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影像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2023-10-29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数字影像受众数字

罗 梦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影像艺术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影像的出现丰富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转变了影像的创作观念,形成了新的影像生成方式,已然成为当代艺术品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的加持,丰富了人们的感官体验,革新了影像艺术的反馈形式,拓宽了受众的审美领域,重塑了数字影像艺术的审美特性。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与逻辑,数字影像艺术形成了区别于以往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美对象的奇观性;二是审美需求的世俗性和沉浸性;三是审美行为的消费性。

1 审美对象的奇观性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影像艺术形态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视觉奇观的扩张。数字技术的介入,彻底打破了艺术与技术、现实与虚拟、再现与表现之间的界限,虚拟的媒介影像逐渐取代了人们直接的生活体验,审美对象的奇观化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猎奇心理。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者们提供了极大的创造空间,各种各样逼真的奇观景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给人们带来了陌生与新奇的体验,不断拓宽了人们的期待视野,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1.1 视觉奇观化

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中提出:“长期以来,电影都是奇观的滋生地。”[1]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得到了普及,人们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影像特效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以新好莱坞电影为例,该系列电影创作者在创作时力求在传统类型框架上加入高科技领域的成果,主张营造当代电影的视听奇观,《大白鲨》《星球大战》等电影都对后续数字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后的大部分影像作品都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了视觉奇观。另外,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和飞速发展的媒介技术也加速了视觉审美奇观化的进程,刺激的视觉效果和新奇的情感体验给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审美对象的奇观化已然成为受众观影的审美趋向。

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影像艺术实现了多角度的视觉呈现效果,打造了超现实的动作、身体、场景等影像奇观。动作奇观是“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场面和过程”[2],如漫威系列英雄电影,每一个打斗场面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动作奇观所展现的刺激和夸张已经远远超出了情节本身和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如《雷神》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高举锤子引雷的动作。身体奇观更是当代数字影像创作的审美趋势。例如,在真人版电影《攻壳机动队》中,义体生化人素子拥有近乎完美的“身体”,符合人们心中“仿生人”的概念,而且片头出现的骨架模型也是1∶1复制了演员斯嘉丽的身材,目的是让其尽可能地真实。在治疗修复素子身体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其骨骼、血管、肌肉等身体组织,给予了受众极其真实且震撼的奇观体验。数字影像中的场景奇观是“超真实”的影像奇观,利用数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影片所需要的场景效果,并以此给受众带来沉浸式的视觉效果。例如,《阿凡达》电影中哈利路亚山、发光森林、星球天体等诸多真实却又梦幻的场景,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该场景的好奇、期待与想象。

但是,一味地追求奇观化的视觉快感必然会使影像丧失生命力,引发受众审美疲劳,最终沦为一种华丽的装饰。因此,数字影像艺术在追求视觉奇观化的同时不能摒弃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文情怀,要注重内容的表达,满足受众的感官需求,使受众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这才是数字影像艺术的正确发展之路。

1.2 感官惊喜:虚构的真实

视觉奇观的效果是由偏离受众日常审美经验的“新奇影像”带来的,只有对影像作出适当的陌生化处理才能使观众得到出乎意料的惊喜体验。这种陌生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虚拟世界的创造,主要体现在空间画面设计方面。在这一点上,“场景奇观”无疑是最好的证明。现代计算机动画(Computer Graphics, CG)技术与电影相结合,给受众创造了一个可信的视觉世界[3],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会怀疑这种“虚构世界”的真实性,一是因为陌生化的场景奇观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和视觉需求,二是因为数字技术使“虚构世界”达到了一种极其的真实,这种极其的真实也是数字时代影像陌生化的一种体现。但是,离间审美认知的陌生化处理并不等同于使受众的认知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状态,因为纯粹意义上的虚构是不存在的,如《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是以张家界的“南天一柱”为原型,《侏罗纪世界》也是基于一定的客观历史与自然科学对恐龙世界进行适当的陌生化处理,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又能给予受众意料之外的“奇观惊喜”。

