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广8 优864 的选育

2023-10-26王福军黄愉光梁世胡巫志坚顾海永叶菊华罗文永陈国荣李曙光

中国种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秧龄秧田父本

王福军 黄愉光 梁世胡 巫志坚 顾海永 叶菊华 罗文永 陈国荣 李曙光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实验室(部省共建)/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广州 510640;2 广东省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梅州 514071)

20 世纪90 年代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改善对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也迅速扩大。杂交水稻由于在米质,特别是外观品质方面明显劣于常规品种,导致其种植面积开始滑落。为满足广东本地及出口需求,提高杂交水稻在生产上的竞争力,杂交水稻优质化势在必行。基于市场需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育优质抗病增城丝苗型三系不育系广8A 为母本与自育优质广谱恢复系广恢864 组配,通过多年多点筛选试验,育成米质达部标优质1级米的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广8 优864。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广8A 的选育广8A 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优质三系不育系。2002年晚季利用增城丝苗-8 作母本、中间材料1325B(粤丰B/26)作父本杂交,系谱定向选育至F4时,选择5 个目标单株与325A 成对回交,后续结合花粉镜检、连续回交等定向系谱选择至F8,于2008 年早季育成。2010 年7 月广8A 通过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该不育系株叶形态好、剑叶厚直、育性稳定、谷粒细小、食味品质好、配合力强、组合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1]。

1.2 父本广恢864 的选育2008 年晚季以广谱性恢复系华占作母本、恢复材料广恢998 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F0种子。2009 年早季在广州种植F1并混收种子,当年晚季在广州种植F2群体2080 株,成熟后从中选择株叶形态好、熟期较早、后期转色顺畅的优良单株26 个。后经过连续定向系谱选育,于2012 年晚季育成16 个稳定的优良株系,其中L1864田间综合表现较为突出,遂将该株系定名为广恢864。该恢复系株高103cm 左右,中早熟期,前期生长较为松散,后期紧凑,分蘖力中强,叶鞘叶色浅绿,剑叶中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23g 左右;后期转色顺畅,熟色佳。

1.3 组合广8 优864 的选育2012 年晚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白云试验基地以自育优质不育系广8A 作母本,与优质、中早熟、抗病、广谱恢复系广恢864 测交配组。2013 年早季在白云试验基地种植杂交组合进行小区试种评价,该组合生势旺盛、株型集散适中、产量结构协调、结实率高、丰产性强、后期熟色好,高度适中且抗倒性强。2014-2016 年在广东进行多点试验,总体表现出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好、抗逆性好等特点。2019-2020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2020 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10061。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广8 优864 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季种植。广东早季全生育期120~122d,比对照种广8 优2168 早1~2d;晚季全生育期111~112d,比对照种广8 优2168 早1~2d。该品种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等;有效穗数274.5 万~280.5万/hm2,株高100.5~107.0cm,穗长22.0~22.4cm,每穗总粒数154~161 粒,结实率80.4%~82.0%,千粒重20.6~21.7g。

2.2 稻米品质广8 优864 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较好,米粒晶莹剔透、米饭软滑而不烂。2019-2020 年晚季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整精米率59.8%,垩白度0.2%~0.4%,透明度 1.0 级,碱消值7.0 级,胶稠度70.0~72.0mm,直链淀粉15.7%~17.1%,长宽比3.5~3.6;米质综合鉴定为部标优质1 级。

2.3 抗病性广8 优864 经多年多点试种均未发现稻瘟病,广州从化病区种植鉴定,亦未发现稻瘟病。2019-2020 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经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评价为中感稻瘟病,其中全群抗性频率78.8%~91.1%,病圃鉴定叶瘟1.0~2.0 级、穗瘟1.8~6.0 级(单点最高7 级);感白叶枯病(Ⅳ型菌5级,Ⅴ型菌7 级,IX 型菌7 级)。

3 产量表现

2019-2020 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其中2019 年每hm2平均产量7.58t,比对照种广8 优2168 减产2.82%,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20 年平均产量6.99t,比对照种广8 优2168增产2.02%,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20 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7.11t,比对照广8 优2168 增产6.90%,日产量63.00~67.65kg。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做好秧田管理秧田宜选用排灌方便、肥力均匀、保肥保水的田块。广州早季3 月上旬播种,偏南地区适当提前,晚季7 月中旬播种。稀播匀播,播种量秧田∶本田=1∶10,早季秧龄25~28d,晚季秧龄15~18d;机插育秧按秧田∶大田=1∶80比例备秧,早季秧龄15~20d,晚季秧龄12~15d;抛秧每hm2用434 孔秧盘750 个左右,早季秧龄20~25d,晚季秧龄13~15d。秧田每hm2用三元复合(N∶P2O5∶KO2=15-15-15,下同)750kg 作基肥,2 叶1 心时施尿素45kg,移栽3d 后施尿素90kg 作“送嫁肥”;另外,移植前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 加20%氯虫苯甲酰胺300mL 兑水450kg 作“送嫁药”。

