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思维转变研究

2023-10-29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选题受众

李 璇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总台)

融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通过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全新媒体形态[1]。在这种样态下,各类媒体在人力、内容、渠道等方面逐渐融合发展,呈现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渠道互融”的媒体发展局面[2]。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融媒体带来的这种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中,机遇在于媒体的深度融合拓宽了新闻资源获取渠道,提高了电视新闻素材加工处理的技术水平;挑战在于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以及受众新闻阅读兴趣的改变,增加了电视新闻素材加工处理时的思维挑战,需要通过持续转变新闻编辑思维来适应形势变化[3]。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工作环境,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思维,以更好地开展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1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思维受到的影响

1.1 选题思维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选题思维实现了由被动选题向主动选题的转变。传统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多是按照上级部门的统筹安排开展相应的选题工作,选题比较被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的来源越来越多,电视新闻编辑除了按照上级部门的统筹安排开展相应的选题工作外,还可以结合时下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进行主动选题,选题思维相对比较主动[4]。例如,一些电视新闻编辑会通过主动搜索微博热搜榜中的热门事件,以特定的热点为参照进行具体的选题。

1.2 个性思维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个性化思维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传统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开展内容加工和新闻发布,体现自己个性化思维的内容比较少。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虽然同样是按照相应的标准开展工作,但在内容加工环节,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融入一些个性化思维,突出新闻编辑作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以丰富新闻内容,提高新闻的影响力[5]。

1.3 内容思维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在新闻内容构思方面面临的要求明显提高。传统媒体背景下,受众只能在特定时间锁定特定新闻栏目收听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编辑只需要对获取的新闻素材进行编辑处理即可形成新闻稿件,内容构思相对简单。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受到了互联网媒体的冲击,受众对电视新闻的依赖度也明显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新闻编辑除了结合电视新闻素材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构思具体的新闻内容外,还要根据受众的新闻视听体验特点,认真思考如何将原本琐碎、孤立的新闻素材整合成为能够给受众带来新的新闻视听感受的内容[6]。例如,在众多媒体均报道北京冬奥会相关新闻的情况下,电视新闻编辑就需要从如何找到其他媒体没有捕捉到且容易吸引受众眼球的内容入手,进行深入的构思。

1.4 角色思维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所扮演的角色从新闻生产者、传播者“双重”角色转变为新闻生产者、传播者、接收者“三重”角色。传统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只是承担电视新闻内容的生产工作,虽然也会在工作中获知相关的新闻内容,但有别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内容接收者。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不仅承担电视新闻内容的生产,还通过其他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获取相应的新闻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其扮演的是新闻接收者的角色[7]。例如,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多电视新闻编辑会通过阅读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获取一些新闻资讯。在这种角色变化的影响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角色思维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即由“双重”角色思维拓展为“三重”角色思维。

2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思维转变的意义

融媒体时代,思维观念是衡量电视新闻编辑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电视新闻编辑个人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思维转变的现实意义。

2.1 适应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求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要借助各种工具和方法,获取和分析受众的需求信息,提高新闻素材加工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要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持续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并积极掌握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在平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这些行动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思维作为引领。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电视新闻编辑通过转变自己的思维,可以更快洞察到自己面临的工作要求,并通过调整自己的思想、心态、行为来积极适应这些要求,确保自身新闻编辑能力的持续提高[8]。

2.2 拓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视野

电视新闻编辑对电视新闻素材的加工处理往往会按照特定的主题和方向展开,而这里的主题和方向的确定会受到编辑个人的工作视野的影响。通过转变自己的思维,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来审视同一则电视新闻素材的加工处理方式和结果,进而产生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案,实现多元化的电视新闻编辑效果[9]。例如,在“三重”角色思维下,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可以以生产者、传播者的身份构思新闻素材的加工外,还可以以新闻接收者的身份审视不同新闻素材加工处理后的结果,进而确定最佳的电视新闻素材处理方式。

2.3 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效率

正如上文分析中提到的,虽然电视新闻编辑是按照明确的制度和规则开展具体的工作,但在工作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而不同工作方式对应的工作效率往往会有明显的差异。以视频剪辑为例,如果编辑使用传统的剪辑工具,可能需要数个小时才能完成整个素材的加工,而使用智能化的剪辑工具,可能在1个小时内就完成同样素材的加工。而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只有在电视新闻编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智能化剪辑工具的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据此可以看出,电视新闻编辑思维的转变,可以促使电视新闻编辑接触和掌握一些高效的工作方式,进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3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思维转变的策略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思维的转变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从思想、知识和行为等多个维度同时入手,循序渐进。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转变自己的思维。

