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肿瘤的预防与治疗

2023-10-31甄洪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个体化筛查青少年

文/甄洪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青少年肿瘤包括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青少年肿瘤在发病原因、发病年龄及病因症状等方面与成人肿瘤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局部肿块或远处转移,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和全身症状,肿瘤与多系统、多器官疾病之间的关系复杂,治疗方案多样,预后差异大。青少年肿瘤的预防与治疗要综合考虑其发病症状,遵循个体化原则,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青少年肿瘤防治的重要性和影响

青少年肿瘤需要及时进行防治,否则会导致肿瘤相关疾病的发生,如白血病、淋巴瘤、肺癌等,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预后不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此外,肿瘤相关疾病的发生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青少年是肿瘤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的重点对象,青少年肿瘤往往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其肿瘤相关死亡率是成人肿瘤相关死亡率的2 倍以上。在我国,青少年肿瘤防治已成为癌症综合防治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总体而言,我国青少年肿瘤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肿瘤筛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

二、常见青少年肿瘤类型

青少年肿瘤的主要类型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畸胎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其中,神经母细胞瘤和脂肪肉瘤是最常见的青少年实体肿瘤,分别占青少年实体肿瘤的18.2%和19.4%,恶性畸胎瘤是青少年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他类型包括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和白血病等,其中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占青少年肿瘤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神经母细胞瘤、脂肪肉瘤和恶性畸胎瘤等。

三、青少年肿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青少年肿瘤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局部肿块和全身症状两大类,常见症状和体征包括:①局部肿块,主要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软组织肿块,如胸骨后、颈部、锁骨上、腹股沟区等;②全身症状,主要包括骨关节疼痛、头痛、头晕、视力下降、体重明显减轻、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发热等。

四、青少年肿瘤的常用筛查方法和检测技术

青少年肿瘤的筛查和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甚至需要进行活检才能明确诊断。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等,其中血液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血常规、血生化等。与成人相比,青少年肿瘤的病理诊断较为困难,但是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肿瘤筛查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检查方法也逐渐应用于青少年肿瘤的诊断。

五、青少年肿瘤的综合治疗

1.多学科团队合作

青少年肿瘤的综合治疗应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合作的优势,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病情进展、身体状况等综合制订治疗方案,并针对不同人群给予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对处于急性期的青少年肿瘤患者,应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尽快治疗原发病;对处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青少年肿瘤患者,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处于终末期的青少年肿瘤患者,应采用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痛苦。

2.个体化治疗

青少年肿瘤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恶性程度高的青少年肿瘤患者,化疗仍是首选方案;对于实体瘤较大的青少年患者,可以采用放疗或化疗联合手术切除的治疗模式;对于难以手术切除或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不适合做根治性手术者,可采用姑息性化疗或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频频复发或难治性的青少年实体瘤患者,可采用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如阿霉素、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对于中晚期的青少年实体瘤患者,也可以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六、青少年肿瘤康复与心理支持

1.心理健康支持

青少年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较成人肿瘤患者更多,其原因在于青少年肿瘤患者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育不成熟,社会阅历少,对疾病的认知有限;病程较长,常因治疗不佳而对生命丧失信心;因家庭经济、个人学业等问题而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心理健康支持的内容包括针对青少年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肿瘤疾病;为青少年肿瘤患者提供多种途径的心理支持服务,如沟通技巧辅导、支持性心理治疗、同伴支持、亲友关怀等;对有自杀倾向或有自杀行为的青少年肿瘤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

2.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与资源

青少年肿瘤患者心理压力较大,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患者治疗期间,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社会公众应为青少年肿瘤患者提供康复的机会和途径,如协助青少年肿瘤患者参加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学校和社区应为青少年肿瘤患者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如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健全青少年肿瘤患者社会支持体系、改善社区环境等。此外,多学科团队协作也有助于改善青少年肿瘤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七、结语

青少年肿瘤的预防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其发病特征,遵循个体化原则,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青少年需要提高对肿瘤临床症状的认识,学校和家庭也需要加强肿瘤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

在青少年肿瘤的预防与治疗中,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加强健康教育和肿瘤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肿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②开展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健康管理,降低青少年肿瘤的发生风险。③积极开展早期预防和干预,降低青少年肿瘤的发病率。④重视早诊早治,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⑤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对于复发转移风险高的青少年肿瘤患者,需及早进行规范化治疗。

猜你喜欢

个体化筛查青少年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青少年发明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