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蒙多访华带来哪些改变?

2023-10-15江玮张舸

财经 2023年21期
关键词:雷蒙管制

江玮 张舸

2023年8月29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访问中国。雷蒙多是过去五年多来首位访问中国的美国商务部部长,她也是2023年夏天以来第四位访华的美国高级官员。图/法新

8月底,美国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结束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我带着一些乐观离开,因为我们将展开对话,着手解决问题。”雷蒙多在离开中国前对《财经》说。她表示,此行最大的成就是双方都承诺要加强沟通。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对《财经》表示,雷蒙多的来访进一步改善了中美之间的气氛,达成了一些共识,建立了对话机制,使经贸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作为中美整体关系基础的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最困难的、不接触的时期已经过去,現在开始重新接触,说明事情在好转。”长期从事中美双向投资业务的美国凯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薛峰对《财经》说。

9月15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兼国际金融事务助理部长布伦特·内曼造访中国香港,与当地官员、私营部门、经济学家以及金融和法律领域的高管会面,讨论了中美关系背后的金融联系,为“加深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关系”而努力。

中美两国财政部9月22日宣布,在经济领域成立两个工作组,分别为“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其中,“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据新华社报道,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新的沟通渠道

上海波音公司是雷蒙多此次访华的最后一站。返回美国前,她在波音改装维修工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两架巨大的波音737客机停放在她身后。

“我很高兴向大家报告,所有的会谈都富有成效。”雷蒙多说。她表示中美双方进行了坦诚、开放、建设性的对话,她得以解释了美国的政策和对中国的做法,也听取了中方的意见。这些会议不是走过场,也不是照本宣科,经常超过两个小时,是“真正的交流”,双方都在坦诚地讨论问题。雷蒙多强调,脱钩或寻求遏制中国经济不是美国的战略,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规模庞大、充满活力和动力,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

“关闭交流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缺乏沟通会导致评估失误、计算错误和风险增加。脱钩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它既不符合我们的经济目标,也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安全目标。”雷蒙多说。

作为此次访问的重要成果,中美创建了新的沟通渠道,包括成立商业问题工作组和建立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机制。雷蒙多表示,这次访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同时坦言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挑战依然存在。

据新华社报道,8月2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见雷蒙多时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不仅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与互信,也损害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利益,将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方愿同美方加强经贸领域对话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在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8月29日与雷蒙多的会谈中,中方表达了对美方301关税、对华出口管制、双向投资限制等措施的关切。中美双方同意,应继续保持沟通,支持两国企业展开务实合作。

雷蒙多是过去五年多来首位访问中国的美国商务部部长,她也是2023年夏天以来第四位访华的美国高级官员。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曾先后访问中国。

在王勇看来,短期之内,美国将中国锁定为第一大竞争对手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但雷蒙多的访问是很好的开始。“希望它能够产出一些外溢效应,这取决于中美是否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逐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从而缓和中美战略关系的紧张。”

8月28日,雷蒙多在北京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会谈持续了四个多小时。王文涛重点就美国对华301关税、半导体政策、双向投资限制、歧视性补贴、制裁中国企业等表达严正关切。王文涛表示,泛化国家安全不利于正常经贸往来,实施单边、保护主义措施不符合市场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只会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美方多次表示不寻求与中方脱钩,希望美方将表态落在实处。

雷蒙多则强调,为美国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以及确保美国公司在中国获得公平透明待遇的重要性。她强调,拜登政府致力于采取必要行动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并重申了“小院高墙”的做法,强调出口管制的对象仅限于那些对国家安全或人权产生明确影响的技术,并非意在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

2023年5月,王文涛在赴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曾与雷蒙多举行会谈。时隔三个月后,雷蒙多应王文涛的邀请访问中国。在8月28日的会谈中,两位部长同意经常性沟通,每年至少会见一次。

认识到在经贸领域开展对话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商务部部长宣布在商务部之间建立新的沟通渠道。双方决定成立了一个新的商业问题工作组,以寻求解决具体商业问题的办法,它由中美副部长级和司局级政府官员组成,并将有企业代表参加。工作组将每年举行两次副部级会议。第一次会议计划于2024年初在美国举行。

中美还启动了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机制,作为解释各自出口管制制度和改善沟通的机制。双方将按照各自法律,就出口管制信息进行交流。第一次助理部长级会议已经于8月29日在北京举行。雷蒙多表示,美方得以在会议上澄清,其针对的不是中国,而是某些特定的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自拜登担任总统以来,美国政府在高科技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行动,包括加强半导体出口管制。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出台对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管制新规,限制中国获得先进计算芯片、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以及制造先进半导体的能力。美国还说服荷兰和日本采取相似举措。

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政府正在考慮针对人工智能芯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举措,禁止英伟达和其他芯片制造商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下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这将使美国2022年10月出台的出口管制举措进一步扩大。

2023年7月,英特尔、高通、英伟达三家芯片巨头的首席执行官与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会面,反对进一步收紧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管制。雷蒙多也参加了这次会晤。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的半导体采购额为180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还多。

雷蒙多表示,尽管出口管制是中美之间经常无法达成一致的领域,也是出现最多分歧的领域,但沟通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信息交流的目的是增加透明度,减少评估失误、误判和不必要的紧张局面。

“建立工作组以及出口管制信息交换机制,是中美沟通机制化的一个起步。”王勇说。但他指出,总体而言,中美之间仍然缺乏稳定的对话机制,对话管道的缺失是中美关系令人担心的一面,因为双方将无法更好地理解彼此之间存在的分歧。

