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强桂战略背景下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2023-10-24马莲芝刘晓辉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技能模具岗位

马莲芝,刘晓辉

(1.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5)

0 引言

全面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新时代给予产业工人技能报国的重大机遇。然而,工业是立国之本,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化离不开技术工人队伍作保证,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广西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新时期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为模具行业提供了稳定发展的契机,培养具有模具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尤为迫切[1,2]。

技师学院作为技工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要使命。广西南宁技师学院,聚焦区域汽车、工程机械、铝深加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立足解决教学中突出问题,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2015 年引进中德(巴伐利亚)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合作项目,历时8 年时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建成了广西区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双元制”培训基地。通过优化模具制造专业建设,创新中德巴伐利亚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为广西玉柴集团、柳州五菱、广西美斯达集团柯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等本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实现广西工业强桂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1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区域产业需求匹配度“低”

学校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精准,区域产业优化升级要求中职模具专业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与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存在着一定距离,二者匹配度“低”。

1.2 模具制造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影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效能“弱”

学校模具制造专业的课程结构不合理,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岗位能力脱节、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需要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1.3 模具制造专业学业评价内容和形式单一,评价体系不科学,适应企业用人标准“难”

学校模具制造专业学业评价内容主要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了对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方面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和形式单一,与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一致,成为影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及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建立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保证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创新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

2.1 中外融通,创新教学组织方式,构建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制造专业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定位为工业强桂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通过引进中德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合作项目,调研模具制造企业岗位需求,协同校企行各方资源,将德国企业“一元”的实训车间布局和设备配置方案引入到学校,将“学校元”与“企业元”要素融合在“基地元”[3,4]。按企业管理模式贯穿教学始终,将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实现了“教室与车间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上课时间与上班时间合一、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七合一”,构建“学校+基地+企业”七合一双元制模具制造专业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学校+基地+企业”七合一双元制模具制造专业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

2.2 标准融汇,聚焦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层次定位,重构课程体系

模具制造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五年制模具制造高级工专业,融合德国模具机械工课程大纲、《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专业教学标准》《模具制造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企业岗位需求,重构双元制模具制造专业本土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目前模具企业广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建设真实岗位实践环境,聘用企业师资,开发本土特色专业实训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任务,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阶段,对应初、中、高级能力培养,实现“普通机床操作”“模具加工”“模具装配”岗位进阶,突出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素养的养成训练,创新课程体系,实现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岗位能力有效衔接,构建“任务导向、能力递升、岗位进阶”模具制造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2 所示。

图2 模具制造专业“任务导向、能力提升、岗位进阶”模块化课程体系

2.3 校企融合,聚焦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业评价体系

模具制造专业聚焦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每个学生系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将世界技能大赛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德国模具工考核项目指标、合作企业职业素养要求等内容,融入到学生学业评价的全过程,体现在“工作质量、工作速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态度、文明生产、社会行为、安全生产、培训记录”等多个方面,全面记录学生学业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创新学业评价体系。入档资料包括学生的学员手册、培训记录、学生图纸、课堂工作页、学员的专业谈话记录表等,全面记录学生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生成的全过程。三阶段的过程性评价,包括有“单个任务评价”“专业实训模块化课程”的综合评价及学业结束后终结性评价,构建了模具制造专业“一人一档三阶多维”的学业评价体系。如图3 所示。

图3 模具制造专业“一人一档三阶多维”的学业评价体系

此外,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模拟德国生产企业的标准对实训车间进行优化,设置实训车间3 个,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要求融入课程安排、教学管理、学生日常教育等环节构建“产学”融合的教学场地和“教学实训+企业实习”相融合的教学、管理模式;组建一支由德国培训师、国内培训专家、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构建“梯队式”双元师资培养模式,打造具备“模具专业国际水平教学标准”的教学团队,实现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及“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中德巴伐利亚双元制本土化教学改革。

3 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成效

3.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工业强桂高端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撑

模具制造专业融合德国模具机械工课程大纲、AHK 认证标准、国家职业标准等级和企业岗位需求,实施中德双元制本土化教学改革,创新双元基地育人模式,培养以模具制造技术为核心的高端制造高技能人才5000 多人次,就业率达98.7%,学生技能等级考证率98%以上,获得广西柯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20 多家重点企业好评率98%以上。

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服务工业强桂高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

服务区域先进制造业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广西“双百双新”企业共建大师工作室3 项,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14 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15 项,转化经济效益1400 多万。先后与国家级“小巨人”单位、广西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订单班、企业新型学徒制班200 多人,累计为企业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1.8 万人。

3.3 成果推广应用,为工业强桂培养高端制造技能人才做贡献

成果辐射300 多所学校和企业。得到职业网、人社网、八桂职教网、广西日报、南宁日报、柳州日报、南国早报等30 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和网络转载,仅全国现场观摩会浏览超过43 万人次,反响强烈,起到示范引领效果。

4 结语

通过中德(巴伐利亚)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合作项目本土化实践,融合“学校元”与“企业元”各发展要素,进行经验萃取,创新形成“‘学校+基地+企业’七合一”双元制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模式;融合德国模具机械工课程大纲、国家职业标准等级和企业岗位需求,构建“任务导向、能力递升、岗位进阶”双元制模具制造专业本土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教学实训环境,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一体化”)师资队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培养,建立“一人一档三阶多维”学业评价体系。通过全面提高高端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广西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及工业强桂战略,助推了“中国制造2025”[5]。

猜你喜欢

高技能模具岗位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擦擦模具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