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思维导图助力群文阅读

2023-10-15杨圣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母鸡群文绘制

杨圣

近年来,群文阅读在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且易于记忆的工具,将其应用于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模式时,教师应运用结构化原理整合群文阅读资源,创设有趣的课堂结构,以培养小学生的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利用有效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1.有利于提升群文阅读效率

群文阅读是对具有相似意义、相似主题、相似结构的文章进行综合研读。小学生很难做到有条不紊,有效率的阅读,因此,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不但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并且,绘制思维导图时使用的绘图手法有助于不同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归类整理和提取文章思想主旨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简易直观的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文本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摆脱逻辑规则的束缚,自由地运用本能想象和意识构建个性化、清晰化的文本框架。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同时,思维导图还能明确地展现群文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有利于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一条通往书海的新路径,提高了阅读效率,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信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创作和遐想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兴趣和信心的驱动下,学生更易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更具体、更明确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二、思维导图模式下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挖掘群文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教材中的文本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适当的资料进行拓展。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兴趣。由于阅读材料数量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阅读材料,让学生清晰地把握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从而进行系统化学习。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资源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阅读资源进行教学。

例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介绍了爬山虎这种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习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仔细阅读全文。文章首先描述了爬山虎的生长区域和叶子,然后详细讲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特点和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作者的写作顺序有条理地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整理和分类。

2.创新互动合作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创作潜力

在群文教学时,教师应该设立一个明确的“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个“议题”的设计应具备开放性和可交流性的特征。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思维和创作潜力,教师需要创新互动合作模式,围绕群文议题这个核心线索,构建整体性的文本结构。在充分发挥个体智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分享智慧,逐步构建文本架构,由此营造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聚集每个学生的智慧,以实现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学习《母鸡》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绘制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母鸡》一文描述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基于这一主旨,教师可以设立相应的议题,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母鸡的特性,并鼓励学生自由选取角度,如从“母鸡的勇敢”“母鸡对雏鸡的爱”“母鸡的辛苦”等任意角度为主线来绘制思维导图。比如,一组学生选择以“母鸡的辛苦”作为阅读支点,绘制了树状思维导图,将“母鸡的辛苦”作为树干。小组成员在课文阅读过程中搜集能体现母鸡“辛苦”的信息,将其记录在树枝上。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感悟,并展示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母鸡》与《猫》进行对比阅读,通过绘制这两篇文章的思维导图来对比这两篇文章在结构层次和主旨思想方面的不同特点,并总结作者的写作特色。基于思维导图开展的群文阅读合作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交流互动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3.开展单元教学总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完成了一个单元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应巩固和深化学生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比如,可以开展单元总结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回顾、整理、总结并反思在群文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完善思维导图,为后续的单元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回顾已经绘制的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也可以采用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选择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运用思维导图阅读法,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教师还可以组织阅读比赛,要求学生在课外选择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通过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分析,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例如,在学习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这几篇课文。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盘古、精卫、普罗米修斯和女娲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在这几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将故事叙述完整的?”通过提问,学生把阅读课文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拿出来进行复习、分析和对比。如,在分析和比较这几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神话类文章在写作时通常采取以下步骤:先介绍起因,为神话人物的出现创造背景;再描述神话人物在改变现状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詳细描写其语言、动作和神态,以凸显他们的个性化特征和思想;最后重点描述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了解到一篇完整的故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在写作过程或者描述一件事情时,也应清楚地表达其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巩固这一单元,学生将学会如何在群文阅读中提取、比较、整合以及批判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深入挖掘其辅助教学的优势,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并熟练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创新课堂互动合作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再加之有条不紊地开展单元教学总结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母鸡群文绘制
Art on coffee cups
母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母鸡下蛋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母鸡
群文活动
放学后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