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水面反射的波光、太阳的日光、明亮的灯光及电视频幕闪烁的光线,在偏头痛的患者看来都十分刺眼,就连接受光照后头痛都会加剧。偏头痛患者畏光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主要认为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皮质兴奋性改变及不同脑区结构或功能连接改变有关。

7.内分泌因素

部分青春期女孩的偏头痛还与月经有关,许多女孩会在月经前后发病,这可能是由于月经期间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波动,使得神经兴奋性增加,引发偏头痛。

三、如何预防或减轻偏头痛症状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未成年人的偏头痛治疗较为困难,用药剂量需严格把控,加上药物的毒副作用,家长不可擅自给未成年人用药,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有限,非药物治疗便显得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也可以缓解偏头痛症状。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青少年应保证每天8 小时的睡眠,夜间少用电子产品,保证睡眠质量;规律进食,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忌辛辣重油,多食瓜果蔬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D 可改善偏头痛),尽量避免食用可能会诱发偏头痛的食物;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可降低偏头痛致残率,家长可帮助孩子制订运动计划,明确运动次数、运动时长及运动类型,协助超重或是肥胖的青少年进行减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鼓励孩子养成记录头痛日记的习惯,头痛日记可通过记录确定触发原因、明确发作时间及发作次数,为医生评估孩子病情带来帮助;家长应帮助孩子平衡生活与学习,避免给予孩子过大压力,并与孩子做好沟通,帮助其释放压力,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2.创造舒适生活环境

保护眼睛,正确使用有色镜片,缓解强烈光线带来的不适感;光线充足的天气外出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加重头痛;寒冷天气注意保护头部,防止寒气入体引发头痛;尽量避免接触具有特殊气味的物品而受其刺激;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心情舒畅。

3.非药物治疗减轻偏头痛症状

使用非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症状较轻时家长可让孩子在黑暗且安静的房间休息,通过按摩、冷敷、热敷缓解疼痛;症状比较明显时可进行推拿、脊椎按摩疗法、体位疗法、针灸等进行物理治疗。除此之外,家长应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干预,如带领孩子进行冥想、生物反馈、心理疏通等转变其对疾病的错误认识,消除其精神负担。有研究表明,超过30%的患者通过非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几年甚至数10 年之久。

四、结束语

偏头痛作为青春期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反复发作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学习兴趣、社会交际能力,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家长要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认识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张女士苗苗先兆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重拾》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先兆流产,别害怕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爱帮忙的蜡烛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