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的意义、挑战及策略

2023-10-28田红灯甘国娟韦海航杨景竣李进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碳科普林业

田红灯,朱 慧,甘国娟,刘 秀,韦海航,杨景竣,李进华,覃 杰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2;2.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南宁 530001)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的前途与命运。中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先后推动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巴黎协定》等文件的达成,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1]。2020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2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大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虽然中国“双碳”目标已经提出,但其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做出深刻而又全面的变革[3],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将面临一系列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4]。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这需要高质量的顶层部署及政策培育[5]。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6],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林业科普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传播“双碳”理念的有效途径[7]。在中国林业科技创新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亟待开展高质量的林业科普行动。为此,该研究基于林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迎来的重大机遇,重点探讨“双碳”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具体挑战,进而提出林业科普的具体发展策略,以期实现林业科技创新与林业科普两翼高效协同发展,为科学制定“双碳”目标行动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1 充分认识林业在“双碳”背景下的历史机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据特殊地位。林业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双碳”背景下,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并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主要体现在政策利好林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绿色金融助力林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及开展林业科普打下了坚实基础。

1.1 政策保障利好林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领跑者,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双碳”目标[8]。发展林业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全球诸多国家和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2020—2022 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及保障林业碳汇的发展(图1),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主要目标和行动纲领,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图1 2020—2022 年中国出台的保障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1.2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中国不同时期,林业发展的侧重方向均有不同。一般认为,传统林业产业体系是木材生产部门。而“双碳”背景下林业产业体系发展侧重点不同,行业体系逻辑发生较大变革,将从以围绕木材为核心转变为以围绕生态、环境及碳汇等为重心进行转型升级,对传统林业产业结构而言是重大挑战,亦是重大机遇,由此带来了无限发展前景。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全面“减碳”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1.3 绿色金融助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的提出,激活了绿色金融行业,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其作用有3 点,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造林等林业补贴政策;二是有利于将林业碳信用纳入金融产品开发系列;三是有利于将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纳入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进一步利好林业碳汇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由此拓宽林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预计在“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将助力林业可持续发展。

2 “双碳”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的重大意义

2.1 有助于提高全民低碳环保意识

2022 年3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其中,森林是碳库这一论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双碳”背景下,林业科普宣传是人们了解低碳科学、树立生态意识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绿色低碳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双碳”的积极性,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双碳”、关爱生态、参与低碳行动与生活的良好氛围,掀起全社会节能降碳热潮,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2.2 有助于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从“双碳”目标提出到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再到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纷纷掀起一场绿色变革。“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有了新的转变,主要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林业科普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径,在落实“双碳”目标、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2.3 有助于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必须依托科技成果转化[9],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价值的“惊险一跳”[10],是连接科技研发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对产业发展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11]。中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虽然已达55%,但是行业内依然存在重成果、轻转化的问题,许多成果依然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技术供求矛盾。林业科普具有宣传桥梁纽带等作用,因此在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开展科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预期将产出较多涉及“双碳”的实用性成果,林业科普将大有可为。

3 “双碳”战略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面临的挑战

3.1 林业科普品牌尚未形成规模化格局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林草局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林草科普活动,并逐步形成“秘境之眼”“生态话题”等林草科普品牌。林草科普品牌有利于普及林草科学知识,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现有的科普品牌局限于传统林业领域,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尚未形成聚焦“双碳”科普的规模化品牌格局,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公众对“双碳”科普的需求。

3.2 林业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度较低

科普资源是科普能力的载体,国家的科普能力决定了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提升科普能力等同于科普资源建设。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将有限的科普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受制于中国林业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双碳”背景下林业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任重而道远。

3.3 林业科普创新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生态文明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林业科普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广泛重视。但是“双碳”目标下侧重点已不同,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原有的传统林业科普工作机制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科普要求,尤其是“双碳”目标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协作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4 林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科普作为一种知识的再生产和传播过程,“双碳”背景下林业科普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林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双碳”相关的知识及一定的创新思维。“双碳”的知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研究团队分散,专业“双碳”科普从业者队伍匮乏,包括专职“双碳”科普人员(如科普策划人员、组织管理人员、资金筹措人员、科普创作人员、科普理论研究人员等)和志愿者等。此外,科普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3.5 林业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待推进

中国林业科普资源虽然总体呈现量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但是从最新的林业科普统计数据来看,东西部地区科普资源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现象,硬件上“东多西少”,东部地区科技馆的建筑面积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馆建筑面积总和还多;软件上“东高西低”,西部地区尤其缺乏科普教育人员、科普创作人员和优质的科普内容,导致优质科普资源和服务供给不足。同时,鉴于“双碳”目标提出时间较短,设计感及交互感强的“双碳”科普场景较少。此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间高效协同机制不够完善,从事林业科技创新的人员与从事林业科普的人员各自为政,二者之间的合作壁垒依然存在,限制了两翼协调发展。

3.6 林业科普基地建设无法满足需求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盘棋”统筹推进全国林草科普工作,截至2022 年8 月,全国已有涉林草科普场馆、非场馆类科普基地667 个,国家级、省级科普基地338 个,大部分场馆为林业科普综合性场馆,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时俱进的具有“双碳”学科特色的科普基地较少,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公众对林业科普的需求。

