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 理念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以欧亚职业教育为例

2023-10-31杨晨靖靳燕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职业院校校企

杨晨靖 靳燕英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随着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承担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热点。实践教学作为实现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核心环节,其成效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关键点。然而,目前实践教学管理仍存在不少挑战和问题,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难、实践教学过程质量保障难、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那么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实践教学如何设计?实践教学全过程如何管理?成效如何保障?

1 研究背景

国家2035 中长期目标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因此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中的位置更加突出,承担着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实践性是其显著特征。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19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企业实践时长不少于六个月。文件强化了学生实习实训,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锻炼有机融合的载体,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打造学生“专业化”(即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与“职业化”(即在技能、观念、思维、态度等方面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能力的熔炉[1]。

2 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各个职业院校通过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2]但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实践教学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内容与岗位联系不紧。传统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市场及企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培养重视不够,致使学生缺乏职场适应力,上岗之后“适应慢”,学生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2.2 实践教学过程缺乏质量保障。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实际职场环境中进行,难以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进行直接观察和评价,造成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比较困难,大部分职业院校忽视学生集中实践的过程跟进,要么将学生完全交给企业,要么就任学生“自由生长”,单凭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全过程评价,实践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谁来指导与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缺失准确性和有效性。

2.3 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各个职业院校到了实践教学环节,就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甚至安排的实习企业与学生专业不匹配,学生实习的岗位与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同向。职业教育强化实践环节,但实践环节如何开展?学生是否有就业意愿?学生职业发展是否明晰?实践教学管理很规范,设置很扎实,但学生的职业发展无人问津,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不被关注,导致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

2.4 实践教学效果缺乏评价标准。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评价集中于对学生实习完成后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评价,并作为学生实习好不好的评价结果。实习报告评价主要考察学生报告逻辑是否严谨,文字描述是否准确,报告格式是否规范,报告篇幅是否够长,从而判断学生在实践学习环节中态度是否端正,这决定学生最终实践学习环节的成绩是否优良。这样的评价不仅流于形式,而且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专业性,既达不到检验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和提升,更遑论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当前实践教学缺乏标准化的评价及考核办法,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3 实践教学设计原则

3.1 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欧亚学院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发展为目的。[3]笔者对欧亚职业教育学院2019 级学生开展了职业发展需求调研(参与调研学生1 876 人,有效问卷1 576 份),调研数据结果显示,选择实践就业的学生占比60%,希望学历提升的学生占比33.1%,选择创新创业的学生占比4.7%,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学生占比2.2%(见图1),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基于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在学历提升、创新创业方面政策的支持,欧亚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实施“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的2+1 人才培养模式(2 年在校学习,1 年参加职业发展学习)。1 年职业发展学习设计了4 种学生成长发展路径:一是实践就业,通过高质量的实习实现就业;二是学历提升,满足学生的学历提升需求;三是创新创业,实现高薪就业;四是国际留学,实现国际化学历提升。

图1 2019 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数据分析

3.2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认知及身心发展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性,在实践教学安排时需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具体而言,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等规律构成常见的认知规律。这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做出了指导,对实践教学情境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提出了要求。[4]学院在实践教学设计上基于学生的认知及身心发展规律将集中实习分为3 个阶段: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见图2)。

图2 学生实践学习分段设计图

3.3 实践教学标准化。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需要有体系化的制度规范与评价标准,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教学规律,对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进行层次化、递进性设计,清晰的界定实践学习阶段教学目标;确定阶段目标下职业发展能力,并将职业能力进行知识、技能和素养分解,形成考核依据;在考核依据的基础上,形成阶段考核指标与评分细则。

4 实践教学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的设计与实践

4.1 实践教学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的设计

4.1.1 遴选优质校企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欧亚学院建立了合作企业遴选标准,从文化、专业性、影响力等方面选择有明晰的战略规划,有受人尊重的企业文化,具备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口碑,具有可长足发展的品牌价值,能为社会或客户提供高价值利益空间,能树立行业典范、综合实力十强行业标杆企业。

4.1.2 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基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特征,在人才培养设计方面,坚持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六个共同”: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共同参与招生的选拔与测评、共同制定实践学习方案和考核。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坚持“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5]在此基础上,学院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平台+岗位技能+能力拓展”四模块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三年教学过程中。

4.1.3 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实践教学课程化。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及教学规律,系统设计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及学习任务。依据认知实习、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将集中实践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设置相应的岗位实践学习课程。每门课程依据阶段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能力标准及考核评价细则,实现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

4.1.4 加强师资建设,实践管理双元化。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考核,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建立校企双元导师管理体制。依据企业在岗学习的课程大纲,企业导师以在岗的职责标准及关键任务能力提升为依据进行职业能力的测评与考核;校内职业导师开展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引导、职业角色转化与适应、校企育人的沟通与协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目标。实现学校和企业双线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6],保证教学质量评估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并加强管理和服务支持,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1.5 全过程管理,开展阶段复盘与改进。学院产学合作中心牵头组织各项目,开展实践教学阶段复盘,每阶段结束,各项目从学生实习收获、学生阶段实习目标达成、企业用人评价等方面进行汇报、讨论与反思改进。学院成立就业质量跟踪小组,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与数据分析,从学生就业岗位匹配度、毕业薪资、课程设置与职业晋升等方面开展调研,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就业质量跟踪报告,不断促进实践教学管理的持续提升。

4.2 实践教学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欧亚职业教育学院自建设以来共积累校企合作企业65 家,其中校企定制企业24 家,就业合作企业41 家。累计为行业企业输送优质人才13 000 余人,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2015 ~2022 年学生的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其中TOP 企业就业率占比稳步提升至17.23%。根据2023 年麦可思对职业教育学院2016 ~2018 届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与职业评价发展报告,职业教育学院2016 届毕业生毕业五年后薪资为9 698 元,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2016 届毕业生五年后8 077 元的平均薪酬;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共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488 个;斩获国赛铜奖1 项,省赛30项(金奖3 项、银奖4 项、铜奖23 项);成功创办年营收百万公司3 家,带动千余人就业。

5 结语

实践教学管理是职业教育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清晰实践教学流程、规范实践教学标准,使实践教学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不断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性与适应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职业院校校企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校企合作五反思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