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教育理念下专业教育改革与合格职业人塑造研究

2023-10-21张勇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0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教育

■张勇

2022 年5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直指当下教育实践中的分割和偏见问题,多处使用“融通”“融合”“贯通”“并重”“协调”等字眼,强调“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尤其是近年来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和中央政策文件的高频率颁布①,无不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的全局性整合、教育结构的全方位优化、教育制度的全领域贯通,同时也展示了国家针对教育痛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改革的魄力。从合格职业人塑造的角度出发,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缺一不可,而专业教育无疑又是实现受教育者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与强调共性知识和观念、突出教育广度的通识教育相比,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在明确职业目标指引下的知识深度和专项技能培养,其教育内容和方式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但现实中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分离、在教育管理中把高等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在职业教育中专业融入不足等各种割裂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且已经对专业教育的系统性构成了明显破坏,也成了导致我国职业人培养与市场用人需求长期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当下我国专业教育改革不得不面对的突出问题。

一、系统推进专业教育改革对于合格职业人塑造的价值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本·大卫(Joseph Ben-David)就在比较不同国家教育形态的基础上提出,专业教育是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之教育[1]。可见,专业教育的根本目的终归要为市场用人需求服务,学术界一般视其为随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对特定领域专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活动。就合格职业人综合素养形成而言,专业教育的任务自然无法在某个特定教育阶段独立完成,每一个受教育阶段的施教者、学习同伴、教育内容、手段和环境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从专业教育通往职业需求的完整体系,这也是新职业教育法所倡导的“大职教观”的体现[2]。因此,系统推进专业教育改革对于提高人才的专业基础素养、专业创新力、职业使命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专业基础素养,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应用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专业基础素养要求同步提高,过去仅仅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的专业教育,凸显出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的现实问题。因此,系统推进专业教育改革,构建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首先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

其一,扩大专业教育覆盖面,有助于应对新科技革命对低技能岗位替代的冲击。我国每年有超过2000 万年轻人先后步入劳动力市场,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不涉及专业教育,高中以下毕业生包括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的是低技能的重复性劳动,而现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冲击原有岗位并被广泛替代,尤其是新诞生的就业岗位在专业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进行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专业教育进行整体布局,使人才职业素养提升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确保任何一个年龄段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都能够具备特定就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素质。

其二,改善专业教育内部结构,有助于回应不断壮大实体经济的人才诉求。当前我国专业教育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在选择是否录用大学毕业生时,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其所学专业。然而,从多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等数据来看,我国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部分脱离经济发展用人需求的现象,这也是造成高等人才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2018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特别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系统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构建政府指导下“有建有评、有进有退”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降低所谓热门专业的拥挤效应,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与市场用人需求的动态平衡。

其三,加强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从市场用人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专业人才就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问题,近年来各类专业人才技能层次不高的短板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度不够[3]。系统推进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沟通转化渠道,在非职业类院校强化对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培养,在职业类院校增强专业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不仅要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比例结构。

(二)提升专业创新能力,构建高素质劳动大军

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深化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底色。站在职业人的角度衡量专业教育的效果,就是看教育能否为市场输送足够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有学者甚至认为,创新能力是中国“核心素养的核心”,培养创新人才应成为中国教育的优先目标[4]。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关于创新人才短缺的话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系统推进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进一步释放专业教育“专”“深”“高”的优势,聚焦高端人才专业创新能力,全方位提升我国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面向国际学科前沿的专业教育改革,有助于打开人才专业创新视野。尽管我国已经从整体上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们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系统创新等关键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大量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节作为考察对象,多角度探讨了教育总体定位不够明确、教育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教育评价制度不够科学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共性原因就在于专业教育的开放度仍显不足。因此,系统推进专业教育改革应当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国际学科前沿领域,更好地把握专业演进方向,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专业空间“除旧布新”。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志于进入科研岗位或尖端技术应用岗位的学生来说,开阔的专业视野相较于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也更有可能实现科研成果的实质性突破。

