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发展现状和路径

2023-10-29欧阳宇光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受众群众传统

欧阳宇光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传统文化是我国5 000年发展历史的智慧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人文特点、艺术形式、文化知识,还有地域特色等多项内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能够有效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良好的传承。对于我国人民群众来说,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阅览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增强我国民众的文化自信心,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1 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意义

1.1 推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

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丰富,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能够有效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传统文化内容传播能够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对当下人民群众的道德行为进行约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涵养与文化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意识到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提高了对教育行业与文化传播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传播的行为中来。现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变得更加广阔,能够通过各大媒体渠道进行传播,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闲暇的时候了解传统文化信息,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1]。

1.2 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的提高是国家团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文化中涵盖的思想内容能够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人民群众了解到团结、爱党、爱国的重要性,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这说明古人也认为集体荣誉感是救国救民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优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思想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法家思想中的“尚同”以及儒家思想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说明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将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传播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的团体意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古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受到这份情怀的感染,人民群众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提升。

1.3 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通信技术都得到了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众应用现代化的方式接收信息。倘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依旧局限于刻板、传统的渠道,则会限制传统文化的传播,在群众无法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状况下,自然无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传播能够有效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群众能够随时随地观看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在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时,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持续下去[2]。

2 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现状

2.1 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缺乏深度

在我国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传播的背景下,有很多现代媒体都参与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中,制作了电视节目、网络节目等。但是,部分节目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存在文化传播缺乏深度的问题,对文化的解读与应用过于表面化,不利于大众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并且,部分节目主持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足,会出现言论不当的状况,不仅难以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还会降低大众对传播媒体的信任度。自从《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等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参与到了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中,让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广阔。但是有部分媒体在制作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只考虑到了节目能够带来的流量,一味对成功的电视节目进行模仿,缺少创新特点。另外,还有部分传播媒体在制作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文化解读过于浅显,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这种缺乏深度的传统文化传播无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2.2 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效率低

在新时代,能够明显感觉到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群众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与方式来接收传统文化,但根据实际传播情况来看,依旧存在着传播效率较低的问题。

首先,从社会文化组织角度上来说,社会文化组织包括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根据这些文化组织的日常经营状况可以了解到,其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线下讲座、线下活动等形式,只是将现代传播技术应用到了活动的宣传中,内容传播上依旧存在着缺少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问题[3]。另外,大部分地区的社会文化组织没有与媒体进行密切合作,限制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范围与传播效率,让本具有传统文化传播优势的文化组织出现了“传播难”的状况。

其次,从传统媒体的角度上来说,部分传统媒体也会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制作传播节目或宣传教育片,但存在着受众群体规划不清晰的问题,在制作传统文化传播节目的时候没有依照传统文化的类型、难度对受众进行精细划分,将受众群体设定为所有人民群众。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其想要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差异,根据自身文化基础的不同,也会有不同文化难度的需求,统一化的传播削弱了部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影响了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效率。

2.3 信息传播市场竞争力加大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门槛低的特性,每一位注册新媒体平台的用户都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资讯,这也让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量不断增大,即使传统文化通过现代传播途径在新媒体平台中得到良好的传播,也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筛选上的难题,并不是所有的群众都具有信息筛选的能力,其会受到其他信息的影响,出现对传统文化信息的错误判断,不利于群众对传统文化信息的正确理解。除此之外,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也让地域距离的限制被打破,大众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的信息与资讯不仅涉及周边地区,还有其他国家、其他地域的文化内容,多样化的文化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播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有很多人民群众对外来文化有较高的了解兴趣,对传统文化缺乏关注,影响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4]。

2.4 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缺乏创新

新时代,受众的审美与信息接收习惯会发生变化,传播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对传播形式进行创新,但是,部分媒体存在着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传播形式过于单一,容易引发大众的审美疲劳,造成大众对传播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忽视或反感。许多传播媒体与社会文化组织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都会积极拓展现代化传播渠道,但是在实际传播的过程中形式单一的问题会大大削弱受众的观看欲望,媒体市场中存在的传统文化信息大都以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存在,图片与文字能够给予受众的视觉冲击力较弱,难以快速吸引受众的关注;而视频的时长短则1小时,长则3小时,不符合当下受众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习惯。另外,在3D视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视觉冲击力强的视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进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依旧以2D的形式存在,缺少感官冲击力和吸引力。

