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服装中面料再造的设计应用

2023-10-25刘小暄

纺织报告 2023年7期
关键词:映山红服装设计面料

刘小暄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

众所周知,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领域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近些年,随着国内剧场演出事业的蓬勃发展,舞台服装设计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以传统面料为主的服装设计的局限性逐渐显露的今天,舞台服装设计师开始将目光转向面料再造。

创意创新是任何行业不断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面料再造为舞台服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如今,面料再造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舞台服装设计中,成为体现现代服装设计风格的一种必要手段。

1 舞台服装面料再造的概念和意义

1.1 概念

面料再造是对面料进行再次设计,或者是将面料通过特殊处理改变其原有的结构特征,赋予服装视觉上的创新设计点,使之产生全新艺术效果的一种特殊手段。服装风格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包含时代、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素质、修养等因素[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服装的美观与个性化,这种追求体现在服装廓形上的改变,一部分服装设计师将目光转向面料的创新,这就是面料再造的开端。面料再造实际上也不是很新鲜的产物。早在我国古代,许多传统手工艺中就有属于面料再造的部分,例如各种精湛的刺绣、拼接工艺。西方服装中的面料再造则更加开放大胆,运用镶嵌宝石、布料堆叠等手法,将服装的美感发挥到极致。

由此可见,无论在什么时代、在何种社会背景下,面料再造技术的巧妙运用都会为服装设计带来新颖的构想。

1.2 意义

1.2.1 面料再造对舞台服装设计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舞台演出事业蓬勃发展,观众审美不断提高,设计师对舞台服装设计也不断求新求异。面料再造可以有效拓展面料应用范围,改变其原有形态,为设计师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提供更广阔的空间[2]。同时,面料类型所传达的信息也与戏剧作品中角色的塑造息息相关,恰到好处的面料再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舞台服装设计的美感与有效性,也给舞台表演提供了重要支撑。

由此可见,面料再造对舞台服装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能有效满足演员的表演需求,使舞台服装和舞台表演的一致性大幅提高,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能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2)能积极调动台下观众的情绪,将强烈的视觉信号传递给观众,给观者最直观的审美感受,进而引发其强烈的情感共鸣;(3)面料再造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戏剧作品的舞台表演效果。不同面料再造手法最终呈现的舞台效果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使舞台表演更加立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舞台表演的冲击力,给人形象直观的审美感受。

1.2.2 面料再造对舞台效果的冲击力

在舞台的整体空间中,台上的服装是一块流动的色彩,其在运动中展示自己,在运动中完成剧情的传达和角色的使命。面料作为服装设计的一部分,是舞台服装视觉符号的一种体现,将其再造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现效果。例如新立体造型,强调通过纹路、填充等方式丰富面料肌理,创造出更具层次感的服装面料造型。在音乐剧《猫》中,服装设计师选取了莱卡面料用于制作紧身衣,同时加入皮毛,使演员能“活”在服装中;在儿童剧《迷宫》中,为了使角色形象更加突出,设计师在追求夸张外形的同时选取软体材质,方便角色四肢自由伸缩。这些都是利用不同面料的特殊性质加以改造,在不同剧目和舞台上发挥不同作用的优秀案例。

因此,面料再造不仅是提高舞台表演质量的工具,也是戏剧进一步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尤其在舞台服装设计领域,将面料再造手法合理运用于服装设计中,不仅能将美感与艺术效果充分融入表演中,更能凸显演员的技艺和演出的表现力,使舞台表演真正成为一场艺术盛宴。

2 面料再造的常见设计方法与应用

2.1 添加材料的面料增型处理

面料增型处理一般是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材质在现有面料的基础上进行缝合热压、粘贴、刺绣等形成立体、多层次的设计效果,其好处在于可以不断丰富主题,弥补视觉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和渲染服装造型的表现力。其常用手法主要包括刺绣、车缝、贴花等。

2.1.1 刺绣

刺绣是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中最传统、广泛且用法最灵活的方式。在舞台服装设计中,常用的刺绣再造工艺主要是彩绣、串珠绣、雕绣、缎带绣等。彩绣泛指以各种彩色绣线绣制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针法丰富、线迹精彩、色彩鲜艳,能很好地呈现出设计效果,是所有刺绣类型中最常用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用途广泛。串珠绣是利用各种材质、各种规格和形状(长、短、方、圆、棱、粒等)的珠子、亮片、宝石等,以丝或线串起来后钉在面料上的一种再造工艺,不同类型的珠饰结合各种针法,能使面料绚丽多彩、层次清晰,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格外绚丽。