另一方面,精细化专业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有助于增强人才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有时就是一种不盲目从众、善思善疑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往往来自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细节之中。换言之,深化专业教育改革既要有系统化的顶层布局,也要有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从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从课程建设到教材编写、从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从理论传授到实践教学,甚至从教学环境的构建到教学工具的使用等诸多环节,只有建立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具备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切实激发起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5]。

(三)强化专业思政教育,增强人才职业使命感

坚持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我国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不断强化专业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持续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人才职业使命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近年来,在校学生群体中的厌烦情绪出现了扩散和恶化的趋势,且不再受制于传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差异等方面,厌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厌学者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失去兴趣与动力,具体出现不想写作业、选择旷课或逃学,极端情况下甚至轻生等现象。传统的观点认为学校学业负担重、家长期望过高等是学生厌学的主因,更多强调学习的压力因素;针对信息时代广泛出现的学生厌学与痴迷网络的多重交织现象,新的研究开始关注学习中兴趣点缺失和学习后成就感不足的问题。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就是要让学生感知到专业学习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专业知识来源于劳动实践并应服务于劳动人民的精神溯源,树立劳动光荣的情怀,激发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学习专业的热情。

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增强人才职业使命感。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都是人类解放事业的一部分,更是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业的一部分。学生专业使命感构成其进入社会后职业使命感的基础,是其在崇高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下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体现[6]。从就业市场信息反馈情况来看,不少年轻人将专业学习的目标定位于谋生手段,缺乏对专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工作后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倾心奋斗的志向薄弱,更加缺乏类似老一辈科学家“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情怀。因此,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就是要改变专业教育中过多强调“有形的、物质的、自我的”内容,重视专业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大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理想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系统教育理念下深化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按照系统教育理念,个体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类教育要素既各自独立又交错影响,不同教育阶段既相互制约又彼此支撑。2021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当前我国专业教育与职业人需求之间的断裂现象是教育理念、目标、管理和实践等方面多重分离的结果,与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精神不相适应。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教育的系统性,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用人需求变化趋势,尊重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内在规律,正确认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在融合互促中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一)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整合抽象塑人与现实立业双重目标

教育究竟要教会学生什么,这是一切教育研究的起点。然而,不管过去现在,也不论国内国外,关于教育目标的看法却始终无法达成一个明确共识,这与考察者所处的时代和研究站位都有关系。于是,笼统而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7]。事实上,出于“人”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教育目标可被简化为两个层面:抽象的“塑人”目标和现实的“立业”目标。其中,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教育目标的共同性和持久性,即任何教育都最终要服务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抽象目标;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目标的民族性和阶段性,任何国家的教育活动都是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引导个人为自身的成长和群体的进步而建功立业。

尽管对于“塑什么样的人”和“立怎么样的业”存在表述差异,但教育既要教人谋生技能,又要启发人追寻以道德或气质为基础的生命质量,这一点却毋庸置疑。然而,我国当前教育的“塑人”与“立业”目标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致使教育实践长期无法摆脱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分工和专业划分的人才“生产能力”评定魔咒,“古典教育的‘养心’与‘养性’转变为现代教育的‘养财’,分工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与整体的利益,却以人的异化与能力的扭曲为代价”[8]。而这也成为专业教育无法与职业要求精准对接的根本原因。

依照新的教育立法精神,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专业教育既不是简单的专业课教育,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阶段,而是要把专业教育放置于人才成长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从合格职业人塑造的角度出发,扭转“专业教育只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任务”的认识误区,通过重建立体化专业教育体系,把专业教育贯穿学生受教育的全过程。

