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印能否开辟“现代香料之路” ?

2023-10-19中国报道李士萌

中国报道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东走廊沙特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李士萌

在9 月10 日落幕的G20 峰会上,美国、印度、沙特阿拉伯、欧盟宣布建设“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下称“印欧经济走廊”),旨在通过建设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增强亚洲、波斯湾、和欧洲之间的经济联结。拜登强调这一投资项目将“改变游戏规则”。

部分美西方媒体把它称为“现代香料之路”,并将其视作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竞争的战略布局。“香料之路”是一条从印度到欧洲的贸易路线,历史上,香料从东方经由两条不同的路线来到欧洲,是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印欧经济走廊背后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真能“重塑游戏规则”吗?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吴毅宏认为,美国此举“虚大于实”,更多是在寻求战略主动。这条经济走廊东西延伸约4800 公里,沿途国家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在回答其可能对世界经贸格局带来的影响之前,这条经济走廊如何落地都还是未知数。

“香料”还是“大饼”?

项目的与会国承诺,将在未来的60天内制定更为具体的行动计划。白宫负责国际能源事务的特别协调员霍克斯坦表示,计划将于明年进入融资阶段,逐步推进能源网、海底陆上电缆、数字基础设施和氢气管道建设。

在美国白宫释出的备忘录中,印欧经济走廊将由两个独立的走廊组成,连接印度和阿拉伯湾的“东部走廊”和连接阿拉伯湾和欧洲的“北部走廊”。印度金达尔全球大学副教授甘贾·辛格在文章中分析称,印欧经济走廊可绕过苏伊士运河,使印度和欧盟间的物流时间缩短40%。拜登表示,印欧经济走廊将可望带来“更加稳定、更加繁荣和一体化”的中东。

美国野心勃勃推动印欧经济走廊,但想要项目真正落地,其中一项关键任务是促成沙以和解。以色列和沙特是这条走廊上陆运转海运的关键枢纽,但自1948 年以色列宣布建国以来,鲜有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2020 年,在美国撮合之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巴林、苏丹和摩洛哥纷纷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沙特与以色列虽然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和贸易关系,但双方在非正式经贸领域已有相应的合作迹象。

近一段时间,美方与沙方密集的高层交流似乎表明,沙以关系正常化指日可待。6—7 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接连到访沙特。8 月,《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美国和沙特正在拟定一项协议,为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铺平道路。

但从最新消息来看,原本顺利推进的和谈进程又有变数。9 月17 日,沙特方通知拜登政府,宣布冻结与以色列方的所有会谈。随即,以色列外交部长埃利·科亨在21 日以乐观的语气表示,“预计很快就能达成协议”。

沙特方态度明确,两国和解的前提是以色列需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做出让步。美国官员预测谈判方或在未来9—12 个月内敲定更多细节,但无论是在安全保障、民用核项目还是巴勒斯坦问题上,各方都面临着不小阻力,有美国智库分析师形容,这场谈判犹如连续攀登珠峰,一着不慎便会“突遭不测跌落山崖”。

“沙特有两样东西握在美国手里,一是沙特在美国有近8000 亿美元的投资,二是沙特大量的尖端技术人才来自西方。面对美国的压力,沙特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在时间和实现巴以和平的具体条件上拖延时间、讨价还价。”吴毅宏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即使美国能够理顺中东复杂地缘政治关系,在实际建设层面,印欧经济走廊也面临不小现实挑战。“印欧经济走廊如何落地、何时落地,甚至能否落地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张介岭说。

张介岭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印欧经济走廊在推进中,如何有效支持海陆联运,如何协调各国法规、税收和海关程式,如何为海湾地区建设跨越沙漠的铁路网融资,如何解决对接港口国家希腊铁路系统不发达等,都是绕不开的难题。“关键是,一切还取决于沙以之间最终能否和解”。

美国的“算盘”

美国如此积极推进印欧走廊,其地缘政治方面的意图昭然若揭。

“美国此举一箭数雕。”张介岭表示,一方面,印欧经济走廊的出台无疑有助于实现中东地区的一体化,推动中东大和解。随着2024 年大选的临近,拜登竭力想在中东地区留下外交印记,尤其是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关系转暖,更增加了美方的紧迫感。另一方面,美国也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扶印制华”战略。人口第一大国、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准核国家,这些标签加诸印度,让其成为全球主要力量竞相拉拢的对象。

“许多西方国家担心中国崛起,因而越来越倚重印度,希望扶植新德里对北京形成战略制衡,同时减轻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张介岭说。

印欧经济走廊如落地,对印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印度和海湾国家本就有紧密的人员往来,在中东有近千万的印度劳工,每年为印度创造大量外汇。印欧经济走廊让印度可以绕开巴基斯坦,以更快捷、廉洁、节能的方式,与中东与欧盟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印度近些年也一直致力于将自己打造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头羊”,与美国的捆绑也越来越紧密。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表认为,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的外交风格有所突进,险中求胜的倾向更加明显,在美对华打压背景下,印度自认为处于战略机遇期,加紧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的态势凸显,中印关系在低位徘徊。

放眼更大的“棋局”,印欧经济走廊只是其中一步。它既是今年7 月美国刚刚主导建立的印度—阿联酋—以色列—美国“中东新四方”(I2U2)机制下的首个合作项目,也是七国集团领导下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进程的又进一步。

