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憾的艺术

2023-10-26文/彭

美术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篆刻家断臂维纳斯

文/彭 洋

彭 洋 作家、文艺评论家、书法篆刻家

艺术都是遗憾的。

也许,正是遗憾造就了艺术。

伟大的作品甚至不是因为它的完美,而是因为它的遗憾。也许遗憾正是完美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遗憾是艺术进步的阶梯。

美术领域尤其如此,书画篆刻尤其如此。

断臂的维纳斯也许正是遗憾艺术中最经典的证词。即使是阿历山德罗斯这位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家,在创作时的他也没想到,一千多年后,当人们将其作品从废墟中挖起,又使之不幸在战争中被毁掉双臂,一连串不幸的遗憾,最终在卢浮宫里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对失去双臂的维纳斯雕像,后人可以做无数的猜想,甚至有人想重新为其把断臂接上,从而塑造一个更完整的形象,但没有一种尝试是成功的;也没有任何的这类猜想是更合理、更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断臂的维纳斯已不需要其他任何一种完美,因为正是这种遗憾已造就了她的无上完美。

在我们的书画篆刻创作中,我们有多少次面临这种遗憾的挑战和考验啊。

中国画,有添笔、补笔,但却容不得“改笔”。宁可留遗憾,却不容留瑕疵。

中国书法则是最苛刻的,不容添笔、补笔,更别说改笔了。虽有名家在创作时补上一笔,那已经算是败笔了,因为至臻的书法是无需补笔的,必须一笔而就,一补便成破绽。

中国书画,都是在一张最敏感的白纸上,使用最难以控制的毛笔和最不客气的墨汁创作的,正是这种遗憾,成就了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

雕刻与雕塑相同,可以添刀、补刀,但却也是容不得改刀,一改只会更坏。

也因此,宁留遗憾,方为上计。

作为篆刻家,我的内心一直惴惴不安。都说十年书、二十年画、三十年印。算起来,我搞篆刻,至今已有三十年之久。但由于心有旁骛,文学艺术的十八般武艺我多有均沾之嫌,所以,投入篆刻的时间毕竟总是有限。凭着爱买书的习惯,虽买了不少印谱,也都读了,还是那句话,不足,远远不足。也所以,每每篆印时,我大多是在“手生”的状态下靠近刻台。至今虽治印千余,但满意的极少。篆刻这地地道道的遗憾的艺术是天注定的。一块完整的印石,一刀刻下去,就少了一块,无法填补,无法挽回,即使有心磨掉重来,原石已损,还是遗憾。再者,自己的印,总少不了是要反复面对的,此也彼也,心情不同,观念漂移,总会发现原创有遗憾之处。也有不敢修的,因为一修,也许比原来的更糟。遗憾就是遗憾,遗憾有时是不能不准不可以更改的。又,自从我提出“印林”的概念后,自己的一部分印作又成了户外大型印章,成为印章雕塑。转眼间,这类印章已刻了十余年。据不完全统计,以摩崖石刻形式出现的我的书法和篆刻作品有几十余处,计三百余方;印章的二度创作出现了,遗憾之处又被放大了。由我主导创作和制作的大型石木刻碑印牌匾楹联数百件。其中有所谓的天下第一印、天下第一联,包括刻在山体上的天下第一口号。每每面对这些大庭广众之下的作品,我更是遗憾多多。有时为一笔遗憾为一字遗憾为一刀遗憾,有时为一石遗憾为一件作品遗憾,总之,常常后悔死了遗憾死了。即使我能原谅自己,历史也不会原谅我啊。除了责怪自己,别无选择。

世上所有的石匠都会明白这个道理,遗憾的石匠遗憾的艺术,这是命里注定的规则。遗憾是艺术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哲理的逻辑形态。

但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篆刻都是极具哲学抽象含义的。从表面看来,它是以表象特征为目的;由篆而刻,从一个表象走向另一个表象,这个过程的结果却是相反的,它还得从相反的方向走回现实,可此时的返回又创造了另一个新的表象。肤浅的篆刻家之所以只是一个匠人,就在于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最终地从表象走到内涵的深处并以内涵为其艺术终极。

书画同理。

当你被表象迷惑的时候,遗憾就是你的一面镜子。

猜你喜欢

篆刻家断臂维纳斯
地炼断臂动真格
千姿百态维纳斯
陈巨来印学思想举要
滴滴断臂求生?
当代维纳斯的诞生
有朝气、有活力,给人十足的惊艳 Mcintosh MA6700、Sonus Faber 维纳斯签名版套装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论刘孟伉先生的书法艺术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