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者做百年北大红楼守护人

2023-10-30索南卓玛巩倩汝曹晓晨

北京支部生活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红楼李大钊纪念馆

文◎索南卓玛 巩倩汝 曹晓晨

2021 年6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尊重历史事实,准确评价历史,正确学史用史。”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纪念馆从“学术立馆 文保强馆”的工作思路出发,全力做好旧址开放运营、学术研究、展览陈列、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等重要任务。如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地——北大红楼,成为北京红色文化新地标,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

▲ 2021 年10 月1 日,北大红楼举行升旗仪式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揭牌仪式

2021年10月1日上午8点30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两年来,纪念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和参观北大红楼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着力提升学术研究和展览展陈水平,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系统打造社会教育品牌,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复原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悟历史

2023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的新生们来到北大红楼,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走进一层西侧的第二阅览室。1918年10月,青年毛泽东在这里担任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并在李大钊等人的引导下确立并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今,第二阅览室的场景被复原如旧,同学们与这段光辉历史面对面,教科书里的知识顿时变得立体而生动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通过充分挖掘文物的内涵与价值,复原一个个场景让观众沉浸式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纪念馆馆长杨家毅介绍。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是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958张、珍贵文物史料1357件、艺术品40件、珍贵音像13个、场景再现25组。展览精心设计了李大钊图书馆主任室等6处旧址复原景观,既巧妙展现了丰富的文物史料,又艺术性地彰显了展览的主题主线。

▲ 《新青年》矩阵展示

参与策展工作的编辑研究部负责人程皓表示:“我们通过‘一室一专题、一室一方案’的个性化设计展陈形式,让场景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希望观众可以沉浸式地感受北大红楼革命旧址所蕴含的厚重红色文化内涵。”

▲ 第二阅览室内的复原场景

李锐是策展团队的一名成员,为真实还原李大钊图书馆主任室书架上的书籍,李锐和策展团队查阅了李大钊的年谱、传记和相关历史人物的回忆录,并根据李大钊留学日本、赴俄交流讲学等经历,征集到同时期出版的中、日、俄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相关译著,以及传统文化著作的线索近200条。

如今,参观者走进图书馆主任室,可以看到摊开于书案的《新青年》期刊,以及陈列于书架上的《意识的问题》《欧洲道德史》《文献通考》等中外书籍,它们都见证了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在北大红楼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展党的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

通过革命文物与精品展览相结合的形式,纪念馆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向实处。2021年7月,“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被中宣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并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特别奖。

做好百年北大红楼守护人

“能够在这里工作,守护百年北大红楼,是我的幸运。”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对自己肩负的传承赓续红色文化的光荣使命感到由衷的自豪。2021年,黄春锋在带领业务团队完成纪念馆筹建的任务后,又带领一大批“新青年”致力于全馆学术建设和传播工作。

2022年6月28日,离首届“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会开幕还有三天,时间已近深夜,编辑研究部的孙颖仍全神贯注地对参会论文集进行最后一次审校。同一时间,汤皓晨、谢尹楠作为信息资料部和社会教育部的牵头人,正在梳理从嘉宾接待到各分会场线上直播、录制等每一个流程的细节。

2022年7月1日、2日,首届“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主会场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5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纪念馆用好北大红楼红色文化资源,担当首都红色文化建设工作新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杨家毅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红楼一周年之际,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纪念馆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

以举办学术研讨会为契机,纪念馆持续推动多个重点领域的学术研究建设。2023年6月2日,在第二届“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全国第一家以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字”——“守常”命名的非实体研究机构在北大红楼揭牌,并发布了以李大钊研究、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等首批16个课题,涵盖北京近现代史、革命纪念馆研究等多项内容。纪念馆馆长杨家毅,副馆长黄春锋、张一郎、安竹君带头开展学术研究、指导课题,全馆业务人员就红色文化传播、革命旧址建设、纪念馆展陈利用等领域开展形式丰富的调查研究。

▲ 纪念馆讲解员向中学生讲授专题课程

打造北大红楼当代新名片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管理着十余种中外文报刊……正如《觉醒年代》呈现的那样,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边嚼着辣子,一边研读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书籍……”9月4日,“95后”讲解员谢尹楠正带领观众参观第二阅览室。

谢尹楠从纪念馆筹建开始便参与讲解工作,除熟练背诵数万字讲解词外,她还阅读了大量党史书籍。2021年,谢尹楠在北大红楼正式对外开放之际为中央领导人进行讲解,充分展示出一名青年党员的风采。

为提升讲解服务的质量,纪念馆建立了业务人员讲解培训考核机制,不断加强全馆各部门人员的业务本领和历史领悟力。文保部的赵玥欣是最先通过讲解考核的职员之一。在讲解接待的过程中,赵玥欣发挥文物征集与保管的专业优势,将每一件藏品的征集细节和背后的故事融入讲解,广受观众好评。

纪念馆始终将做好社会教育各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先后推出线上展览、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七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并深耕“北大红楼读书会”“北大红楼大讲堂”系列社教活动红色品牌,不断扩大社会教育影响力。

开馆两年来,纪念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北大红楼红色资源,如今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公认的党史学习教育实景课堂和红色旅游热门打卡地。“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学术强馆,打造开放的学术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红楼相关的人物、事件、思想的研究;坚持社教兴馆,让更多人体味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使命,激励人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杨家毅表示。

猜你喜欢

红楼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萧军纪念馆
李大钊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