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云纱点染时尚,回归天人合一的慢生活

2023-10-17墨言Rechenberg

收藏·拍卖 2023年4期
关键词:香云纱剪裁质朴

文:墨言 图:Rechenberg

在凯瑟琳作品中,创新的天然染色真丝面料结合现代剪裁,如香云纱那般,在不显不争中流露奢华

世间无双的自然本色

梭罗曾在瓦尔登湖畔,写下这样的语录:“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简单,简单,再简单”这便是生活的真意,将返璞归真娓娓道来。

无论是出自西方的自然主义,还是日本的诧寂美学,无不体现着对自然的崇敬。中国人同样自古崇敬自然,中式美学相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自然为美,不矫饰,不张扬。读懂香云纱之美,关键在于它将质朴化于自然的简约,源于自然、以自然为本,褪去浮华,也是最恒久、最原始之美。

不得不钦佩老祖宗的智慧。香云纱是世上唯一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和纯手工染整工艺的真丝面料,典雅的绢纺、柔和的重锻、华美的珍珠缎、古朴的龟裂纹……复古的质朴感流露着高雅不凡的格调,让人心生亲近。用其制作的服装,堪称美到骨子里,张爱玲、宋霭龄都曾为香云纱着迷。

香云纱还有着不可比拟的穿着舒适度。一般真丝飘逸、轻薄,沾水易贴身,易抽丝;而香云纱则能“纱随人形”,轻柔而富有身骨,透气不易褶皱。兼具高雅与舒适的织物自然离不开高超的制作技艺。

在凯瑟琳作品中,创新的天然植物染色真丝面料与精湛的手工剪裁完美融合,每件服装都是一件艺术品

香云纱之美源于自然,在不显不争中流露奢华

没有哪一种织物,像香云纱这般,需要植物、阳光、空气、雨露、泥土,在日月晨曦中自然造化。桑蚕丝为坯,当地野生薯莨汁液是最好的染料,以岭南水乡独有的河泥做催化剂,经过浸莨、封莨、煮绸、泥封、河洗、摊雾等十数种工艺,还要1—3 年的窖藏等待才能用于制衣。因工艺完全依赖手工操作,即使在现代发达的染织工艺控制下,世间仍然找不到两块一样的香云纱。

正所谓“三洗九蒸十八晒,一两黄金一两纱。” 聚天地灵气的香云纱工艺之繁琐,完成时间之漫长,造成自古产量极低,素来有软黄金之称,更显得弥足珍贵。更让人惊叹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香云纱河泥覆盖的黑色面逐渐脱变,如同经历时光打磨的玉石一般,透出深邃而迷人的光泽,香云纱反而越穿越耐看。

德国著名设计师凯瑟琳 · 冯 · 瑞星博积极探索重新激活香云纱的方法,并将香云纱这种极具中国文化符号的织物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激活生命力,灵魂设计演绎极致东方美

香云纱是有生命力的,从制作到诞生,就在不断生长。曾经贵比黄金的香云纱,如今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织物,向来受高定设计师的青睐,它的美跨越文明与国界。德国著名设计师凯瑟琳·冯·瑞星博(Kathrin von Rechenberg)也是香云纱的超级粉丝。

二十多年前,她偶然从一位设计师那里接触到这种神秘的东方织物,当即“一见钟情”,后越发着迷,为此不惜远赴万里来到中国,追寻香云纱的故乡。即使在语言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依然锲而不舍,最终在丈夫的帮助下,在广东顺德见到了香云纱的原产地。从此,自己的设计生涯便与香云纱结下不解之缘。

凯瑟琳一直在探索重新激活香云纱。她身上带着德国人的严谨与极致,她对面料要求十分严苛,为求最理想的效果,她亲自动手,潜心向匠人们学习、了解香云纱的制作工艺。

香云纱之美浑然天成

受到这种中国古老奢华面料启发,凯瑟琳大胆革新面料。她创新地使用紫草、板蓝根等中药植物染出紫罗兰色,同时擅长运用中国绞缬染色法赋予面料丰富隽永的色彩和独特的肌理。同一片黑纱,不同位置、正面与反面都有深浅浓淡的变化,极富层次感,宛如纱中水墨,恰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浓淡干湿。雾面朦胧的质感,与手工艺与天然沉淀带来色彩的偶然性,又如同瓷器釉色之窑变,不经意间,给人意想不到的惊艳。

