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专业群的“群效应”重在常态化运行

2023-10-29崔志钰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0期
关键词:产业群实体化产教

■崔志钰

随着区域企业集聚化、要素集约化、产业集群化的深度演进,区域产业格局呈现全方位集群式发展态势。围绕区域产业链或产业集群,遵循产业逻辑、职业岗位逻辑等组建专业群成为职业教育推进专业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职业院校创建成不同层级、不同称号的专业群后,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不少专业群建设并没有如预期般轰轰烈烈,而是呈现出人意料的“寂静”,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群效应”并不彰显——虽然相关专业组合到一起,但彼此影响不深,整体建设水平没有明显提高,没有实现“1+1>2”的效果。

专业建设围绕产业发展而展开,专业群的“群效应”与产业群的“群效应”相呼应。随着产业群愈发成熟,专业群的创建日益普遍。现阶段,不少专业群建设已经完成了组建或创建,但真正要发挥专业群的作用还不能止步于此。名称的改变、组织的重构、设施设备的补充只是为专业群建设的准备,只有将专业群的建设重点放在专业群的日常运行上,在专业群日常运行中实现群内各类资源优化整合、校企之间密切协同优势互补,才能真正推动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全方位对接,落地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带动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更进一步的,专业群的日常运行不能以组建时的课程体系与人培方案为固定的标准,课程体系与人培方案需要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作出适时的动态调整。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专业群建设中的日常推进和动态调整又面临天生的缺陷。作为一个非实体化的组织机构,专业群缺乏完整的组织架构和完备的运行机制,缺乏必要的建设标准和责任体系,实际上并不具备常态化运行的基础条件。专业群要实现常态化运行,需要赋予专业群以现实的载体或依附,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以专业群为基础联合行业企业等市场主体组建实体化的组织机构,如产业学院、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这种实体化的组织机构可以是法人实体,也可以是非法人实体,也就是让专业群依托实体化的组织机构实现常态化运行。

专业群建设不能止于组建,也不能满足于创建立项,建设始终是过程性的工作,过程性工作的品质取决于日常运行的品质。关注专业群的日常运行,不断优化专业群的日常运行状态,在日常运行中不断释放“群效应”,才是专业群建设的意义旨归。

猜你喜欢

产业群实体化产教
技工院校专业群构建逻辑原则研究与实践
宿迁宿城区推进乡镇安委办(消委办)实体化运作 落实基层监管责任
徐州市推进网格“实体化”布密风险“感应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复杂网络视角下产业群治理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产业群的江苏高职重点专业群发展研究
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问题及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