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质米‘软玉7276’的选育与应用

2023-10-17杨新宇徐洁芬朱邦辉张庆徐玉峰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软玉武运苏南地区

杨新宇 徐洁芬 朱邦辉 张庆 徐玉峰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常州 21317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育种者对优质软米品种的关注也在日益增强。例如,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通过改良日本优质稻米品种‘农13’育成了早熟晚粳品种“香软玉”,该品种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大面积生产上,表现出穗粒结构协调、长势优、增产潜力大、后期转色顺畅等特点,且其米饭适口性兼具香、软、弹、滑等特性,再加上其稻米耐储性好、不易陈化,适合煮米饭、粥、泡饭等,深受农户和消费者喜爱。但是,该品种的稻瘟病综合抗性较弱,大面积生产存在较大的种植风险。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筛选出好吃、好看、好种、耐贮的优质水稻新品种,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日本优质品种‘农13’、超级稻‘武运粳24号’和‘武运粳27号’、优质粳稻‘武运粳19号’为亲本,经7代定向选育,育成了集丰、抗、优等于一体的‘软玉7276’。

为促进‘软玉7276’在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种植,现笔者拟对‘软玉727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等进行介绍,并根据多年示范试验,对‘软玉7276’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选育经过

2013年夏,在江苏省武进区以‘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 号’后代为母本[‘武运粳24 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自主选育的迟熟中粳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009;‘武运粳27 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自主选育的迟熟中粳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209]、以‘农13’/‘武运粳19号’后代为父本[‘农13’是引自日本的优质稻米品种;‘武运粳19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早熟晚粳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811]进行杂交[1-2]。2013年冬,在海南省种植F1。2014年,在武进区种植400多株进行单株选择,入选25个单株。随后连续择优选择,优系(F7)于2017 年参加品比试验和抗性鉴定(命名为振稻7276)。2019年—2020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2021 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20064),定名‘软玉7276’。‘软玉7276’的具体选育经过见图1。

图1 优质米‘软玉7276’的选育经过

2 种植表现

2.1 特征特性

2.1.1 农艺性状佳

‘软玉7276’苗期叶色为中绿色,叶片挺拔,植株较矮,分蘖力较强;抽穗后叶片仍挺拔,株型较紧凑,植株生长清秀;生长后期转色顺畅,收获时仍有3~4 张绿叶,秆青籽黄,活熟到老。

2.1.2 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软玉7276’分蘖性好,群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较稳定,适应性广,一般全生育期为154.5 d(较对照品种‘武运粳23 号’少1~2 d),每667 m2有效穗数为21 万~23 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40~150 粒,结实率达90%以上,千粒质量在24 g 左右。

2.1.3 综合抗性较好

‘软玉7276’的综合抗性较好。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软玉7276’对4个白叶枯病代表菌株KS6-6、浙173、PXO97、JS49-6 的抗性鉴定结果为3~5级(按9级制分级)。苗期鉴定‘软玉7276’对稻瘟病6个生理小种的抗性,2019年,‘软玉7276’对稻瘟病的抗性综合指数为4.5、病级为5 级,中感稻瘟病;2020 年,‘软玉7276’对稻瘟病的抗性综合指数为3.5、病级为3级,中抗稻瘟病。‘软玉7276’感纹枯病,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为3级。‘软玉7276’在试验示范过程中,均未发生稻曲病;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未发生倒伏。

2.1.4 稻米品质优

‘软玉7276’的稻米品质优。2019年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统一取样,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软玉7276’的出糙率为83.9%、整精米率为73.8%、垩白粒率为35%、垩白度为7.9%、胶稠度为85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0.3%、长宽比为1.6、碱消值为6.5,属低直链淀粉阴糯类型。在不同年份、多地、多场次的优质米食味评比中,‘软玉7276’均名列前茅。在“2021寻找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品鉴活动暨第七届江苏百姓品米会”上,‘软玉7276’荣获特等奖。

2.2 中间试验及试种的种植表现

2019 年—2022 年,‘软玉7276’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进行了中间试验和试种,均表现出分蘖较强、综合抗性好、转色顺畅、灌浆快、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稻米外观好和食味品质优等特性;同时,在武进区、苏州市、江阴市等地的优质米食味评比中,‘软玉7276’的稻米均以优异的外观和良好的食味品质名列前茅。因此,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均组织规模种植户赴武进区基地交流学习,并重点推荐‘软玉7276’。

2.2.1 农艺性状

由表1可知,2019年—2021年,‘软玉7276’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54.5 d(比对照品种‘武运粳23号’早1.4 d),株高平均为99.9 cm(较对照品种‘武运粳23 号’矮1.6 cm),每667 m2有效穗数平均为22.2万穗(略高于对照品种‘武运粳23号’),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41.8 粒,结实率平均为93.9%,千粒质量平均为24.3 g(显著低于对照品种‘武运粳23 号’)。

表1 2019 年—2021 年‘软玉7276’的综合农艺性状

2.2.2 产量表现

由表2 可知,‘软玉7276’在2019 年每667 m2产量平均为771.9 kg(略高于对照品种‘武运粳23号’),2020 年每667 m2产量平均为685.2 kg(略高于对照品种‘武运粳23 号’),2021 年每667 m2产量平均为715.6 kg(较对照品种‘武运粳23 号’显著增产)。