3.1 注意角色转换,提升服务思维

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取新闻内容的渠道更加多元。并且,受众作为新闻内容的接收者,其在渠道选择方面也有自己明显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10]。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电视新闻编辑不积极调整思维,主动适应受众需求,则很难实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目标。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在充分认识到融媒体时代自身角色发生变化这一事实的基础上,积极转换自己的角色,以服务思维来提升自己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能力和效果。

首先,多渠道接触受众,了解他们的新闻需求。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除了通过电视新闻节目与受众接触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在平时的工作中,电视新闻编辑要主动利用这些渠道,与受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了解受众在电视新闻方面的真正需求[11]。例如,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主动在留言区回应受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发表的相关看法。当然,电视新闻编辑也可以“走出去”,到线下与受众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了解受众获取新闻内容的主要方式,掌握电视新闻在这些方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次,聚焦关键需求,强化服务意识。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多渠道获取受众新闻需求只是提升服务思维的第一步,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要响应受众的需求,使受众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已经被媒体和编辑所注意到,进而增强其服务体验。在这方面,电视新闻编辑就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对获取的受众需求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从中掌握受众共性的需求,将其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点[12]。例如,在加工处理本市即将举行的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内容时,除了明确赛事的名称、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外,还可以对比赛地点的交通、天气、具体赛事流程安排等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展示,使那些有兴趣到现场观看比赛的受众能够获取更多的实用性信息。

3.2 开展对标学习,增强内容思维

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这种局面虽然加大了自身的工作压力与挑战,但也为通过学习他人的新思想、新方法,增强自己的内容思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平时的工作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按照对标学习的方式,积极向同行业的优秀新闻编辑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的内容思维。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从两个方向寻找学习标杆:一是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中国新闻奖是每年评选一次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自1990年以来,该项活动评选出了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这些获奖新闻作品是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或者团队体现自身实力的优秀作品,其中包含大量值得电视新闻编辑挖掘和学习的内容。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要从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整理出对自身思维转变和创新有价值的内容,将其作为学习的重点素材[13]。二是其他媒体中关注度比较高的新闻作品。这里的“其他媒体”既包括其他电视媒体,也包括其他非电视类媒体。在平时的工作中,电视新闻编辑要形成一种对比思维,即通过对比不同的新闻编辑方式和结果来选择更合适的电视新闻编辑方法。以扬州大运河类新闻素材的加工为例,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中搜索与扬州大运河相关的新闻报道,对这些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比,从中找出各类媒体普遍报道的视角和方式,为自己的新闻素材加工提供相应的参考。

3.3 融入现实生活,培养选题思维

选题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电视新闻编辑普遍会面临一种工作困境,即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确定的选题,最终却并没有赢得受众的广泛关注。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电视新闻编辑本人在选题过程中过多地考虑了“新闻”而忽视了“生活”。受众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接收电视新闻内容的,其对电视新闻内容的关注点往往比较小[14]。针对这种情况,电视新闻编辑就需要通过融入现实生活的方式,来培养自己“小而精”的选题思维。例如,在开展学校门前交通拥堵方面的新闻选题时,电视新闻编辑就可以从家长的角度将学校门前的交通拥堵情况作为选题,这种选题方式既保证了选题结果与受众尤其是家长群体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内容契合,又增强了选题的实用性,使受众最终能够感受到电视新闻内容是围绕自己的日常生活展开报道的。同时,电视新闻编辑要注意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生活,借助现实生活经历的丰富,来加深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会,进而丰富自己的选题思维。例如,电视新闻编辑可以深度参与一些大众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捕捉受众喜爱、关切的内容,以此丰富自己的选题思维[15]。当然,在平时的工作中,电视新闻编辑也要与其他编辑就选题方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通过彼此生活经验的分享来拓宽选题思维。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选题思维、个性化思维、内容思维和角色思维均发生了变化。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除了深刻、系统地理解这些变化外,还要充分认识到思维转变对自身适应工作要求、拓宽工作视野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要在工作中注意尝试转化自己的角色,提升服务性思维;通过寻找和确定学习标杆,增强内容性思维;通过融入现实生活,培养自己的选题思维,使自己在思维方面紧跟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开展的实际。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选题受众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