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媒体融合路径探究

2023-10-29潘明路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5期
关键词:融合

潘明路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媒体融合”是我国媒体发展历程上的“关键词”与“主旋律”,在当前互联网逐步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推广应用下,媒体传播形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等逐一诞生。“融媒体”是指将包括新媒体、传统媒体及自媒体在内的多种媒体互相融合,以达到取长补短并发挥出各自价值的运营理念。高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时期探究高校媒体融合路径也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手段,意义深远。

1 媒体融合概念的界定

媒介和媒体的概念有本质的差异,媒介指信息传播的载体,而媒体则包括媒介和内容体系等内容,它涉及内容更多、层次更深。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而媒体融合是媒体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2000年,美国成立了坦帕新闻中心,该举措被称为是典型的“媒介融合实验”,助力于后续媒体融合的发展。近年来,媒体融合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且我国政府也开始加大力度来促进媒体融合,以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例如: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便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作出了部署安排。总之,媒体融合发展符合信息传播的客观需求,虽然其发展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但也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人们加强关注。

2 高校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第一,高校媒体融合是做好新形势下思想宣传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2]。高校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必须重视校园媒体融合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利用它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宣传,促进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第二,高校媒体融合是媒体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中的广播站、校园报都是较传统的媒体形式,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其不足在于制作周期长、覆盖面窄,且相互缺乏联动。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媒体融合也成为高校媒体建设的必然选择,成为高校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第三,高校媒体融合是高校育人现实需要和有效手段。例如,媒体融合能为高校育人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高校教师可借助媒体融合的方式来弘扬大学精神与文化,通过正面宣传来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3 高校媒体融合现状

首先,大多数的高校管理者都非常重视高校媒体融合,也希望透过媒体融合来抢占育人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从高校媒体融合的优势上分析,高校具备的资源较为充足,且并不会像社会媒体需要考虑如何盈利。但在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下,当前仍然有部分高校的管理者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媒体融合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媒体融合的实践效果不理想。

其次,缺乏顺应时代的融合保障机制。受到传统因素影响,当前部分高校媒体呈现出松散联合状态,媒体融合陷入僵局。还有部分高校虽然加大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力度,如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但缺乏相关的保障机制,动力不足,也可能阻碍到高校媒体融合发展[3]。

再次,缺乏媒体融合专业人才。人才是任何领域都不可缺失的重要资源,同样在高校媒体融合中也需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来发挥支撑作用。但当前一些高校负责新闻宣传的人员的专业素养还稍显不足,特别是新媒体使用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不足。部分人员不了解高校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和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等,仍然采取旧思路、旧方法来进行新闻传播工作,导致传播的效率低下。

最后,资金支持力度不大及技术投入不足也导致高校媒体融合平台的建设进程缓慢,难以在预期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媒体融合状态。

4 高校媒体融合的可行路径

4.1 积极构建新型媒体宣传组织

高校媒体融合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有组织保障。通过建立适应高校发展的新型宣传组织架构,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媒体资源的整合,促进融媒体建设。高校要发挥校内新闻中心等平台的优势,以促进高校媒体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促进媒体融合。在此过程中,高校的宣传部门一方面要做好新型宣传组织架构设置与运行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围绕高校媒体融合现状来进行相关的职责分工,从而有效推动媒体融合进程,形成高校宣传工作校内外结合与媒体融合的新局面。高校新闻中心可率先建设完善总编室并使其发挥出引导作用,同时在新闻中心内再设置多个部门,如采访部门、编辑部门、技术部门、新媒体部门、外联部门,等等。各个部门要自觉肩负高校媒体融合的重大使命,各司其职。具体来讲,总编室属于高校新闻中心的核心引导部门,它主要起到引导与统筹作用,同时要努力搭建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积极引导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总编室要负责对高校内外的相关新闻信息进行分析、采编、搜集整合,为高校媒体宣传提供充足素材[4]。采访部门主要负责信息的采集,来为高校不同媒体平台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为媒体融合发展打好基础。编辑部则需要结合总编室的策划要求将采访得到的信息加以编辑整理,获得新闻通稿的基本内容。技术部门主要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如高校媒体平台的建设、维护与运营。新媒体部门则主要负责新媒体的建设、发布工作。外联部门主要负责和校外的媒体机构搭建联络并开展合作,辅助推动高校媒体融合进程。