表2 2019 年—2021 年‘软玉7276’的产量表现

2.2.3 稻米品质

由表3可知,‘软玉7276’的稻米外观呈云雾状,2019年—2021年连续3年委托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其稻米理化指标,该品种的稻米品质表现均较好。其中,2019 年‘软玉7276’的出糙率为83.9%、精米率为74.8%、整精米率为73.8%、垩白粒率为35.0%、垩白度为7.9%、胶稠度为85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0.3%、长宽比为1.6、阴糯。同时,在2019 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食味品质评鉴中,‘软玉7276’的稻米品质总评分较对照品种‘南粳9108’高0.1 分。

表3 2019 年—2021 年‘软玉7276’的米质检测结果

2.2.4 综合抗性

由表4、表5 可知,‘软玉7276’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条纹叶枯病具有较强的综合抗性。其中,2019年,‘软玉7276’对稻瘟病的抗性为5级,中感稻瘟病;对4 个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KS-6-6、PX079、JS-49-6 的抗性分别为5、5、3、5级,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为28.57%,抗病等级为5 级。

表4 2019 年—2020 年‘软玉7276’的稻瘟病抗性检测结果

表5 2019 年—2020 年‘软玉7276’的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抗性检测结果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软玉7276’是半糯型粳稻,茎秆较软弹,拔节期宜适量施用多效唑等水稻生长调节剂,以有效降低基部节间长度,增强茎秆韧性。同时,‘软玉7276’在全生育期的肥料需求量相对较少,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前期促进水稻早生快发,构建合理的群体,增加有效穗数,后期适当减少穗肥施用量,避免贪青迟熟,影响稻米品质。‘软玉7276’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种植的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3.1 播 种

‘软玉7276’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种植,一般采用育秧移栽的种植方式,在5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其中,人工插秧的秧田每667 m2播种量为25~30 kg,旱育秧的秧田每667 m2播种量为35~40 kg,塑盘育秧的每盘播种量为120~130 g,大田直播的每667 m2播种量为3~4 kg。

播种前种子需进行浸种处理,以控制种传病害以及苗期和中期的病虫害(如水稻恶苗病、苗瘟病、灰飞虱、稻蓟马等)发生。具体措施为:浸种前,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12~24 h,再使用36%强氯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12%氟啶·戊·杀螟可分散粉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或36%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可湿性粉剂]浸种12 h。浸种时,药液需高出种子3~5 cm。浸种结束后,用清水浸泡并冲洗稻种2~3 次,再用清水浸泡12~24 h,然后进行催芽。值得注意的是,浸种药液中不宜添加其他药剂,且宜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浸种,要求避免高温暴晒,从而防止药害[3]。

3.2 移 栽

‘软玉7276’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种植,一般在6月中下旬进行移栽。其中,人工栽秧的秧龄控制在25~30 d,每667 m2栽插1.8 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为6 万~8 万苗;机插秧的秧龄控制在18~20 d,每667 m2栽插1.8 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为6 万~8 万苗。

3.3 肥水管理

‘软玉7276’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种植,要求氮、磷、钾肥搭配施用,一般全生育期每667 m2施纯氮18~20 kg,氮肥施用量(N)∶磷肥施用量(P)∶钾肥施用量(K)为2∶1∶1(质量比,下同)。同时,遵循“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基蘖肥用量∶穗肥用量以6∶4 为宜。此外,要求早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水稻生长后期重施保花肥。

‘软玉7276’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种植,具体水分管理措施为:大田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当露田;当大田每667 m2总茎蘖数达20 万株时,分次适度搁田;在水稻生长后期大田进行间隙灌溉,保持干干湿湿,以利于强秆壮根;在水稻采收前1 周大田断水。

3.4 病虫草害防治

要坚持“立足预防、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绿色防控”的策略,根据水稻生育进程和病虫草害发生程度开展病虫草害防治。其中,‘软玉7276’在防治病虫害时,推荐施用的化学药剂有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吡唑醚菌酯等,生物药剂有春雷霉素、井冈·腊芽菌、多抗霉素等。

具体防治措施为:(1)秧苗带药移栽。秧苗带药移栽能有效控制大田生长前中期主要病虫害(如水稻纹枯病、叶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的发生,故在秧苗移栽前1~2 d,秧田可施用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药剂。(2)杂草防除。在秧苗移栽前,结合上水整地平田,大田均匀喷施丙草胺+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待其自然落干后栽插秧苗;在秧苗移栽后3~5 d,采用47%异丙隆·丙草胺·氯吡嘧磺隆等药剂,拌细湿土均匀撒施大田进行除草,施药后应注意田间平整、保水,且严禁秧苗淹心。对经两次化除后杂草发生仍较重的田块,可进行人工拔除;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下茬种植后深耕深旋大田,以减轻翌年草害发生基数。(3)水稻破口初期病虫害防治。统筹做好对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工作,确保重大病虫防治一次全覆盖。(4)水稻齐穗期病虫害防治。对穗瘟病流行风险大、“两迁”害虫虫量高的田块,在水稻齐穗期(破口后5~7 d)开展第2次总体防治,以防治穗瘟病为主,兼防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以保大穗和功能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

3.5 收获、干燥

当95%以上籽粒黄熟时用收割机收获。籽粒收获后进行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5%~16%。

猜你喜欢

软玉武运苏南地区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Beautiful And Rich Xinjiang
直播水稻不同品种氮、磷吸收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差异试验小结
玉器收藏第一步:软玉硬玉要分清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Applying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o treat digital sig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