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桑枣镇:文化润心夯内涵 厚植文明正能量

2023-10-26郭若雪

农村百事通 2023年12期
关键词:枣园文明群众

笔直宽阔的进村路,干净整洁的巷道让人心旷神怡,桑树和红枣树的相互映衬,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情”,走进“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让人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山清水秀和淳朴民情。

处处皆画卷,新风拂面来。近年来,桑枣镇不断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结合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蓬勃发展等实际,创造性开展文明实践行动,扩大“十里文化圈”影响,成功打造出“德行枣园·文进万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枣园大管家”基层治理品牌、“枣点办”“齐心为您”便民服务品牌,不断丰富镇域文化内涵,打造文明村镇创建“升级版”。

树立文明新风尚 擦亮文明底色

文明,已成为桑枣镇的内在气质,也是每一位居民的幸福密码。行走在桑枣镇村道,连绵的青山竹林环绕,呼吸之间让人倍感怡然。桑枣镇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民宿产业聚集群,既有“三生山谷”的古雅清秀,又有“遇见栖心”的自在宽广,还有“桑枣放夏”的后现代气息……间间有星光、夜夜有故事。

而在产业兴旺的背后,桑枣镇还通过打造枣园“十里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充分整合便民、文化、社会服务等资源,在枣园、晓坝、齐心、上清四个群众集中区域打造集党建、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乡风文明文化广场,形成陶艺文化、狮龙灯传统文化、感恩文化、家风文化和村组文化大院等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德治文明风。

桑枣镇松林村周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20年来,全家秉承“家和万事兴、人勤百业旺”的中国传统家风,坚持“诚信经营,礼貌待客”的理念,将桑枣镇第一家农家乐“小草轩”进行提档升级,带动周边乡亲发展乡村旅游致富。

农家乐“小草轩”既刷新“颜值”,还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结合乡风文明,老板周先锋在“小草轩”内打造了“家风家训”文化墙,提倡孝老爱亲、团结诚信;建起了书画室,展出本地书画和摄影作品;备上文房四宝,让游客尽享挥毫泼墨的乐趣。“让客人吃饱吃好并不难,难的是让游客有所感、有所乐,留下深刻印象!”周先锋说。

在强化阵地建设的同时,桑枣镇也在思考如何营造文明创建的浓厚氛围。

桑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宣传专栏、标语标牌、LED屏、文明提示警示牌、微信群等,加大文明城市创建、讲文明树新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着力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建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蓄养文明内涵 构筑文明硬支撑

桑枣镇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活跃,针对镇上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他们成立了枣园馨敲门队,每周一次敲门入户,对老人进行关爱。“群众有问题找到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无论如何都要帮他们解决,这是我们的责任。”党员志愿者蒋立红说。

桑枣镇大力开展“大管家”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依托“枣园大管家”基层治理品牌,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成立枣园雷锋帮扶队、枣园嬢嬢调解队等7支志愿服务大队,精心组织邻里互助、扶危济困、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集中服务、站点服务、结对服务、点单配送服务。

文明入心,践行文明。桑枣镇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结合本土特色,紧紧把握乡村文化特色,以提高群众素质为重点,以“十里文化圈”为依托,大力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构筑硬核支撑。

创新工作机制,浓厚文明之风。桑枣镇紧盯重点难点、强化实招硬招,做到“软”“硬”结合、“查漏洞”“补短板”,查问题、抓整改,量身定制《桑枣镇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行动方案》等,形成精细化管理。比如,构建场镇8大片区和16个街区的区域网格脉络,建立“8+N”街长制体系,通过设立“最美街道”“星级文明户”“最美商铺”等奖项,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做好门前“五包”。

绘就富裕、和谐、绿色、文明的时代新画卷。桑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继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巩固文明创建取得的成果,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枣园文明群众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请文明演绎
多让群众咧嘴笑
漫说文明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