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10-27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18期
关键词:路基公路桥梁

柯 芳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交通运输局,陕西安康 725500)

0 引言

公路桥梁工程工序繁琐复杂且工程量庞大,工程投资较大,社会关注度也较高,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不良、质量问题频发,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加大资金成本投入,还有可能将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企业发展及人身安全。因此,公路桥梁在具体施工作业中,需运用科学方式提高施工作业技术,保障施工作业质量。在互联网现代技术的辅助下,我国已经具备信息化交通管理系统,公路桥梁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公路桥梁系统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持续优化创新,以提高建设效果。

1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

1.1 专业施工队伍缺乏

由于公路桥梁施工广泛性、流动性的特点显著,施工现场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关施工企业也尚未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参与系统性技能培训活动,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施工水平,也难以保障项目施工质量。此外,相关部门也尚未严格审查公路桥梁施工队伍资质,导致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专业素质难以满足相关要求,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

1.2 公路桥梁承载力不足

我国交通运输业日益发展,公路桥梁实际承受荷载数值也在不断增加,在此发展形势下,未来公路桥梁承载力将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交通运输需求,追根溯源,公路桥梁承载力较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具体施工水平较低,难以从其根本上解决公路桥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潜在的各种质量隐患。例如,路床不平是路床碾压不到位所引起的,这也是引发路床软土基出现空隙的原因所在。并且如果路床中含水量过高,也会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及其路床稳定性。依据相关技术人员的系统研究显示,导致公路桥梁荷载能力较差的原因普遍在于施工作业前期,尚未综合该公路桥梁工程予以全面系统性分析,施工安排不合理,施工布局不严密,导致施工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公路桥梁性能下降,零件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1.3 施工技术难以满足实际要求

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公路运输任务也日益加剧,安全职责也愈发加重。然而公路桥梁工程实际工程范围广、规模大,尤为是在我国地形地貌复杂、交通路线繁杂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工程的建设难度。并且,由于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周期过短因素所影响,庞大施工量也不断精简,因此很难保障施工质量。同时,现阶段大多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尚不重视先进技术,尚未意识到先进技术于工程的重要意义,仍然沿用传统施工方法,施工管理过程也较为松散随意,尚未设立严格有效的奖惩制度,导致员工均未参与到技术革新过程中[1]。

2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对策研究

2.1 管理方面

2.1.1 建立专业施工队伍

公路桥梁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队伍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大力度引入高素质人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定期专业培训,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得以掌握更为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更为综合的技术条件,兼具学术理论、专业技能,以其思想层面,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意识,以提高该施工队伍综合素质,建立更专业的施工队伍。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工艺手段,并第一时间将有所损坏且落后工艺设备淘汰,积极引入先进设备工艺,以夯实公路桥梁施工物质基础。

2.1.2 加大施工质量管理

(1)相关施工单位需严格依据标准,构建系统全面的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科学协调相关施工部门、技术部门等部门的交流合作,促使各部门负责人员得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将各环节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

(2)需要严把各环节工程造价关卡,最大限度节约项目施工成本。

(3)严把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质量关卡,并严格依托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全方位系统性审查该原材料质量,以此保障该公路桥梁施工满足质量要求。

(4)全过程管控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直至项目落成,严格落实项目的系统性验收评定工作,并通过足够权威系统、正规有效的制度体系进行施工技术管理[2]。但是,仍然需要严格注意公路桥梁工程的荷载问题,避免出现公路桥梁所受应力下降,从而破坏公路桥梁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

(5)制定系统全面的采购制度,加强对相关采购人员的管理监督,保障采购质量,避免出现采购过程的暗箱操作问题。

(6)建立奖惩制度,立足于施工单位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基层施工人员认真投入系统建设工作,培育端正的职业道德操守。针对工作过程中,表现优异员工则要予以一定奖励,以此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更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出现工作失误的员工则要予以一定惩罚,以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及时追责、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2.2 技术方面

2.2.1 路基填压及排水施工技术

2.2.1.1 路基填压

路基填压是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为保障该环节施工质量,需格外注意以下要点:

(1)施工前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依据CRB(California Bearing Ratio,加州承载比)数值,系统检测该地基的承载强度,以掌握数据信息、选用有效填料,同时保障所选调料属性的最低强度数值合乎相关标准。

(2)路基压实过程中,需尽量选用专业设备作业。如果人工压实作业,不仅耗费时间精力,也很难以保障施工效果。

(3)机械设备压实作业时,需循序调节该施工参数,促使该施工参数对同其地基强度、承载力相符合。

(4)压实作业过程中,需尤为注意以下内容:路床顶面1 m左右位置的密实度需达到96%以上,其底部填料大约0.4 m 以内位置的CRB 数值需在8 以下,超出0.4 m 位置的则相应的CRB 数值需大于8、但不可超出11(图1)[3]。

图1 路基填压施工示意

图2 路基排水施工示意

2.2.1.2 路基排水

地表水、地下水是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路基施工作业过程中,需科学落实排水、控水工作。施工作业人员需科学选择材料,以此保障材料含水量得以满足相关标准,如果材料含水量较大,则需及时更换材料或通过脱水处理、避免该材料实际含水量超标。

(1)明确施工区域具体水量来源。一般情况下公路路基水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两大系统,因此排水系统也被细分为地下排水和地表排水两个方面。其中,多数情况下地表排水系统是指在其施工区域周边设有排水沟,或组织相关施工人员重新挖排水沟渠,实现排水性能。在系统沟挖时需科学把控该沟渠深度,并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适应的挖渠方式。一般情况下是人工设备相结合,先行设备开挖,预留5~10 cm 深度,施工人员再精细修整,方可稳定排水沟边坡。

