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2023-10-17张旭陈维娟全雯珺李慧华赵本真洪斌刘明义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苏玉鲜食果穗

张旭 陈维娟* 全雯珺 李慧华 赵本真 洪斌 刘明义

(1 扬州大学,扬州 225000;2 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泰兴 225400;3 泰兴市根思乡农业农村局,泰兴 225400)*为通信作者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农业农村部组织推广的稳粮增豆重大技术,也是国家稳粮保供的重要举措。然而,要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江苏省的推广应用,亟需遴选出适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耐密、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在此背景下,笔者于2022年以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鲜食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22 年6 月—9 月在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田中进行,供试土壤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试验田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前茬作物为小麦。

小麦收获后,于6 月6 日试验田每667 m2施复合肥50 kg 作基肥,全田撒施后采用双铧犁进行旋耕;6 月15 日—16 日耙田、整地、作畦,畦宽为2.5 m,同时设置小区;6 月22 日进行鲜食玉米开沟直播,播种后喷施都尔除草剂;6 月26 日鲜食玉米出苗;7 月6 日进行间苗,并进行移苗补缺;7 月14 日定苗;7 月5 日、7 月15 日分别采用高效氯氟氢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玉米螟,同时兼治大豆害虫[1];7 月19 日每667 m2施尿素25 kg,在每穴鲜食玉米旁用小锹人工穴施;7 月20 日人工除草1 次;8 月4 日每667 m2施尿素30 kg,在每穴鲜食玉米旁用小锹人工穴施;8 月29 日采收鲜食玉米果穗,并进行品质鉴定;9 月30 日采收大豆鲜荚。

1.2 试验设计

参试鲜食玉米品种共11个,分别为‘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甜糯818’‘苏科糯1501’‘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苏科糯12’‘ 密甜糯1号’‘斯达糯41’‘扬甜糯104’‘苏玉糯5 号’。

复种区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以‘苏玉糯5 号’为对照品种。每处理重复3 次,每重复排列在同一排,每小区面积为25 m2(长10 m、宽2.5 m),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和保护区,保护行为4 行玉米,保护区宽度不小于小区宽度。每畦种植鲜食玉米2行、大豆4行,鲜食玉米与大豆的间距为0.6 m,鲜食玉米带内的行距为0.4 m,大豆带内的行距为0.3 m,2 行鲜食玉米品种两侧为4 行大豆,鲜食玉米株距为15 cm,每667 m2种植3 500 株鲜食玉米,大豆株距为13 cm,每667 m2种植8 000 株大豆,

同时,增设鲜食玉米清种区(即不与大豆进行复合种植),鲜食玉米的种植行距、株距及种植密度与复种区保持一致,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为20 m2。

1.3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022年,我国经历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高温,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5%,为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泰兴市梅雨期间晴热高温天气较多,梅雨量显著偏少,且以对流性降水为主,6 月23 日入梅,较常年推迟4 d,7 月11 日出梅,梅雨期为18 d,较常年缩短6 d,平均梅雨量为79.1 mm,比常年梅雨量减少近70%。2022 年6 月—8 月泰兴市高温时间为42 d,平均气温为29.5 ℃,较常年同期提高2.1 ℃,持续高温天气导致供试鲜食玉米高温杀雄、花粉活力差,严重影响了鲜食玉米的果穗分化,导致秃顶率增加,结实率和产量均大幅下降[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

由表1 可知,各鲜食玉米品种均于6 月22 日播种,6 月26 日出苗,8 月7 日—9 日吐丝,8 月29 日采收鲜食玉米果穗。从生育进程来看,鲜食玉米在拔节至灌浆前期的约一个月内均处于连续高温环境(最低气温>30 ℃),这样的温度环境对鲜食玉米的孕穗、开花极为不利。