2.1.2 车缝

车缝也可以称作拼接,是面料再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处理手段。相对于其他工艺,车缝拼接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不同花样、质地、色彩的面料进行拼合设计,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平衡感,创造出全新、特殊的视觉效果。

2.2 改变结构特征的面料减型处理

面料减型处理就是通过删减面料中的某些部分突出面料或整体舞台服装的核心要素。在实际舞台服装设计中,大部分需要通过减型强化面料的特点,引导观众了解表演及角色的价值内涵[3]。减型处理需要设计师对元素进行精准的取舍,使作品更加协调、精准,既要突出所要表达的内涵,又不能使服装过于单调乏味。

2.2.1 镂空

镂空是一种在不破坏面料本身完整性的基础上通过雕刻、打孔、抽纱等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面料再造手法,可以增加面料的层次感,摆脱其原有的沉闷乏味。将镂空元素应用于边缘位置会突出服装的轮廓感,而大面积使用镂空面料也能使服装呈现出强烈的形式感并增强视觉效果。

2.2.2 抽丝

抽丝也被称为抽纱,这种工艺是根据设计师的图案设计,在面料中抽走一些不需要的经纱或纬纱,再运用缝合、缠绕、编织等手法在面料上形成孔洞、毛边。在舞台服装设计中,抽丝工艺经常被用来为面料做旧,这是一种看似无序,实际上精巧别致的面料再造表现方式,可以增强舞台服装的真实感和舞台感染力。

2.3 改变原有形态的面料变型处理

面料变形处理是指对一些平面材质进行处理和再造,改变其原有表面形态,形成浮雕和立体等肌理效果,使其具有强烈的触摸感,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

2.3.1 褶皱

褶皱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面料再造手法,能塑造服装的立体感,丰富面料效果,这种便捷且灵活的特点使其一直受到服装设计师的青睐。褶皱的种类繁多,打褶的工艺也多种多样,无论是在舞台服装还是在其他服装设计领域,褶皱的使用都十分常见。例如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就是以擅长使用褶皱工艺而闻名,他的三宅褶皱(Pleats Please)品牌使用的特殊褶皱面料就如同他的名片一样独特。

2.3.2 抽褶

抽褶也被称为缩褶,是将面料反复无规则折叠后用线或带收紧固定,呈现出抽褶效果的一种特殊褶皱。抽褶工艺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能使面料反复抽缩,形成自然丰富的肌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面料垂感、飘逸的特点。这种再造方式一般依赖于人工制作,而人工抽褶增加了随意性,可以用布料在人台上直接堆积、顺逆结合,也可以利用其他辅助材料填充达到想要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丰富面料肌理,在多样化的感知中引发人们对面料的触觉想象,提高面料的艺术感染力。

3 舞台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的具体应用

3.1 李锐丁的《闪闪的红星》

作为一个已经搬上大荧幕而家户喻晓的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在观众心中植根了一个十分固定的样式。舞台服装往往是一部戏剧作品中最能外化直观表达时代特征的部分,将这样一个经典作品改编成芭蕾舞剧版本,既要将现实题材艺术化、民俗题材现代化,又不能脱离观众对原作的基本认知。

在芭蕾舞剧版《闪闪的红星》中,以服装类型分类,可以将剧中角色分为潘冬子、红军战士、乡亲们等真实人物和红星、映山红、竹林等人格化的虚拟角色。剧中真实人物身着以现实历史服装为基础改制的裤装,虚拟人物则大胆使用西式的芭蕾舞裙,两种服装在制式、风格上大为不同,将中西方服装的融合和碰撞做到了淋漓尽致。

映山红的服装可以说是剧中最惊艳繁复的,在设计时只选择了红色和粉色作为主色调,以“大地的颜色”作为服装底色。映山红的服装是西方芭蕾舞经典的“tutu裙”,但又区别于传统芭蕾舞剧,而是运用了大量的纱、布,使用面料再造的堆叠技巧层层累加,做出了冗杂灌木丛的效果,堆叠之余又添加了大量红色贴花和飞片,轻薄的质感使演员在舞蹈时裙摆能如同映山花般朵朵绽放,大幅增加了服装的质感与灵动感。此外,在某些场次中,映山红身披不同颜色的薄纱以传达角色的情绪。红军撤退时映山红身披黑纱,而当潘冬子母亲被烧死时,映山红身上的红纱就变成了一种火的延伸,成为舞台上一段流动的色彩。

