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情画意,意境深远

2023-10-18姜有荣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39期
关键词:寄寓高考作文隐喻

姜有荣

“意境深远”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丰富”这一考点的第四点要求。“意境深远”主要针对散文、记叙文等体裁。高考作文要创造深远的意境,就应该学会写景状物,巧妙地处理“形象”和“意境”的关系。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包括虚实相生、意与境谐、境生象外等,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对社会与人生形成深邃的领悟。

叙事类文章不仅仅需要描绘客观图景,更需要展现社会环境、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所以,叙事类文章的“意境深远”更多的是指借助环境、事件、人物等载体寄寓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叙事类文章要达到“意境深远”,就需要在写人、叙事和造境上多下功夫,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考场上,考生可以多一点形象化的描写,将景物与抒情相结合,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可以运用象征隐喻,给读者暗示一种哲理情趣;还可以追求诗情画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化虚为实,环境中寄寓深意

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衬托,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由眼前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的想象,从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时,实因虚更见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气氛浓烈、背景开阔、内涵丰富。所以,行文时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如自然风光、社会背景,为人物提供表演舞台,并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心情等作用。往往一两句环境、气氛的点染,就蕴含了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深化作文的意境。

2.文中有画,营造画面的意境美

叙事性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畫面清晰唯美,语言变化多,用语精美洗练、自然流畅。这要求考生写作时,要精心描绘富有诗意的艺术画面,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或人生的美丽场景描摹出来,让人见文思画,思画见境,境中见情,情中见义。考生要借助所写画面来表情达意,就要注意构思要有意境,表达也尽量藏而不露,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3.以小见大,小事中蕴含哲理

叙事类文章的核心是塑造“人”,并借“人”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文学形象的画廊中,一个个既有特殊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的典型人物总是代表着社会中某一阶层、某一群体,体现着独特的社会意义。而考场的千字小文,很难讲述大事,所以“以小见大”乃是叙事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中外短篇小说名篇中,很多都具有“以小见大”的特征,叙述的都是不起眼的小故事,描绘的都是我们平日里不甚在意的、细微的生活细节,但却能够让读者透过这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看清世间百态、社会现实,可谓言近旨远,意境深远。

猜你喜欢

寄寓高考作文隐喻
一年明月始今宵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活的隐喻》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