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80g/L丙硫菌唑SC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2023-10-19邓士雄吴丙成张北举

湖北植保 2023年5期
关键词:丙硫菌唑单剂咪鲜胺

杨 霞,邓士雄,吴丙成,张北举,段 炼,苏 林

(1.松滋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湖北 松滋 434200;2.松滋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心,湖北 松滋 434200)

小麦赤霉病会导致小麦结实率、千粒重下降,且病菌产生呕吐毒素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威胁人畜健康安全。松滋市是长江中下游冬麦种植区之一,赤霉病为常年发生病害之一,本试验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选用几种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赤霉病,以期筛选出防治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药剂。试验区内,讲究科学综合防控,即在小麦全生育期,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开展适期晚播、药剂拌种、达标防治、机播机收等系列措施,减轻后期赤霉病等病虫防控压力,切实减轻赤霉病发生危害程度,降低毒素污染风险。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区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松滋市八宝镇白水淌村一麦田,2022年11月8日条播机机械播种,品种为鄂麦170,试验田块地势平坦、土壤性质、肥力均匀分布、排灌方便,土壤质地为沙壤土,pH值7.5,有机质含量2.745%,肥力中等[1]。每667m2播种量16 kg;前茬作物玉米,每667m2施复合肥(N-P-K:15-15-15) 30 kg。

1.2 供试药剂

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凌靓(30%肟菌酯·戊唑醇SC)、45%戊唑醇·咪鲜胺EW,均由青岛奥迪斯农资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施药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每小区面积50 m2,小区边缘设保护行,各小区品种一致,播种期一致,栽培条件一致、田间管理一致。试验设计具体见表1,药剂用量采用各产品的推荐剂量。前期田间病虫发生未达到防治指标,未进行病虫防治,穗期赤霉病防控2次。

表1 示范设计方案

1.4 施药时间、方法与天气情况

第1次施药时间为2023年4月6日,小麦处于齐穗期-扬花初期;第2次施药时间为2023年4月12日,小麦处于扬花期。两次施药器械主要采用植保无人机(极飞P40)进行飞防作业,宽幅4.5 m,喷药高度2 m,飞行速度5~6 m/s,每667m2喷药量1.5 L,叶面均匀喷雾[2]。4月1日-20日,有雨日8 d,平均气温19.7℃。

1.5 防效调查

施药后观察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小麦成熟定局时(2023年5月18日)调查各处理小麦赤霉病病穗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固定面积0.25 m2,以感病穗面积占整个穗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记录各级病穗数和总穗数。按0~7级分级标准进行病情调查,计算防效[3]。

分级标准[4-6]:

0级:全穗无病;

1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1/4及以下;

3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1/4~1/2;

5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1/2~3/4;

7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3/4以上。

计算公式:

病穗率(%)=(调查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 = [∑(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7)]×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指-药剂处理区病指)/空白对照区病指]×100

1.6 产量调查及效益分析

5月中下旬进行理论测产,每处理按5点取样法选取5个0.25 m2区域,调查记录小麦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计算理论产量[5]。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评价

首次施药、二次施药后观察试验田未出现矮化、褪绿、畸形等现象出现,各处理区小麦长势良好,无差异。因此可判断,施用的药剂对小麦正常生长无影响,无药害,安全性好。

2.2 赤霉病防治效果

从表2中对照区的病情指数可以看出,不进行任何病虫防治的对照田赤霉病呈中等发生。与对照田相比,不同用量的单剂和组合用药2次防治后,处理间的病穗率在0.7%~1.7%之间,病情指数在0.16~0.50之间,赤霉病均在中等偏轻发生程度及以下,且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在85.5%~95.4%之间,其中防治效果最好的是480 g/L丙硫菌唑SC 30 g/667m2,其次是480 g/L丙硫菌唑SC 20 g/667m2+30%肟菌酯·戊唑醇SC 20 g/667m2,防治效果均在95%左右。

表2 示范区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2.3 产量及效益分析

5月中下旬对试验区进行调查,记录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并进行效益评估,结果见表3。

表3 示范区小麦产量及效益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4不同处理比对照区增产40.6~84 kg/667m2,平均增产68.9 kg/667m2,平均增幅20.8%。纯增经济效益71.3~159.8元/667m2,平均纯增经济效益123.4元/667m2;综合考虑,用量不同的单剂防治2次,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30 g/667m2增产、纯增经济效益最高,增产率达25.4%,单位纯增收入159.8元/667m2;其次是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20 g/667m2,增产率达21.8%,单位纯增收入133.8元/667m2;田妃+凌靓(480 g/L丙硫菌唑SC+30%肟菌酯·戊唑醇SC),虽然增产率达23.8%,但两种药剂一起施用,成本增加,单位纯增收入仅128.6元/667m2;最后是常规药剂45%戊唑醇·咪鲜胺EW,增产率达12.3%,单位纯增收入71.3元/667m2。试验区各处理增产均很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试验区农药使用百折量9.6~22.5 g/667m2/次,与常用药剂45%戊唑醇·咪鲜胺EW用量(22.5 g/667m2/次)相比,施用田妃单剂用量平均在12 g/667m2/次,试验区农药减量46.7%。

3 小结与讨论

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均十分显著,防效均达到了85%以上,经过防治2次后,防效最好的是单剂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30 g/667m2,防效高达95.4%;单剂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20 g/667m2防效为90.8%,单剂45%戊唑醇·咪鲜胺EW防效为85.5%;组合用药田妃+凌靓(480 g/L丙硫菌唑SC 20 g/667m2+30%肟菌酯·戊唑醇SC 20 g/667m2),防效达94.8%,仅次于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30 g/667m2。效益方面,每667m2纯增收益依次是133.8元、159.8元、71.3元、128.6元。单剂用药量方面,与常规药剂45%戊唑醇·咪鲜胺EW相比,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20 g/667m2、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30 g/667m2农药使用量依次减少57.3%、36.0%。

以上结果综合分析,施用不同剂量的单剂田妃(480 g/L丙硫菌唑SC)在单独防治赤霉病2次后,不仅防治效果较好,且增产明显,经济效益也较高,同时,农药减量十分明显,是一个安全性好、防治效果好,能够实现小麦稳产提质增效的药剂,具有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的价值和应用潜力。使用时,应注意科学用药量,为延缓药剂抗性的产生,全生育期防治小麦赤霉病时建议交替轮换用药[7-9]。

受去年秋冬播种时,连续干旱影响,小麦苗情较往年差,且年后气温变化大,小麦灌浆期出现低温天气,造成小麦早衰现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由于气象条件、菌源、田间管理等对小麦赤霉病影响较大,不同年份发生程度不同,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上可进行持续的田间试验,丰富进入市场推广使用的实际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丙硫菌唑单剂咪鲜胺
一株丙硫菌唑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
不同剂型布地奈德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丙硫菌唑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丙硫菌唑:5亿市场即将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