4.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合理密植,人工移栽每穴插2~3 粒谷苗,密度27 万~30 万穴/hm2,保证基本苗60 万/hm2;抛秧每穴2~3 粒谷苗,密度24万~33 万穴/hm2,保证基本苗60 万/hm2;机插每穴1~3 粒谷苗,密度27 万/hm2穴左右,保证基本苗60 万/hm2。

4.3 科学肥水管理大田移栽后薄水回青,浅水促蘖,达到早回青、早分蘖。移栽后早季25d,晚季20d左右,基本苗数达到目标有效穗数80%左右时开始轻度晒田。倒2 叶抽出时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浅水层,扬花时保持田间有水,灌浆期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不要过早断水,一般在收获前7d 左右开始断水晒田。科学施肥,减少肥料用量,早季移栽后16d、晚季移栽后13d 追施分蘖肥,每hm2施尿素105kg、氯化钾90kg;早季移栽后40d、晚季移栽后35d 追施穗肥,施尿素120kg、氯化钾90kg。

4.4 科学防治病虫害秧田期及时喷施“送嫁药”,每h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 加20%氯虫苯甲酰胺300mL 兑水450kg,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等主要水稻病虫害,大大减少本田工作量。移栽后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螟虫、稻飞虱等危害水稻正常生长的病虫害,特别是破口期需喷施稻瘟灵、噻唑锌等预防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的危害。

5 高产制种技术

5.1 选择适宜制种基地制种基地宜选土地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肥力均匀,排灌水方便的田块。父本广恢864 具有穗长、花粉量大、扬花时间长等优点,制种易于获得高产,但母本广8A 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闭颖性差、籽粒充实不饱满而影响种子质量,导致发芽率降低。所以选择合适的制种基地、适宜的抽穗时间是广8 优864 制种获得优质高产的前提。多地多年的制种经验表明,海南乐东于4 月下旬、广东广州于9 月上中旬左右抽穗对该组合高产制种较为有利,其中以海南制种最为理想。

5.2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错期花期相遇是制种获得高产的前提,海南乐东春制2 月1 日播母本广8A,一般4 月26 左右始穗,播始历期85d;1 期父本于与母本同播,4 月24 左右始穗;2 期父本2 月7 日播种,4 月30 日左右始穗。广东广州夏制7 月1 日播种母本,一般9 月11 日左右始穗,播始历期72d,1 期父本7 月1 日播种,9 月9 日左右始穗;2期父本于7 月5 日播种,9 月14 日左右始穗。2 期父本大田每hm2用种量均为2.25kg,母本大田用种量为18.75kg。在保证父本花粉量的前提下,尽量扩大母本占比,从而获得更多的母本群体,收获更多的母本种子,采用父本∶母本=2∶12 的模式,在准确掌握父母本播错期安排的前提下,亦可采用单行间隔插2 期父本,父本∶母本=1∶10 的插植模式。

5.3 科学喷施“九二〇”,巧赶花粉获高产母本广8A 抽穗15%~20%时连续2d 喷施“九二〇”。第1次每hm2用量90~105g,单独喷施母本;第2 次用量135~150g,父母本一起喷施[2]。温度高、晴朗天气用量相对少,温度低、阴雨天气用量相对大;肥水足、叶片偏青绿的田块用量相对少,叶片偏黄、长势相对较弱的田块用量相对大。人力充足采用竹竿赶粉,轻压后急抖,管理田块较多则采用绳索赶粉,赶粉时两人要弯腰压低绳索,保证走过之处的父本均能赶到。晴天温度高早赶,阴天温度低迟赶,每30~40min 赶1 次,每天赶3~4 次。无风大赶,风较大小赶,大风不赶[2]。

5.4 及时去杂,确保种子质量种子质量是种子的生命,制种过程各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确保种子纯度、芽率等主要指标达标。该组合父母本叶鞘均为无色,封行前及时去除叶鞘带色杂株、异形株及田间落田谷。对于不易确认的杂株,应尽量确保在其抽穗扬花前去除,防治散粉造成生物学混杂。父本扬花90%后开始收割,既防止父本混于种子造成混杂,同时有利于母本行通透,提高种子质量。母本在喷施“九二〇”后23d 左右收割,严禁过熟收割。收割烘晒机械用具均需清理干净,整个过程有专人负责,确保收割、运输、烘晒、包装过程准确无误。

猜你喜欢

秧龄秧田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机插秧移栽秧龄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