3 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发展路径

3.1 丰富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手段

在现代化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来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考虑到当下大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适宜的创新与改革,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效果。

3.1.1 拓展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渠道

在信息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传播媒体可以搭建数字化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通过数字化渠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其中包括应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等数字化平台。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制作相应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在进行数字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人员需要考虑到平台原有受众的接收喜好,根据平台的要求对内容进行重整,比如微博更加适应“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部分内容可以应用视频进行传播;微信公众号与H5共用可以打造更加精美的板块,让受众的观看欲望更加强烈[5]。

3.1.2 丰富传统文化现代传播形式

在新媒体技术诞生之前,传统文化只能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灵活的展示。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传播者可以通过拍摄传统文化活动线下表演视频并上传的方式,丰富大数据库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让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还可以应用PR、PS等图像、视频处理软件,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图片、视频进行特效处理,让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内容具备更强的视觉冲击力。现如今,短视频平台中有许多“热门”剪辑方式,传播者也可以用“剪映”等剪辑软件中的视频模板,插入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与用户喜爱的视频形式进行有机融合,给予受众更加强烈的感官冲击。

3.1.3 进行短视频化的传统文化传播

短视频是现如今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传播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短视频进行关联能够满足大众的碎片化观看需求。目前,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都有着较多的用户量,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用户都是通过短视频平台来获取日常需要的信息、资讯。究其原因,在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年轻受众群体很少能够拿出较长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能够将节目内容进行精简化剪辑,让受众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关键信息,实现传统文化的碎片化传播,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学习传统文化的实际需求。

3.1.4 优化传统文化现代传播内容

无论是广播媒体、电视媒体还是新媒体,在抢占传统文化传播市场的过程中都需要注重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优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保障传统文化传播信息的正确性,让受众能够通过媒体了解到真实、深度的传统文化。

首先,媒体人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再三核验,传统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传承,媒体人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根源、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最贴合实际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播,避免传播过程中引发歧义。其次,增强传统文化现代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在保障传统文化具备真实性、正确性的前提下,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流行元素、趣味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比如抖音短视频博主“垫底辣孩”,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下流行的“变装”元素进行融合,吸引了大批量的粉丝,也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融合流行元素、趣味元素能够在增强传统文化表现力的同时,提高传统文化传播的趣味性,让传统文化具备更强的吸引力,给予受众完全不同的文化接收体验,提高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了解欲望。

3.2 开发系列化的传统文化产业链

在当下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不能局限于社会文化组织组建的线下活动或线下表演,还需要积极拓展现代传播渠道,将数字化平台进行充分应用,加强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之间的联系。可通过创意研发路径完善传统文化的产业链,让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多样化的载体进行传播,丰富大众了解、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让传统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眼前。

3.2.1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发实体物品产业

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能够有效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也能够提升传统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让大众在采购自身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物品时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与创意传播。比如《上新了故宫》是一档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其不仅能够运用电视媒体、新媒体等多样化的媒介渠道进行传播,还打造出了有创意、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在折扇、服装、生活用品上都添加了故宫元素。并且,运用“将故宫文化带回家”的销售宣传语,展示了传统文化与实体产业之间的联系,创新了大众接收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拓宽了文化产业,提升了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效果[6]。

3.2.2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发数字产品

在信息化时代,大众应用到的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其中便包括各式各样的软件,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也可以以软件为载体,开发出不同功能、不同作用的手机软件,让用户在使用软件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便开发了同名软件,用户可以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体验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的游戏过程,并在游戏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学习诗词。这提高了用户与文化类节目的互动性,让用户以趣味性更强的方式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4 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能够有效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在社会环境与群众信息接收习惯变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也需要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发展,积极应用媒体渠道实现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路径,运用多样化的形式与手段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除此之外,媒体还需要积极与学校、社会文化组织进行合作,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路径,让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受众群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多让群众咧嘴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老传统当传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