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学经典

2023-10-15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琼林百家姓蒙学

中国的蒙学教育滥觞于周秦两汉,形成于隋唐宋元,繁荣发展于明清近代,可谓源远流长,既教儿童认字,又教儿童树德、明理、正念。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部中国古代的蒙学经典吧!

《三字经》

《三字经》是古代私塾启蒙教材的首选读物,素有“蒙学之冠”的美誉。自南宋至今,该书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对于《三字经》的作者,可谓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

此书共一千多字,三百八十句,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先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出发,鼓励儿童学习礼、义,进而介绍名物常识、经史子集、历史知识以及先贤勤学事迹等,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三言成韵,朗朗上口。如“养不教,父之过”“勤有功,戏无益”等为世代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三字经》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

《百家姓》

《百家姓》是古代蒙学使用最为广泛的读物之一。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一个书生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这本《百家姓》开篇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如此排列,是有讲究的。之所以把赵放在首位是因为宋朝的皇帝姓赵,宋朝是赵家的天下;钱是书生所在的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的姓氏。

《百家姓》收录姓氏498个,其中单姓436个,复姓62个。它与《三字经》《千字文》共用,成为我国古代蒙学的固定教材。

《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成书时间早于《三字經》和《百家姓》,是“三百千”里唯一能够确定作者和创作时代的蒙学经典。

《千字文》的编订者为南朝梁时的周兴嗣。据史料记载:梁武帝命周兴嗣从王羲之的书帖中选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排列成文。周侍郎一夜白头,作出《千字文》,包含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知识,四言成韵,对仗工整,条理清晰,义理明确,文采斐然,流传至今。

《千字文》全书均四字一句,共250句,1000个字。《千字文》既讲述了人类早期的历史,做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又描述了上层社会的奢华和下层普通百姓恬淡的田园生活。全书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朗朗上口。

该书在隋唐之际大为盛行,流传甚广。后来人们常采用“天地玄黄”来代替数字,也出现了满汉、蒙汉文的对照本。由于历代不少大书法家都曾书写,更使《千字文》至今仍是学习各种书法的范本。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原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一般认为此书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西昌人程登吉,也有人认为编者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的邹圣脉做了一些补充,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人又进行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涉及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全书为骈体文,以对偶句写成,书中有大量的成语、警句、格言,至今仍传诵不绝。

猜你喜欢

琼林百家姓蒙学
基于CiteSpace的蒙学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琼林雅韵》与朱权戏曲创作考——兼论曲韵知行之分
卜算子·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咏石梁飞瀑
百家姓之“乐”
百家姓
日新才能启蒙
七律·宿衡山之下与葛勇
百家姓之方(Fang)姓
百家姓之苗(Mi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