在凯瑟琳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度热爱。创作中,她既尊重了自然和历史,又通过技艺的学习和创新将传统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将香云纱这种极具中国文化符号的织物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中那正统高贵、古朴优雅的即视感,也给我们带来了文化认同感。

在凯瑟琳看来,香云纱是有个性、有灵魂的织物,天然的染色与手工制作,赋予了每一片香云纱文化个性。

凯瑟琳常说:“不要小看香云纱蕴含的古老智慧,我更深爱它传统而复杂的制作工艺,把这种有着百年历史的织物转化为自己的作品会感到很满足。”

经典即时尚,尊重每一片香云纱的文化个性

把天然材质与历史悠久的织物融入生活,在凯瑟琳看来,这是人类对自然馈赠的崇敬,也是对手工艺人繁复而艰辛劳作的崇敬,香云纱不仅是一种质朴的织物,更代表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经得起时间的沉淀,也耐得住寂寞。

凯瑟琳坦言自己一般会跟那些鲜艳夺目的事物保持距离,更心仪天然环保的质朴生活方式。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出席活动,她常喜欢身穿香云纱,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东方韵味。她常说:“并不是大自然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大自然。”

很多人认为香云纱的色彩过于朴素,色彩不够丰富,一些香云纱生产者为了迎合,让香云纱更“出彩”,甚至不惜加入其他工业染料。凯瑟琳却坚持认为,天然的色泽正是香云纱的独特之处。“香云纱最吸引我的,是它纯天然的质朴之美,现代工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工业面料,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化学污染,但香云纱不会,它纯天然的文化个性与厚重的历史感让人感到亲近,这样的特性反而让我可以更专注自己的设计。”

香云纱成就经典,真正的时尚永不过时

杭州丝绸博物馆收藏的香云纱裹式连衣裙

简约而耐看的大地色系、丰富的细节变化、质朴的质感,香云纱不与快时尚争长短,却足以能经受时光的考验,成就经典。要在看似单调的面料里不断做出变化,反而更考验服装设计师的功力。早年在巴黎学习时装设计凯瑟琳曾先后受聘于Christian Dior、Chanel、Christian Lacroix、Jean-Louis Scherrer 等高级时装工作室,丰富的服装设计、剪裁经验给予了凯瑟琳不少帮助。

不同于多数设计师,以面料服从设计的思路,凯瑟琳反其道而行,在设计上坚持面料第一,设计第二,根据面料展开设计,充分尊重每一寸香云纱的个性。香云纱在现代剪裁下焕发新生,但始终不以破坏面料的自然之美为原则,她惜纱如金,剪裁时不以圆形裁剪,不忍破坏整面纱,多以直线剪裁、对称设计,藏技于拙,最大程度上呈现香云纱的天然之美。恰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随形施艺,充分尊重每一份材料的独特性、原生性。

香云纱与当代设计的碰撞,最大的活化在于发自内心的崇敬。这位来自异邦的设计师,在长期与香云纱的接触中,感悟出了东方“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当质朴的织物与精湛的手工剪裁完美融合,每件服装由此变成了艺术品。

谈及自己的设计,凯瑟琳常说,只专注于如何通过设计更好地呈现香云纱之美,从不追逐潮流,真正的时尚应该永不过时,只有经典永流传,在慢生活里不断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匠心的滋养。

在一切求快的当下,能坚持一颗求慢的初心尤为难得。香云纱穿越时空的美历经时光温浸润,宁静致远,在现代剪裁的加持下,这块带着天然气息的面料化身华美衣裳重回生活,更在日常生活中延展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引领,成就一种精神境界,与天地合一,也与万物同化。

猜你喜欢

香云纱剪裁质朴
张震隆:非遗传承看少年
心灵手巧的“剪裁师”——卷叶象甲
非遗传承理念下香云纱服饰的年轻化创新设计研究
一片质朴的原始主义树叶
山有桂子
浑然一体有玄奥——写人作文之人事“剪裁”与“拼接”
论报纸图片编辑如何巧“剪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历史与现代发展思路
我在我质朴的心原流浪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