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2023-10-16白棠

视野 2023年17期
关键词:微云雷州秦观

/白棠

如今粉丝文化盛行,但万千粉丝中,以“爱豆”为一生的精神偶像,并与他双向奔赴的又有几人?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就有一位追星追到和爱豆命运与共的最强粉丝——秦观。

追星之路

秦观追星有着“家学渊源”。至和元年(1054年),六岁的他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直到父亲秦元化游太学归来。

秦元化瞅着眼前只顾啃糖果的小子,对他的未来甚是担忧。想到自己在太学里的那些同窗,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就是王观、王觐两兄弟,于是给儿子也取名叫“观”,希望他能像自己的偶像王观一样,才智过人。

秦观果然不负父望,十岁那年就已经略通《孝经》《论语》《孟子》,随后,他不仅学习经史子集,对兵书也兴趣甚浓。二十多岁的秦观已经看过很多书,也走过很多路,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在十多年的学习和游历过程中,文坛大拿苏轼的大名如雷贯耳,秦观日夜研读苏轼的作品,想象着“若我是他,该怎样创作”。在这样的揣摩中,他的文笔一日千里。

熙宁七年(1074 年),得知苏轼即将经过维扬(今扬州),秦观欣喜若狂。可高兴的劲头一过,他就犯起了愁:想要结识苏轼的人那么多,自己这个小透明如果只是拿着“应援牌”,岂不是要排队排到天涯海角去?

苦思冥想一番之后,秦观一口气跑到扬州寺,模仿苏轼的语气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果然不出所料,苏轼在游览扬州寺的时候看到了墙上的诗,大为吃惊:“这是我写的诗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直到有人拿出了秦观的数百首诗词递给苏轼,苏轼才欣然感叹。

得到了偶像的认同,是追星成功的第一步,下一步是,该怎么筹划“线下粉丝见面会”?这一等就是三年。熙 宁 十 年(1077 年), 苏轼改任徐州,苏辙同行。秦观巴巴地赶了过去,拜谒苏轼,同苏轼、苏辙唱和,离偶像又近了一步。

元丰元年(1078 年),秦观自高邮赴京应试,去京师的途中,秦观通过朋友李常的引荐,再次到徐州拜见苏轼。这一次见面,苏轼终于被这个年轻人的热情、才华和恒心感动,决意收他为弟子。

临别前,秦观作诗《别子瞻》相赠,其中有句“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表达自己对苏轼的崇敬,更有“请结后期游汗漫”一句表达自己对苏轼的无悔追随。苏轼回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对秦观大加赞赏。

两首诗似乎是冥冥之中的某种契约,将秦观和苏轼的命运紧紧牵连在了一起。此后,他将享有偶像的荣光,也将共担偶像的苦难。

生死相随

追星追到双向奔赴,简直太美妙,这种愉悦甚至冲淡了秦观第一次落榜的悲伤。

对于落榜,秦观并不在意,更何况有苏轼在他落榜后写信宽慰:“解榜不见太虚名字,甚惋叹。”并赞赏他的才华。

随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下狱,后放逐黄州。秦观甚是牵肠挂肚,曾渡江至吴兴问讯,甚至准备去黄州探视苏轼,后因相继中暑和伤寒作罢,托苏辙将慰问苏轼的书信带去。

秦观的热忱和重情重义深深地打动了苏轼,在秦观再一次落榜后,苏轼在给王安石的书信中推荐了他:“行义修筋,才敏过人。”随后王安石很快回信,说秦观的诗“清新妩丽,与鲍谢似之”。

有了文坛和政坛两位大拿的推荐,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登进士第,同苏轼坐上了同一条在宦海中浮浮沉沉的小船。

同年,苏轼为礼部侍郎。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刚刚开始宦海生涯的秦观,本应大展身手,可或许是官场的复杂让他丧失了信心,他一心想着“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

元祐二年(1087 年),苏轼向朝廷推荐了秦观,还不到一年,朝廷党争迭起,苏轼以龙图阁大学士之名出任杭州知州。秦观还来不及做什么,只因是苏轼的门下弟子,就成了这场党争中的炮灰,愤然回乡。

秦观后来的仕途,更是随着苏轼起起伏伏。苏轼被一贬再贬,他也跟着从京都被贬至杭州、处州、郴州、雷州,到被贬雷州时,甚至被除名,永不收叙,移雷州编管。编管,即在指定地区居住,行动完全受到管制。到此时,秦观基本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

好在此时苏轼身在琼州,与雷州一海之隔,师徒二人可以互通有无。然而,苏轼的旷达也安抚不了生性敏感的秦观, 元符三年(1100 年),苏轼被召回,秦观也复官宣德郎,放还衡州,然而他似乎预见了自己人生的终点,自作挽词:“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六月,秦观与苏轼在雷州相会,秦观出示挽词,苏轼还好生安慰了他一番,不想竟成诀别。七月,秦观自雷州启行,八月至滕州,一日午后,他在光化亭中酒醒,命人拿水来喝,待水端来后,却看着杯中倒影,含笑而逝。一年后,苏轼也在常州逝世。

多情公子,古之伤心人

作为苏轼的忠实粉丝和弟子,秦观在北宋词坛与老师各占一席之地,后世称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秦观为婉约词派的掌门人。

秦观之词作含蓄隐丽,在当时广为传唱。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才华横溢的词人、翩翩公子的形象、天生的忧郁气质,无一不让人浮想联翩。于是,秦观“多情公子”的人设就这么悄然树立。

在游历会稽时,受当地太尉的邀请,酒席上,秦观被一名歌女吸引,作词《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苏轼极欣赏“山抹微云”,故称秦观“山抹微云君”,同时也讥诮其中“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将男女之情写得过于直白,曾经调侃他:“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观的多情和敏锐的感知,一方面让他能够在词作中毫不掩饰地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他的坦诚也成了在政治上受到攻讦的把柄。

多次被贬,远离家乡的痛苦,四处漂泊的辛酸,秦观只能借诗词略作排遣,于是有了那首让人闻之落泪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等再被贬至横州时,秦观已经年过半百,作《醉乡春》:“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觉颠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一句“醉乡广大人间小”道尽千古失意人的辛酸。

这种愤懑和委屈,一直持续到宋徽宗即位,朝廷召苏轼等人回内郡,复秦观宣德郎职位。同年六月,苏轼至雷州与秦观相会,多方劝导,秦观的心境才放松了不少,然而他最终没能等到回到家乡的时刻。

纵观秦观一生,才华横溢,多情敏锐,在婉约词的创作上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

让人惋惜的是,他没能学习到苏轼的旷达和疏阔,没能领会到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精髓。

猜你喜欢

微云雷州秦观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雷州书画作品选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微云同步盘和腾讯微云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