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同行,拓展思维疆域

2023-10-15倪春英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读后感表达能力所学

倪春英

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与写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并吸收课文的核心思想,为写作提供素材。而写作教学则通过文字的形式培养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更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读写结合的作用

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阅读是吸收知识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拓宽视野,并增加知识储备。写作是输出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文字来反映客观事实,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丰富的阅读经验是写作的基础,而熟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则是阅读的回馈。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思维。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创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吸收和情感表达,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课本内容,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因此,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教师应将阅读与写作充分融合,鼓励学生多读、多交流、多写作,通过仿写、续写日记等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阅读与写作真正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相辅相成,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由此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经过修饰后整合成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创作能力,也帮助学生把握语文学习的核心与关键。在读写过程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未来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稳固的支持与保障。

二、读写结合的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

在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他们可以通过写作来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这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想法的最直观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为了使读后感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件或細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读后感就能更好地传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可以用分组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进一步感受文中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标记动词,如“蜷”“坐”和“缩”,以展现小女孩饱受严寒的状态。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将想法和思考记录下来,以读后感的形式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完成全文阅读后,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女孩命运的见解,让他们将感受转化为文字,用读后感的形式呈现在纸上。通过小女孩卖火柴、擦亮火柴、悲惨离世的三个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被火柴点燃的温暖与希望,以及一颗试图用微薄亮光照亮他人的善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想法和思考,引导他们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2.熟识课文,进行仿写

仿写是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方法,其基础在于阅读,其本质是通过模仿优秀作家的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吸收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在进行仿写之前,充分阅读是必要的,只有在熟悉文章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并深刻领悟其表达形式。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海滨小城》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在文中圈画出描述景物色彩的词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总结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将色彩斑斓的海滨小城之美展现在纸上。再对文中关于景物的色彩描写进行分类归纳,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根据文中的表达手法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模仿文中由远及近的描写方式,运用空间变换的写作手法描写家乡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歌颂。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提升阅读能力,还能积累好词好句和优秀的写作方法,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3.基于教材感知生活,书写日记

读写结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灵活运用所学内容。日记是学生锻炼写作与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创作素材和经验的关键。而有的学生只是简单地罗列所见所闻,像写“流水账”一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发现生活之美。只有具备了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学生才能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并将其与阅读相结合。从生活中理解阅读与写作,学生可以体验到阅读与写作带来的美妙,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金色的草地》一文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草地变色的关键词句,并圈画出描写蒲公英形态变化的形容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观察公园和草坪上的蒲公英,通过实践回顾课堂所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观察体验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

从阅读课文到生活体验,再到最终的书写,这个过程正是读写结合的实际应用。小学语文课堂的许多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自主观察与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写作技巧,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稳步提升,进而促进他们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强化了他们的写作技能。教师利用读写结合模式进行灵活引导,并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读写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总结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读后感表达能力所学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非所学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