(2)排水沟渠挖掘。需依据该公路具体线路布局,来确定实际挖掘地点,以此保障施工效果。此外公路线路纵坡排同其排水沟渠纵坡需一致,方可保障水流顺利排除。进行挖掘时,施工人员需科学测量该沟渠地步高程,以此保障沟渠实用性。

(3)排水沟渠挖掘过程中,需严格依据标准:沟边平整,不得存在阻水现象,保持排水畅通。边角斜度较大或是施工区域内水量过大情况,则需及时依托水泥砂浆加固排水沟表面,避免出现冲刷量过大、水速过快,从而引发排水沟损毁的情况发生[4]。

2.2.2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质量是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保障公路桥梁工程钢筋施工质量,相关施工单位需加强钢筋质量的监测控制,并在实际操作过程汇总,依据规范要求科学管理原材料,精细化落实钢筋的使用、保存、管理工作,并定期在钢筋表层进行防腐材料的涂刷,以此避免钢筋受到雨水、空气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变质、腐蚀等问题。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时,施工人员需注意该钢筋横纵方向距离,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要求落实钢筋绑扎工作,同时需严格注意钢筋材料的强度、控制该材料的平整性。在钢筋焊接过程中,需选择更为有效的保护气体,并认真检查该焊接部位是否存在气泡、砂眼等质量问题。

(2)混凝土施工则需相关技术人员依据该公路工程实际情况,科学调节路宽,选用相适合的桥墩模式并综合考虑所有细节,再进行基础机构施工。桥墩施工即为该基础结构施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该公路桥梁整体预计承载力要求,合理设计桥墩规模,然后再进行地基支护作业施工。与其他结构相比,混凝土桩的稳定性更好且显著节约企业建设成本,通常公路桥梁施工会选用混凝土桩。如果桥墩工程地处河流段,则该桩结构也是极为稳定的,但相关工作人员需认真探查并分析该桥墩位置的地质情况、是否存在软土,如果有则需将其软土全部清除,方可推进混凝土桩建设,以保障桥梁工程的稳定性能。此外,相关施工单位也需科学焊接钢筋网桥梁框架,施工作业人员需明确依据该工程需求,科学配置钢筋数量,严格控制规模直至焊接工作结束。最后,还要认真检查该焊接作业是否牢固,以此避免浇筑阶段钢筋断裂[5]。

2.2.3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2.2.3.1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需利用石灰、水泥材料,依据深层搅拌机械,将此类材料同软土材料予以充分搅拌,保障搅拌过程足够均匀,直至搅拌充分就会形成高承载力、稳定性的复合型地基,以显著提高过渡段施工质量。在其水泥搅拌桩予以加固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将现场清理干净、填平低洼地段,保障施工现场足够平整。

2.2.3.2 开挖技术

与其他普通工程机构相比较,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形式相对特殊,因此在具体施工作业时开挖技术会严重影响路基施工质量。在具体开挖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针对不同的通道予以不同处理。例如,路基填筑阶段需处理路床,结合实际土质分布,依托分层检测方式,确定填筑形式,设计路床处理方式。目前大多数公路桥梁过渡段处理采取混合填筑方式,选择填料、再分层填筑压实。

2.2.3.3 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明显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依托现代化注浆设备,将予以科学性、系统性加固处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高压工作是其核心基础,促使浆体全部进入软土层内部,直至浆体固结,将显著提升该软基稳定性能。为进一步保障注浆技术的应用效果,通常会通过专用钻孔设备钻孔处理软基,促使该孔洞得以依托钻孔作业落实循序深入路基地步,随着注浆工程的推进,浆体会全部进入路基地步,促使浆体同其路基土质构成完整的整体,实现更科学的加固处理。

2.2.3.4 排水固结技术

过渡段路基的含水量一般较大,在具体施工作业期间,为保障路基稳定,则需最大限度控制其含水量。因此,需要依据该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更为系统全面的排水处理方案,以有效处理土质水分,同最契合的加固方式联合管理,方可实现更优质的软土路基加固效果。排水工作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

(1)重物压力作用。通过由上至下循序挤压的方式,最大程度减小土层间距缝隙,并在挤压压力下逐步排出土质多余水分。

(2)真空预压。密封膜覆盖完全土层,而后通过专用设备将土层中的空气悉数抽出,使空气在抽取过程中逐步排除多余的水分。为了更好地保障真空预压水分排出效果,空气抽取过程中需将其设为正方形。

(3)降水预压。适用于土层含水量极大路基。

2.2.4 台后填筑

如果处理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过程中,技术操作不当,就会加剧过渡段沉降概率。在此情况下需通过台后填筑技术,科学控制沉降差,因此需选择更适合的填筑材料。例如,孔渗透性能相对较好的砂性土、砂砾等。并在其过渡段以台背加固方式来应对沉降问题,同土工合成材料,加固台背,将显著克服荷载变形威胁[6]。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管理方面。应加大力度引入高素质人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定期专业培训,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得以掌握更为具体的施工要求,更为综合的技术条件。严格依据标准,构建系统全面的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科学协调相关施工部门、技术部门等部门的交流合作,促使各部门负责人员得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将各环节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

(2)技术方面。需注意施工各流程要点,避免数据偏差,严格管控各环节内容。

猜你喜欢

路基公路桥梁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公路断想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