另一方面则是数字影像的写意化处理。通过写意性的镜头来表达创作者的主观理念,区别于传统影像的单调感,创作者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创造出新的美感体验,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其关注画面形式内涵的意义。例如,在电影《影》中的境州巷战片段中,为了凸显水墨画的特点和东方写意的氛围感,创作者运用数字绘景建造场景,利用CG技术和数字替身技术刻画了死士和沛伞旋转的“阴阳美学”场面,通过数字特效制作出了写意画面来引导受众关注,并尝试阐释其内在含义。

由此可见,数字影像的艺术造型最终结果都是对受众的认知进行适当的陌生化处理,模糊现实与虚拟、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界限,给受众带来惊喜体验。

2 审美需求的世俗性与沉浸性

数字时代背景下,当代主流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以视听为主的世俗化审美范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世主义的滋生等,受众对影像的审美需求逐渐世俗化。世俗化的审美需求使影像艺术的“奇观化”被扩大,从视觉刺激转变为感官和具身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也满足了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下的心理需求。同时,数字技术的加持革新了影像艺术的反馈形式,受众可以全程并实时参与影像创作、传播到消费的全过程,强大的科技丰富了受众的审美形式,给受众带来了一种新的情感沟通与体验方式。

2.1 精神需求的世俗性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艺术逐渐在向世俗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大众的艺术审美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大众文学的世俗化是对自古至今通俗文学等娱乐形式改造的必然结果。”[4]

数字影像艺术区别于民间文化而存在,它在内容选择上会充分考虑大众的诉求,这一点从数字电影的商业化程度远远高于传统电影就能体现出来。消费社会背景下,艺术成为商品被出售,受众通过消费来获得身心愉悦和放松,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不再是高雅、崇高的艺术,而是那些通俗易懂、新奇刺激、具有观赏性且能带来感官愉悦的艺术作品,这类艺术作品具有满足大众精神宣泄和娱乐解压的狂欢特质。

艺术与商业的融合使电影逐渐向世俗化、娱乐化方向发展,如陆川导演的《寻枪》与《九层妖塔》对比,后者明显开始注重受众的世俗性审美需求。数字时代,创作者们非常重视受众对于影像作品的需求与反馈,导致影像艺术逐渐走向了世俗化的审美范式。

2.2 感官体验的沉浸性

数字技术的加持使影像给受众带来的“逼真体验”变得比以往更具有“迷惑性”,影像中的虚拟世界给观众建构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场域,受众在这个场域中获得了忘我的、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感官沉浸是视觉奇观化的进一步深入,受众不仅可以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还可以充分调动听觉、嗅觉、触觉等其他感官,从多层面接收信息,从而获得沉浸式的审美状态。例如,4D影院中,椅子可以摇晃,还可以向周围喷洒雾气、水珠等,8D电影使受众还可以摸、闻、动,从静态的观赏变成动态的参与,让受众在感知视听刺激的同时感受知觉与身体共振,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在观看虚拟现实全景电影HELP,观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更换视角、位置等,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感官来接收各种信息,获得一种沉浸式的具身观看体验。

数字影像艺术还追求技术与内容的合二为一,通过提供沉浸式体验来实现受众的心理移情。例如,《阿凡达2:水之道》采用3D立体相机拍摄,利用分光镜来捕捉左右眼不同的画面,应用运动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从而让受众更专注于影像作品的细微之处。为了给观众提供更好的沉浸式观影体验,制作人员在制作该电影时还采用动态帧率,在拍摄水下等场景时采用高帧率,使画面更加流畅,在拍摄其他场景时则恢复24帧来凸显电影感。技术的加持能够给予受众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受众与影像角色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受众能够全身心地沉浸于影像故事里,产生情感共鸣[5]。