表1 复种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比较

2.2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

由表2可知,各鲜食玉米品种的株高为216.7~273.3 cm,‘苏科糯1901’‘苏科糯1501’的株高较低,‘斯达糯41’‘苏科糯1801’的株高较高;各鲜食玉米品种的穗位高为73.0~127.7 cm,‘苏科糯1901’的穗位高最低,‘苏甜糯818’‘苏科糯12’‘苏科糯1801’的穗位高较高;除‘苏甜糯818’的植株为紧凑型外,其他鲜食玉米品种的植株均为半紧凑型;‘苏甜糯818’‘苏科糯1501’‘斯达糯41’的双穗率为0,‘苏玉糯5 号’(CK)的双穗率最高,为23.6%;除‘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科糯1801’‘苏科糯12’的空秆率为0 外,其他鲜食玉米品种的空秆率为2.9~14.7%,其中‘苏甜糯818’的空秆率最高;各鲜食玉米品种的植株整齐度均较好。

表2 复种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比较

2.3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

由表3 可知,各鲜食玉米品种的穗长为15.1~20.7 cm,‘扬甜糯104’的果穗最长,‘斯达糯41’的果穗最短;各鲜食玉米品种的穗粗为3.9~4.7 cm,‘苏科糯12’的果穗最细,‘晶白甜糯’的果穗最粗;各鲜食玉米品种的秃尖长为0.3~3.4 cm,‘扬甜糯104’‘苏科糯1901’‘苏甜糯818’的秃尖长较长,‘密甜糯1号’‘苏科糯1801’‘苏玉糯5号’的秃尖长较短;各鲜食玉米品种的穗行数为12.0~14.7 行,‘苏科糯1501’的穗行数最多,‘苏科糯1801’的穗行数最少;各鲜食玉米品种的行粒数为13.7~28.0 粒,‘扬甜糯104’的行粒数最少,‘苏玉糯5 号’的行粒数最多;‘苏科糯12’的粒色为紫红色,‘苏科糯1501’的粒色为花白色,‘虞珑糯1612’的粒色为黄色,其他鲜食玉米品种的粒色均为白色;各鲜食玉米品种的果穗均为锥形穗;各鲜食玉米品种的千粒鲜质量为236.6~350.2 g,‘晶白甜糯’的千粒鲜质量最高,‘斯达糯41’的千粒鲜质量最低;各鲜食玉米品种的出籽率为15.58%~50.85%,‘虞珑糯1612’的出籽率最高,‘扬甜糯104’的出籽率最低;各鲜食玉米品种的结实率为37.7%~93.8%,‘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玉糯5 号’的结实率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苏甜糯818’‘斯达糯41’‘扬甜糯104’的结实率较低,其耐高温能力较弱。

表3 复种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比较

2.4 产 量

由表4 可知,由于受持续高温的影响,在空秆率增加、出籽率和结实率下降等条件下,复种区鲜食玉米的产量较常年有所下降,每667 m2产量为488.80~762.67 kg,除‘苏科糯1801’‘晶白甜糯’比‘苏玉糯5 号’(CK)略增产外,其他鲜食玉米品种均比‘苏玉糯5 号’(CK)减产,减幅为1.57%~34.58%,其中‘苏甜糯818’‘苏科糯1501’减产较为严重。

表4 复种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由表5 可知,清种区鲜食玉米的每667 m2产量为509.26~988.43 kg,除‘苏科糯1801’比‘苏玉糯5 号’(CK)略增产1.43% 外,其他鲜食玉米品种均比‘苏玉糯5号’(CK)减产,减幅为0.95%~47.74%,其中‘苏科糯1501’减产最严重。

表5 清种区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持续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在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时,应充分重视并做好防范措施。例如,高温天气容易导致鲜食玉米高温杀雄、花粉活力差,严重影响果穗分化,造成果穗秃顶增加,结实率和产量下降,进而降低生产效益,因此,在生产上一般需通过调节播期来避免鲜食玉米的开花期处于持续高温环境。本试验结果表明,2022 年受高温天气影响,供试鲜食玉米品种的种植表现差异较大,其中,‘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玉糯5号’‘苏科糯1801’的种植表现仍较好,耐高温能力较强,‘苏甜糯818’‘斯达糯41’‘扬甜糯104’的种植表现较差,耐高温能力较弱。

猜你喜欢

苏玉鲜食果穗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2019年东台市夏玉米品种适应性种植研究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转继承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北街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