(二)树立协同教育理念,推动在尊重学科规律基础上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改革

教育目标分离的另一表现就是关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生硬二分法,不仅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阶段分割,而且也让高考在事实上扮演了不少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拦路虎的角色,这显然有悖于生命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有学者认为,人们在解读高等教育时,不能将高等教育理解为狭隘的、独一无二的专业教育,而应充分认识到融入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9]。与之相对应,人们也不应该把专业教育仅仅视作高等教育特有活动,现实中出现这种“独占式”隶属关系似乎与教育管理中的效率导向相关。

效率导向下的教育管理喜欢可测度的指标,偏好标准化的考核,倾向于支持积极行动,导致多数过度教育是在与专业不对口的岗位上发生的,并未对学生职业能力产生实质性的帮助[10]。尤其是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教育评估制度改革并未让高校真正成为独立办学主体,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教育文件的影响力仍然远大于市场用人需求的影响力,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依然存在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冲动,这也是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异化的表现之一[11]。事实上,用专业教育机构的有形产出(发表论文数、学业成绩等)评判其教育教学效果,确实比用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专业贡献来评判要容易得多,全面客观评价人才的专业贡献甚至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除了多方面的硬件和精力投入,取得成果也需要天赋和耐心,有时候还需要足够好的运气。

改变当前教育管理和评价的最好办法是融合教育或协同教育[12],把人才成长视作多因素共同影响而非单因素独立决定的结果,因而在现实教育活动中要努力确保各类教育要素包括课程、师资、设施、制度、评价等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按照202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我们既不能把专业教育看作高等教育的同义词,也不能将专业教育理解为通识教育的对立面。换句话讲,专业教育不是一种具有机械边界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板块,系统化教育改革必须让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互动中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驱动[13]。

(三)树立连续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产教融合不紧密的问题

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教育既是个体告别蒙昧迈向觉醒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升华的基本方式,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教育都是一个连续发生、潜移默化起作用的过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指引下,生产领域的效率优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以管理生产的思路来管理教育显然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不仅如此,这种源自生产效率的教育评价方式还成了教育工作中产教脱节的推手,导致专业教育链的阶段性断裂。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开放度有了显著提升。但时至今日,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校园依旧是纯洁的象牙塔,看上去形式丰富多彩的合作办学并没有改变整体上关起门来办教育的状况。就家庭方面来看,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在上学时远离社会,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读书,但毕业后又希望孩子能独当一面,迅速在社会上立足;就学校师资方面来看,相当数量的教师都是从学生身份毕业后直接迈上讲台,未曾有过工厂车间的实际体验,在学校也很难获得专业实践机会,“双师型”队伍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从教育活动教研相长的角度来看,科研与教学脱离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在非基础学科领域,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仅仅是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不仅现实意义严重不足,而且也未能对专业教学形成很好的支撑。

尽管不少研究都注意到了产教融合不足的问题,但对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却认识不足。基于对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尊重,生命的成长必然是一个连续发生的过程。同理,专业教育也一定是一个在内力和外力共同推动下,逐步实现学生从专业启蒙到专业觉醒,最终成长为合格职业人的渐进过程。但在现实中,少年时期专业启蒙的缺失和职业引导的不足,使得之后的专业学习成为无源之水,专业教育“停留在课堂而无法进入职场”也就不足为奇。可见,真正解决产教融合不紧密的问题,必须让专业教育回归教育生态系统,按照连续教育原则,让各级各类教育在学生职业成才道路上有机贯通。

三、从专业教育通往合格职业人的系统改革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系统推进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以合格职业人培养为引导,按照终身教育、协同教育和连续教育准则,重建全覆盖的专业教育新生态,按照专业启蒙、专业兴趣、专业思维和专业技能的自然成长脉络,赋予各类型教育特定的职能使命(图1 所示),各负其责,普职融通,有机衔接,协调发展。

