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认识“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

2023-10-29丁恒星

群众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现代文明中华

丁恒星

“两个结合”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是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其写入其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两个结合”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着眼于实践的发展、理论的创新、文明的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两个结合”把握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用理论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始终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围绕不同历史主题进行艰辛探索和勠力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两个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对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激活其生命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提供精神支撑。

“两个结合”筑牢道路根基。环顾全球,在世界制度版图中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那就是现有的5 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中4 个亚洲国家都处于中华文化圈之内。就中国具体实际来看,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国际上也拥有越来越强的话语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的溯源性追问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中华文明的作用,他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内容,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坚持“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拥有了深远的历史纵深和坚实的文化根基。

“两个结合”推动文明进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种新的生命体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其内涵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熔铸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以其为指导的文明形态,是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形态,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特点的文明形态。因而,它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同属于现代化语境中的文明形态相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显区别于西方现代文明。西方现代文明以资本为中心、主张个人主义、强调二元对立、盛行丛林法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以人民为中心、主张整体利益、强调和谐包容、倡导命运与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主张突破了西方文明中心论的霸权囚笼,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贡献。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具有建构性的重要意义,有助于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

“两个结合”打开创新空间。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党的早期,一些教条主义者不顾中国实际,不敢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只是机械地背诵和重复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具体结论和词句来指导中国实践,结果造成了中国革命巨大的损失。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理论的创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长期以来,有些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与作为现代思想谱系中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毫不相容。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是因为没有看到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属性,更没有看到优秀传统文化是“类”的产物。“第二个结合”从根本上廓清了思想迷雾,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无疑是一种思想解放。坚持“两个结合”,就是要我们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的同时,站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从前人那里汲取智慧,更好推进理论和制度创新,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两个结合”彰显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基于本民族文化基因而生发出来的自主意识。拥有文化主体性的民族对“我们是谁”“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将走向何处”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近代以来,在被动卷入世界历史的潮流中,中华民族曾迷惘过、彷徨过、失落过,甚至进行了中西文明孰优孰劣的辩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其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得到了巩固,中华民族越来越具有了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提出“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作为“两个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现代文明中华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