4 “双碳”战略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的发展策略

2021 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以“科普中国”品牌为引领,通过搭建各类科普工作平台,建设科普专业人才队伍,深化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科技场馆体系和基层阵地建设,构建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阵地“六位一体”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本研究针对“双碳”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面临的挑战,结合《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提出了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阵地“六位一体”林业科普发展策略(图2)。

图2 “六位一体”林业科普发展策略

4.1 打造知名林业科普品牌,推动“双碳”理念深入人心

以“科普中国”品牌为引领,推动打造知名林业科普品牌。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林业“双碳”科普示范区。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选择固定场所,构建一整套具有特殊标识的林业“双碳”科普宣传方案,建设具有鲜明特征的林业“双碳”科普宣传阵地,形成固定的模式与传递方式,建立形成若干林业“双碳”科普示范区,积极开展公众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的林业“双碳”科普活动,举办科普讲坛、创作大赛、讲解大赛、微视频大赛、有奖征文等林业主题科普活动,从而形成特色品牌。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开展主题性林业“双碳”科普传递活动品牌建设。主要是以流动性设施,如林业“双碳”科普宣传车或林业科普宣传团队为依托,建立良好的规划、持续于传播机制,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科普活动。三是依托林业科普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打造个性化林业“双碳”科普品牌。如涉及短视频类特色科普作品传递给特定受众,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普品牌,推动“双碳”理念深入人心。

4.2 搭建各级林业科普共享平台,推动“双碳”科学知识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传媒技术的应用推广,为丰富“双碳”目标下林业科普内容与形式提供了有效渠道。一是充分利用融媒体手段,通过数字化林业科普场馆、在线直播平台、网络科普栏目等专业性科普新型媒体平台提升林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传播能力,使有限的科普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二是搭建各级林业科普共享平台,将现有的林业“双碳”科普资源进行集成、加工,转化成为公众易于接受的科普信息,通过网络形式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提供浏览、信息服务和网上交互功能,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实现科普教育网络化,并向全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普资源供给,推动“双碳”科学知识普及,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4.3 完善林业科普工作机制,开创“双碳”科普工作新格局

多方联动,持续完善“双碳”目标下林业科普工作机制,让林业科普运转更顺畅。一是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及林业主管部门的组织、人才、资源优势,加强科普规范化建设,完善科普工作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科普考核机制及科普工作者激励体系。二是政府、科协、社会组织等联合开展重大林业科普活动,探索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林业科普工作机制,形成联合联动、共建共享的林业科普工作新格局。

4.4 加强林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双碳”科普服务能力

高质量是科普发展的主基调,需要与之相协同、相适应的科普人才队伍。因此,“双碳”目标下林业科普工作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质量成为新时代林业科普人才工作的关注点。一是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强化科普工作从业者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从业者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依托科协、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科普人才。二是加强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社团、高校、科研机构等作用,搭建科学传播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普专家团队。三是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网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加科技志愿者活动,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

4.5 深化林业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双碳”资源均衡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虽然主要是针对经济领域提出的,但同样适用于其他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领域,如“双碳”目标下林业科普改革,针对实际存在的限制因素,主要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推动不同地域林业科普资源均衡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基层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资源分布均衡,推动东部科普资源更好地与中西部地区共建共享。二是实施林业科普产业及科普资源繁荣工程,探索建立将林业科技研发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进行林业科普创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优质科普资源服务供给水平。三是实施林业科普交流与合作工程。拓展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加强科技人文交流,探索科学素质建设合作机制,增强林业科技创新一线与林业科普一线交流合作,打破二者之间的合作壁垒。

4.6 抓好林业科普阵地建设,实现“双碳”科普载体新突破

林业科普阵地是林业科普的场所载体,必须抓好阵地建设以实现“双碳”科普设施建设新突破。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增加林业科普基础设施总量,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和结构,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社区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管理制度。二是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因地制宜建设林业“双碳”科普基地。如越秀公园碳中和主题园案例,该园利用旧垃圾场和部分低效利用建筑改造而成,规划功能齐备,集科学普及、公众教育、社会实践等于一体,设有碳中和科普展馆、中水回用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垃圾分类及园林垃圾就地处置区、碳中和研学区、新能源光伏技术展示区,碳中和主题园区内所有配套设施均诠释了绿色环保理念。三是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社区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管理制度,加大对基层科普设施和运行经费的投入力度,健全科普教育基地的免费开放保障机制。

5 小结

本研究对林业在“双碳”目标中的机遇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双碳”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全民低碳环保意识、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阐述了“双碳”目标视阈下林业科普面临的挑战,包括林业科普品牌尚未形成规模化格局、林业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度较低、林业科普创新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林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林业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待推进、林业科普基地建设无法满足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碳”目标下林业科普的具体发展策略,一是打造知名林业科普品牌,推动“双碳”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搭建各级林业科普共享平台,推动“双碳”科学知识传播;三是完善林业科普工作机制,开创“双碳”科普工作新格局;四是加强林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双碳”科普服务能力;五是深化林业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双碳”资源均衡发展;六是抓好林业科普阵地建设,实现“双碳”科普载体新突破。旨在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以林业科普推动“双碳”科技创新,实现林业科技创新与林业科普两翼高效协同发展,为科学制定“双碳”行动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双碳科普林业
“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转化平台机制与模式研究
——基于绿色技术银行建设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科普达人养成记
land produces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