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多红:我在巴基斯坦当厨师

2023-10-24陈贵刚丁子南张乐

军工文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中巴菜品

陈贵刚 丁子南 张乐

2003 年8 月25 日,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新型歼击机“枭龙”飞机成功首飞。彼时惊天一飞,翻开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新篇章。

“枭龙”飞机的背后,藏着许多从未提起的故事,在巴基斯坦当厨师的蒋多红就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2023 年是蒋多红当厨师的第32 个年头,也是他去巴基斯坦的第11 年。1991 年, 蒋多红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航空工业成飞当厨师。“来成飞的第一年我就在头灶炒菜,一直没离开过,炒菜、凉菜、面点我都会,挺全能的!”提起自己的职业, 蒋多红充满了自豪感。

8 月20 日,下午三时許,蒋多红接通电话,电话那头是巴基斯坦的中午一时许, 蒋多红刚刚从厨房里收拾完。为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同胞准备一日三餐,这就是蒋多红每天的工作。

从一开始刚来巴基斯坦的不适应到与本地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从采购食材到研制五花八门的新菜品,再从厨房烹饪到组团接待工作。11 年来,成都到巴基斯坦, 5000 余公里的直线距离,串起了蒋多红的两个家。

虽然人在异国,文化不同、口味不同、风俗不同,但对于蒋多红而言,作为一名航空人,能够在30 多年里见证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这既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感。

去巴当厨师,适应新环境研制新菜品

从1992 年的谈判始发,到2003 年首飞,再到2006 年开始“批量生产”,“枭龙”战机的发展迈入新的里程碑。2012 年3 月的一天下午,蒋多红接到了通知,一个月后前往巴基斯坦工作。

“巴基斯坦啊,那会儿经常看电视里听到中巴友谊,我当时一口就答应了, 能在外国给同胞们做饭吃,我觉得挺有意义。”同年4 月27 日,蒋多红背上行李坐上了飞往巴基斯坦的航班。“刚去巴的那阵子是真想家,吃不惯,住不惯,就连工作都不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呢?那边的食材有限啊,对于一个厨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厨房的环境和食材了。”一提起去巴基斯坦的头一年,蒋多红就有说不完的故事。

蒋多红所工作的地方叫中国城,距离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有100 多公里,除了偶尔需要外出采购食材,几乎所有的时间, 他都在中国城里待着。蒋多红所在的厨师团队一共有4 个人,他是厨师长。每天他们要准备200 多人的餐食,有时候如果遇到组团接待,可能会有300 多人。

每天下午,蒋多红都会和同事们提前拟写好第二天的菜单。“每天的菜都不重样,每半个月我们就要收集一次意见,研制新的菜品或者调整一些菜品的口味。”蒋多红告诉记者,来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人,不仅仅是四川人,江浙一带的,北方的,大家有不同的口味,所以菜不能做得太辣了。

说到这里,蒋多红提到了一件让他略有成就感的事情。“今年是我在巴基斯坦当厨师的第11 年了,大部分工作人员我都认识, 我们既是同胞,也是朋友,谁不能吃辣,谁口味偏淡,谁喜欢吃牛肉, 我基本都能记住!

收获友情,对中巴友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身在异国,有一群同胞陪伴,会让人感到安心。在巴基斯坦, 蒋多红收获了很多友谊,也包括中巴友谊。而提起2012 年来巴前, 在电视里看到的中巴友谊,彼时的蒋多红对这四个字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十多年前是在电视里看到“枭龙”战机,知道中巴友谊, 真没想到自己能来巴基斯坦,还能待这么久,这些年我真的理解什么叫‘巴铁’。”说到这里,蒋多红提起了他和巴基斯坦厨师的故事。

在中国城,还有一个巴基斯坦本地厨师团队,每个月蒋多红和同事都会就菜品与他们沟通交流。“巴基斯坦的厨师擅长咖喱、油炸类的食物,他们只会放盐,菜品相对单一,我们会教他们中国菜,比如番茄炒蛋、土豆丝等,他们也会教我们如何做咖喱牛肉。” 一来二去,中国城的饭菜开始中巴结合了。

“今天晚上我就要给他们做水煮鸡肉片和炖冬瓜。”蒋多红透露,巴友们可喜欢中国菜了!在中国城,巴基斯坦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举办一些活动,每次都会邀请他去做几道中国菜。

除了厨房里的故事,

蒋多红还学会了乌尔都语并减肥成功

在问及他会不会本土语言,想不到,在巴基斯坦的11 年,蒋多红基本掌握了乌尔都语(巴基斯坦的国语)。“洋葱是‘比亚子’,土豆是‘阿洛’,鸡肉是‘几根’……”说到这里,蒋多红说起了本土语言。

“其实啊,在中国城,我们说中国话他们都能听得懂,他们说母语,我们基本也能听懂, 这就是默契吧,或者说是友谊。”对于蒋多红而言,中国城早已变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来巴基斯坦的前三年,蒋多红有200 多斤,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蒋胖娃儿,“那时候我确实胖,大家都这么叫我,经常叫着也就顺口了。” 说到这里,电话那头蒋多红忍不住笑起来,“你也可以叫我蒋胖娃儿,但现在我减肥成功了!” 原来,来到巴基斯坦的第四年,蒋多红就开始坚持锻炼身体了,每天跑十公里,两年下来,他瘦了60 斤。“现在我只有130 多斤了,蒋胖娃儿已经不是胖娃儿了!”

在蒋多红看来,厨师是一份很普通的职业, 但能够在异国他乡为从事中国航空工业的同胞们做上一道家乡菜,让他们吃得习惯,安心地工作, 对于蒋多红而言,这份厨师的工作也就实现了最大的意义。

蒋多红有三年没有回国了。去年他的女儿考上了四川大学的研究生,他说,后面想找机会回趟国,看看家人。提起家人,蒋多红表示,“女儿和妻子都很支持他的工作,我每天下班后都会和他们视频电话,分享彼此的生活”,这也是他能够在巴安心工作11 年最主要的原因。

2023 年8 月25 日,“枭龙”战机首飞20 周年。蒋多红深有感触,“这些年我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与腾飞,我为中国感到骄傲!”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中巴菜品
你偷走了我的心
——中巴建交七十周年主题推广曲
团膳菜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航空工业计量所60年发展史的回望与传承
中巴纺织贸易投资新方向
迷惑菜品又来了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假蒟叶系列菜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航空工业向阳:战略引领 砥砺前行
中巴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