美国近些年热衷于搭建“小圈子”,无论是I2U2 还是PGII,在这些协议框架中,“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是各国重点合作项目。吴毅宏指出,“现代化基础设施”“推进低碳发展”“改善公共卫生”等笼统词语表述的背后是在掩盖美国私有化、证券化和在该地区建立主导地位的真正动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早前曾回应称,中方认为全球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空间广阔,各类相关倡议不存在相互抗衡或者是彼此取代的问题。世界需要的是搭桥,而不是拆桥;是互联互通,而不是脱钩筑墙;是互利共赢,而不是封闭排他。中方欢迎一切有助于汇聚合力,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任何打着基础设施建设旗号,推进地缘政治的算计都不受欢迎,也不会得逞。

特拉维夫大学政治学、政府和国际事务学院的博士研究员凯文·里姆指出,随着I2U2 的形成,感觉拜登政府正试图整合两个独立的“战略环境”——印太地区和中东地区,希望在不同地区的美国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紧密关系。

印欧经济走廊如果落地,可望将南亚、中东和欧洲三个占全球经济总量近一半的区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亚欧大陆上建立起相互依存的盟友的经济和政治生态系统。

在这一进程中,美国试图将印度打造为西亚到南亚的“守门员”。目前已知的,印度是以色列武器的最大购买者,每年花费约 10 亿美元。“随着 I2U2 的形成,印度将成为以色列政治经济的一部分。”吴毅宏说。

张介岭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将是最大赢家”,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缘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印度可借助印欧经济走廊的开通,将庞大的人口、快速增长的经济与西方市场联系起来,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影响力,朝世界大国方向迈进。

中东的“未知数”

中国不在印欧经济走廊的成员之列,却不会缺席国际关于这一计划的关注和议论。印欧经济走廊能否制约“一带一路”?

吴介岭指出,印欧经济走廊的一大考虑,就是重塑西亚格局,对冲中国影响力的扩张趋势。这个经济走廊一旦落实到位,势必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经贸合作的持续深化,尤其是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投资吸引力。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同中东的经贸往来不断升温。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同中东国家贸易继续保持高位、快速增长,遥遥领先于中国同前三大贸易伙伴增速,即东盟(15%)、欧盟(5.6%)和美国(3.7%),达到27.1%。

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美国对此越来越担忧。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美方在推动沙以和解时,还专门针对中国,向沙特开出了多个条件。其中包括不让中国在当地设立军事基地,限制使用中国华为公司研发的技术,保证使用美元而非人民币为石油销售定价。

与此同时,印度在中东的布局也有所加快。吴毅宏分析,当前印度已完成与阿联酋的自贸谈判,今年2 月印度和阿联酋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在此背景下,印度有望以阿联酋为中心,进一步扩大对海湾地区的出口,进而抢占我国在有关国家的市场份额。

“虽然不可避免产生影响,但总体上看,印欧经济走廊是‘虚大于实’。”吴毅宏认为,美国提出印欧经济走廊倡议,其实质不是竞争,而是谋求战略平衡,希望通过这种措施来延缓或干扰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比起中国已经耕耘了10 年的‘一带一路’倡议,美国的野心并不具备任何竞争条件,所以美国提出一个政治概念,围绕这个概念去创造条件,而等美国创造完条件,中国的‘一带一路’也早已进入新阶段。”吴毅宏分析,美国所极力拉拢的联盟内部也是“同床异梦”,这条经济走廊上的海湾国家,他们的战略选择并非“唯美国论”。

半岛电视台曾刊载文章,简述目前沙特新外交政策的支柱,其核心就是要多元化。“与主要大国的经济和政治伙伴关系多元化,避免陷入全球地缘政治竞争”。

印欧经济走廊协议签署现场。

沙特积极参与印欧经济走廊,是为摆脱对石油收入的依赖,从而实现经济多元化增长。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9 月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要打造一个中东甚至是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因而处在中东包围圈中的沙特,急需理顺各类复杂关系。

“沙特不会完全选择中国,也不会完全选择美国,也不会完全选择俄罗斯,什么对它有利,它就选择什么。”吴毅宏说。8 月沙特刊出的一则消息引发吴毅宏注意。消息指出,俄罗斯首趟直达货运列车抵达沙特阿拉伯。“这条消息说明,在沙特的计划里,它并不是完全依靠美国。”

这趟货运班列是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计划的一部分,最早由俄罗斯、伊朗和印度于2002 年签署,是一个7200公里长的多模式网络,包括船舶、铁路和公路路线,俄罗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事实上,自2022 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印度以及海湾国家之间的贸易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据印度商业和工业部数据,2023 年前5 个月,俄罗斯首次跻身印度三大贸易伙伴之列,两国贸易额达271 亿美元。

与此同时,很多美国的海湾国家伙伴,开始越来越多地“向东看”。 近一段时间,沙特对和中国的关系非常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也非常密切。2022年,沙特是接受中国投资最多的阿拉伯国家,约435 亿美元。在文化交流方面,今年9 月,沙特政府已将汉语作为第二官方外语纳入沙特课程,并要求沙特所有公立和私立中学新学年启动中文教学课程,每周需上两节课的汉语普通话教育。“这是其他中东国家所没有的要求。”吴毅宏说。

吴毅宏认为,沙特、阿联酋等年轻一代的领导人,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明确,那就是要同中国合作。包括以色列在内,思忖完全跟着美国走,可能会在中东地区变得越来越孤立。

猜你喜欢

中东走廊沙特
神奇的走廊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
在走廊行走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