与映山红等虚拟角色服装风格相反,剧中红军和乡亲们的服装更偏向历史服装的芭蕾化,面料采用磨洗、做旧等方式处理,更加注重粗糙破旧的肌理化表达,颜色也偏向低饱和以呈现厚重感。红军战士服装从头到脚统一都是灰白色,营造出硬挺的雕塑效果,最后在胳膊上点缀一抹红色,显得十分亮眼且与映山红服装的颜色相呼应。

真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服装在形式上截然不同,大与小、胖与瘦、蓬松与贴身、鲜艳与沉重,对比鲜明却又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违和。面料再造使两者同处于一个舞台,更能增加画面的对比感,真正实现民俗元素时尚化、红色革命艺术化,充满亦真亦幻的蒙太奇色彩。

3.2 崔晓东的《平潭映象》

在舞台设计的大分类中,服装既是一种文化符号,也能体现出文化认同。《平潭映象》作为一部深度融合了海丝文化、台海文化及浓厚民俗风情的舞剧,其中的服饰既要体现福建本土的民俗特征,也要探索两岸文化的共性,做到一脉相承、求同存异。

《平潭映象》角色众多,且不同角色属于不同的种族、文化体系,这就使很多角色的服装无论在造型、风格还是材质方面都显得截然不同。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作为山与海的象征,着重体现超凡脱俗的飘逸感,且需要做出全剧最灵动复杂的舞蹈动作,因此,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大多以轻薄、丝滑的材质为主。为了保留服装的流畅感和完整性,女主角平潭蓝的下半身裙摆运用了染色的再造工艺,蓝与绿如水一般交相呼应;上半身则采用打褶、贴花、串珠等手法,美观又不失轻松自然。男主角君山王的服装设计思路也与平潭蓝相似,使用全白这种清淡素雅的颜色,上半身使用磨洗、镂空手法,服装只剩几根布条缠绕;下半身则添加了大量无序的碎布、毛边,腰间以黑色鳞片作为装饰。这样倾向随机自然的面料再造方式极为巧妙地与男女主人公自然之子的身份相吻合,在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服装的实用效果——可舞性。

与男女主人公超凡脱俗的造型相反,剧中人类角色(例如渔夫、农妇)的服装无论在廓形还是面料材质上都倾向于厚重与粗犷自然,斗笠与蓑衣使用皮革等面料模仿自然材质编制而成,胸口使用银线与贴片缝制出当地民俗服装的特色图案。除此之外,此类角色的服装面料大多进行了磨洗做旧处理,让崭新的服装在舞台上充满生活的“旧”痕迹,能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中。

同时在剧中,压轴出场的妈祖形象也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她的服饰是全剧最繁复厚重的一套服装,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风格与特色。因此,无论是在服装造型上还是在色彩搭配上都区别于剧中的“仙子”和常见的神仙形象。从色彩上来说,深红加深蓝的撞色染色使服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领口两层衣领上交叠点缀的宝珠、肩膀边缘精致绝伦的金线刺绣以及人物宽大的袖子同样运用了面料再造手法,上半部分将袖子折叠后进行喷漆、染色,红黑相间增加了服装的繁复感,下半部分则拼接了蓝色纱带,以波浪的造型体现妈祖“海神娘娘”的身份。同时,衣摆的最下端再次使用了刺绣这种经典的再造手法,蓝底点缀金色传统海水纹,整套服装造型大气且不失华丽感,完美体现了妈祖的尊贵身份与服装体量感。

4 结语

舞台服装是区别于日常服装的一种服装类别,是舞台美术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同时其一切都需要服务于演员的表演,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表演需求,将审美与艺术理念传达给观众。在服装设计与创作过程中,应以服装整体造型和风格为中心点,以面料的固有特征为出发点,结合想要表达的设计理念与恰到好处的处理技巧,发挥面料本身的优势特征,将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使面料再造能在舞台服装设计作品中发挥更大的潜力,也在各种组合与再造中创新舞台服装,使舞台更具魅力、更具艺术色彩。

猜你喜欢

映山红服装设计面料
映山红又红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这里年年映山红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文登开遍“映山红”
映山红的故乡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