4.2 建立健全高校媒体融合管理机制

高校媒体融合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做到管理融合。通过建立健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管理机制,能更有效地促进校园媒体融合。首先,高校内要组建融媒体中心,且该中心的管理模式要新颖,不可继续采用以往校园媒体的独立运行模式。新时期,高校要采取“统一筹划、统一采集、分别制作”的媒体融合管理模式,确保管理模式适应高校建设发展。高校具体还可参考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厨房”运行机制,实施扁平化统筹管理。其次,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与相关制度建设。定期在校内开展关于年度、季度、月度的宣传策划会议,围绕高校当前的发展状况、教育现状等内容制定并优化管理制度,同时还要了解上级部门、社会媒体、学校党政等方面的信息,并在年初确定好宣传的选题。确定选题后,高校媒体中心要明确带头负责的校园媒体,并制订科学的宣传计划。除此之外,在进行宣传策划后,还要每周召开编前会,由高校融媒体中心的负责人明确此次宣传工作的主题采集、编写、后期制作等工作,进行人员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5]。随后,负责采编的人员要积极探索出适合互联网生态的采编架构,并做好与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协同互助,实现信息发布的共享融通。最后,则是要健全当前高校媒体的岗位设置。以往高校的岗位设置不符合媒体融合的要求与现状,新时期高校可采取“采集编写一体化”“岗位轮换”等模式,全面搜集整理高校媒体的资源,确保人力、物力等资源均能提供强大助力来促进高校的媒体融合。

4.3 打造、优化高校媒体融合传播平台

高校媒体融合需要有传播平台来发挥出载体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媒体的融合不是简单地进行结合,也并非是消除差异,而是要重新做好定位并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打造出立体化、现代化的传播平台。基于此,高校可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在校内成立新闻通讯社。高校可结合现有的资源,成立校级层面上的通讯社,并尽力地整合来自互联网、校园报纸、校园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上的资源。深入调研师生等受众的需求,尽可能地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可结合“三微两端”(微信、微博、微视频、网页端、客户端)这一抓手,用新媒体来打通信息传播的渠道,便于受众更快速、更简便地获取信息。第二,要转变思维,建设校园媒体联盟等平台。通过建设此平台,促进高校内部各媒体间的联通和互动,使其发挥出协同作用。高校媒体融合管理者要树立起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努力为不同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第三,高校媒体可与社会媒体搭建合作的平台,以共建栏目、技术合作等方式来促进高校与社会媒体的联系。

4.4 根据用户的需求生产丰富的内容

高校媒体融合目标除了要促进校园建设与发展外,还要予以用户更深刻的体验。首先,高校媒体在融合时要关注用户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高校环境内的师生,尤其是大学生对各种新兴媒体的技术研究兴趣较浓厚,对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也比其他的群体更依赖。高校媒体的用户主要是师生,因此要围绕师生的需求和体验来进行内容的优化,确保所生产的内容丰富、新颖,能获得师生的青睐。高校媒体如校园报、广播站等必须做好内容上的设计规划,明确内容的侧重点和先后顺序,确保制作出的内容具有独特的风格,能吸引师生的关注。其次,高校必须坚持产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精神的高品质有内涵的内容,以获得用户的认可[6]。最后,则是高校媒体在融合中必须考虑到新时代的传播特点,在内容上尽可能地考虑大众的多面需求,保证多元化和丰富性,不可千篇一律。此外,高校媒体可借助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统计分析师生对传播内容的需求,并精心制作、精确推送。

4.5 大力培养高校媒体专业人才队伍

高校媒体融合中当然不可缺少专业人才。诚如上文所述,专业的媒体人才是高校媒体融合的强大保障,也是媒体融合是否能成功的关键要素。培养高校媒体专业人才队伍前需要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素养。高校媒体融合中需要的专业人才除了具备新闻素养、坚定的政治素养外,还需要熟悉各种新媒体传播技巧,能适应社会及市场的要求。首先,高校可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关于媒体融合的课程,教师可结合各类热门的传媒作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媒体融合的兴趣,并在课堂上积极展开交流。其次,高校还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媒体融合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尝试着用专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高校还可创设固定社群等互动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相互交流关于媒体融合的意见,也可围绕所创作的作品相互探讨。通过这些措施,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媒体技术的运用方式。再次,高校还可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媒体机构内部开展实践活动,积累媒体实习经验,从而成为合格的媒体人才。最后,高校要在目前的人员结构中加大对外部人才的引用,利用适当的薪酬等方式吸引人才的注意,同时还要给予人才一定的晋升空间,尽可能在岗位晋升、职称评聘上提供支持,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为现阶段在岗的人员提供与新媒体传播知识相关的系统化培训,使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此外,高校应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校内师生组建记者团队来传播高校的文化特色,鼓励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媒体融合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还可聘请社会媒体、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进行指导。

5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高校媒体融合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高校可根据自身媒体融合现状,在新时期从宣传组织、管理机制、传播平台、媒体内容、媒体专业人才等多个角度出发,探寻可行的路径。媒体融合是新时代的新趋势,高校管理者要结合实际,紧扣时代脉搏,“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媒体融合策略,并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来努力打造出协同高效、结构科学、资源集约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