图1 系统教育理念下专业教育改革路径

(一)幼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差别意识,适当开展专业启蒙教育

“专业”的存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集体的共同性,二是个体的差异性。专业启蒙教育可以在孩子进入幼儿期之后,通过一定的活动和方式引导其逐步形成对专业感性认知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一直在小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大集体的氛围下感受个体之间的差异。学前教育阶段应当把“集体不是大家都一样,而是不一样的个体能够彼此认可和相互接纳”作为专业启蒙立足点,鼓励教师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感受特定情境下的角色区别,也可通过玩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知行为差异,帮助孩子们慢慢建立差别意识。当六七岁的儿童差别意识开始由外转内时,小学阶段开始的文化课学习能够形成一种“相同任务、各自完成”的氛围,有助于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教师要设法引导小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个人想法,用合理的方式传递个人意愿,学校则应当创造条件让小学生适当接触不同职业,开展形式多样、力所能及的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劳动教育活动,这是发掘专业兴趣和启迪专业学习潜质的必要环节。

(二)中学阶段重在培养专业兴趣,引导学生建立职业方向感

进入中学阶段后,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对更遥远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这是挖掘个体潜质最好的时期,也是培养专业兴趣和建立职业方向感最好的年龄。日本的中学每年都会为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职业指导课,目的就是帮助中学生探寻自己的兴趣领域和专业方向,对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引导学生构建职业规划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中学教育在这方面欠账较多,教育界要切实改变基础教育没有专业和职业指向的认识,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在学科基础课教学中增加实践内容的方式,进一步加强职业认知和体验,帮助学生在高中学业结束前找到对应的专业方向,降低高考报志愿的迷茫,缩短大学专业课学习的适应期。一方面,中学阶段的课程转变有助于扭转过度追求理论体系完整性的惯性,从理论思想性、与生产生活结合度等角度重新梳理教学内容,逐渐转变为科普性知识学习;另一方面,中学阶段有必要淡化学科边界,强化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教学,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自主探索,并配套进行考核方式改革,逐步降低知识型尤其标准答案型考核比重,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学、调查、分析、研究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三)家庭教育重在生活技能训练,要为未成年人职业成长全程护航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长是孩子迈入职场前的守护人,家务劳动是生产劳动的延伸,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职业成长道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家庭教育尽管不直接涉及专业知识传授,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对未成年人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培育和引导,良好的家教家风不仅能够保障孩子个体的全面健康成长,也是未来一代职场人共建美好国家的重要基础。教育界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采取必要措施开创家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促局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要在师范类高等院校增设有关家庭教育的专业,培养更多熟悉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师资队伍,以专业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围绕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培养目标,配合学校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各年龄段孩子的劳动教育,为孩子的专业启蒙和职业觉醒提供全程护航。

(四)高等教育重在专业思维培养,承担着职业觉醒教育的重任

职场上的焦虑情绪不仅受社会竞争的影响,同时也与学生时代职业准备不足有关[14]。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只是纯粹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专业思维训练,学生始终是一个专业被动接受者,而职场却要求大学毕业生是一个专业觉醒者,能够自如地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技能的随时切换。从这个角度讲,高等教育也是一种以职业觉醒为导向的专业觉醒教育,其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逐渐了解和接近劳动力市场,并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教育服务和实习机会,加强专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融合,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融入职场。一方面,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为目标,构建自主发展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新机制,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采取强有力举措提升教师实务能力,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专业研究与专业实践的协同化,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人的衔接,同时要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实干精神。

(五)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指引,把专业技能提升作为中心任务

与专业教育类似,职业教育同样不是一个教育层次,而是在专业启蒙基础上、直接面对劳动力市场、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开展的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更多的是要在协调融通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的三链融合[15]。一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市场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衔接,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引导群团组织和行业组织多元参与,力争使职业人才更加契合产业升级的方向;二是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既要注重义务教育阶段之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顺利转换,也要保障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级之间的进阶渠道清晰畅通,保障职前职后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有效衔接;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顺应新科技革命对技能型人才专业素养提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技能背后专业原理的传授,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式高精尖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注释:

①201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202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