2.3 反馈形式的交互性

区别于传统影像的交互审美,数字影像的交互性具有强科技性。交互的是受众参与影像创作、传播、欣赏的整个审美活动,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技术的加持革新了影像艺术的反馈形式,受众可以全程并实时参与影像创作、传播及消费的全过程,突破了长久以来单一被动的审美形式,这种交互性在很多数字影像艺术形态中都有所体现,如交互电影、游戏电影等。

首先,数字影像艺术的交互性使受众可以自由且公平地参与其中,这种自由的审美状态也是数字影像所特有的反馈形式。例如,受众可以通过发弹幕来对影像作品进行实时的审美反馈,不再有精英和大众的区别,参与者不论身份和地位,不论时间和空间,可以通过自由地表达想法进行互动反馈,创作者也能第一时间收到受众的反馈,从而创作出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影像作品。

其次,与传统影像的单向传播相比,数字影像的交互性尤为凸显,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影像作品的制作中来,对作品的实时反馈延伸为“修改和打造”作品,这样能够使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体现出去中心化的交互性特征。例如,在交互电影《复体》中,故事的走向取决于观众的选择,不同的选项会触发不同的剧情走向和结局,受众变为创作者,原有的“创作者-作品-受众”的审美接受体系被打破,体现出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的去中心化交互性特征。

3 审美行为的消费性

传统影像艺术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视觉艺术对象,能够被人们反复欣赏品味、琢磨剖析,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都体现了传统艺术作品审美行为的“仪式感”。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后工业社会的核心表现之一就是审美行为具有消费性,艺术成为可以被消费的对象,影像艺术开始迎合受众在视听方面的消费需求。在数字影像艺术方面,这种消费性就体现为对符号的追捧和对欲望的宣泄。

一方面,数字影像艺术的内在逻辑是消费。受众获得影像审美体验的前提是对其进行消费,而这种消费更注重的是其符号价值。人们通过消费使数字影像作品成为符号商品,进而体现审美消费的价值。正是因为审美行为具有消费性,票房和收视率成为影视艺术作品生产的动力来源,观众的喜好变得尤为重要。例如,《阿凡达2:水之道》上映不到一个月就突破全球票房15亿美元,成为2022年单片全球票房年度冠军。再例如,数字影像作品的周边衍生品的受欢迎程度,电影相关的手办、玩具、饰品等商品的畅销,可见受众对数字影像符号内容的追捧逐渐具有了意识形态的效果,成为一种消费者“不自觉”的诉求。

另一方面,消费者需要什么,其注意力也就容易倾向什么[6],也就是说受众的心理诉求决定着他们会被什么所吸引。对于数字影像来说,“情怀体验”能很好地表现受众对影像作品的心理诉求,这可以说是审美欲望消费的一种体现。例如,对于系列电影《X战警》《金刚狼》等,受众会把等待更新下一部的现象转化为一种“情怀体验”,而系列作品会拉长受众对作品本身的期待时间,产生持续为系列影像作品买单的行为。截至2022年底,暂列猫眼平台“想看”历史的前三名分别是《唐人街探案3》《复仇者联盟4》《爱情公寓》,其中《唐人街探案3》距上一部上映前后有长达一年多的间隔,使其“想看”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对于这些数字影像系列电影而言,观众满足欲望消费审美的途径正是这种连续性的消费体验。

数字影像艺术在被商业化的过程中离不开受众消费性审美行为的参与。无论是对符号的追捧还是对欲望的宣泄,审美文化已经和消费文化密不可分,数字影像艺术的审美性和消费性已经转变成互逆共生的状态。

4 结语

数字影像艺术通过对视觉元素的重组再造,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观场面,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的精神需求和消费欲望。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受众的审美体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成为重塑影像艺术审美特征的关键,但要避免过度追求“炫技”。需要注意的是,从奇观化到价值追求,数字影像作品不能一味地追求世俗化和娱乐性,忽略作品本身应该蕴藏的深厚的审美价值,因为人文精神是数字化的灵魂所在。

猜你喜欢

数字影像受众数字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数字影像技术对摄影专业教学和创作思维的影响
浅谈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
江西省数字影像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