在8月28日与雷蒙多的会谈中,王文涛表示,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两国的贸易对各自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很重要。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为两国工商界合作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

雷蒙多表达了类似立场,认为两国的经贸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中美整体关系的压舱石。她透露,在访问中国之前,她陆续与100多位美国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进行了交谈。他们呼吁更多互动、更多透明度,有一个正式的场合来听取和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已经做到了……我们启动了工作组和信息交流,有机会把最棘手的问题摆到桌面上,试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决它们。”

中美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变化

曾经对中美关系起到稳定作用的中美经贸关系在过去几年波折不断。中美贸易关系因为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而陷入紧张状态并延续至今。2018年以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借由《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先后宣布对37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7.5%到25%的惩罚性关税,涉及的产品包括消费品、汽车、工业部件、电子产品等。

根据301条款,美国需要在加征关税四年之后进行评估。拜登政府于2022年5月开始对这些关税政策展开评估,目前尚未完成。在美国通胀高企之时,商界人士和专家曾建议,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以抵抗通胀,但大部分关税至今仍然保留。

中国与美国曾经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如今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展开了更多贸易,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为3272.64亿美元,同比下降14.5%。

在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投资氛围蒙上一层阴影。中美双向投资相比几年前的鼎盛时期出现大幅下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实际利用美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约为22.1亿美元,较2017年下滑16%。

薛峰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变化。凯腾律师事务所在上海的办公室成立于2012年,当时中国赴美投资的业务不断增长,但如今“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从2019年开始,薛峰觉察到来自中美两边的投资都在减少,随着美方的限制范围从技术、产品、人才逐步扩大至资本领域,中国投资者昔日的热情不再。

中美之间的高科技博弈已经从出口管控发展至投资管控。8月10日,美国白宫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限制美方对中国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受限的投资类型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以及合资企业。

尽管最终公布的限制措施相较此前讨论的范围更窄,但对外投资管制举措在发达经济体中并不多见,美国此前也从未对流向中国的投资做出这样的限制。美国以往实施的限制措施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和审查中国对美国公司的投资。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美国的这一举措回应称,美方限制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打着“去风险”的幌子在投资领域搞“脱钩断链”,严重背离美方一贯提倡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视达是一家从事AI智能零售的企业,产品落地美、英、泰等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市场总监赵一鉴告诉《财经》,这几年公司在技术上受中美科技竞争影响不多,但资本层面,美国限制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领域的对华投资,对企业海外融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干扰。

美国金融数据公司PitchBook的数据显示,对中国的风险投资已从2021年四季度438亿美元的高位降至2023年二季度的105亿美元。

上海一家外资半导体企业负责芯片前端设计的人员告诉《财经》,最近一个项目本来由国内团队负责,但项目的工艺要求从16纳米改为5纳米后,公司就不让中国团队接手了。“即使在一家公司,中国团队与核心技术之间仍有一堵触摸不到的墙。”

“中美之间缺乏对话机制,导致原本就不好的趋势蔓延。有的行业敏感,有的行业不敏感,然而气氛在那里,导致中美之间的交易放缓停,即使是在不敏感行业。”薛峰说。在与中美投资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发现在目前的环境下,双方担心的不是商业风险,而是政治风险;双方对投资的商业风险充分理解,对政治风险更加谨慎。比如,过去美方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现在会想要先征询律师的意见。

尽管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但基于市场的决策仍在驱动中国企业前往美国投资设厂。中国对美国投资的需求还是很旺盛。薛峰指出,在新冠疫情管控措施优化之后,很多中国企业派出团队前往美国考察。但他同时观察到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近年来逐渐从高科技、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医疗、地产等领域转向制造业、消费品这些低敏感行业。

美国翎美投资咨询公司首席合伙人林新伟打交道的大部分企业正是来自制造业。他曾促成多个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项目,价值超过20亿美元,其中包括海尔集团在南卡罗莱纳州的投资。

在先后代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和佐治亚州对华招商之后,林新伟于2019年成立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但随后遇上新冠疫情暴发,项目一度暂停,直到2022年春节之后才逐渐恢复。如今他一个月经手的项目达到过去一年半甚至两年的数量。“中国企业对美国的兴趣是真实的。”林新伟对《财经》说。

林新伟在这两年感受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中国企业面临着要么在美国建厂,要么放弃美国市场的选择。地缘政治、疫情和对供应链不稳定的担忧使得中国企业的美国客户要求它们在美国具备生产能力。美国2022年8月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对本土化生产的要求使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决定选择美国。在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中,3690亿美元将投资于能源转型和对抗气候变化,以提振美國的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等产业,法案中多项税收优惠均以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完成大部分生产为条件。

中国企业在清洁能源行业对美国市场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热情。“中国在清洁能源项目上领先,而美国则是最大的市场。”林新伟说。

经历过中美关系最融洽或者说是最正常的阶段,林新伟深感当前的中美关系需要稳定。“希望中美关系能找到突破口,回到相对正常的阶段,不再像过去四年那样。”在林新伟看来,两国关系和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没有差别,要保持接触和沟通,即使吵架也没有关系,而不见面、不打交道产生的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

紧张的中美关系已连续三年成为在华美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美国商会2023年3月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尽管74%的会员企业表示没有计划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并强调了深耕中国市场的承诺,但今年只有45%的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创下该调查25年以来的最低点。

访问中国期间,雷蒙多与多家在华美国企业代表举行了会谈。她表示,美国企业有兴趣继续在中国发展,但它们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可预测的监管环境。8月29日,在结束北京行程前往上海的高铁上,雷蒙多对随行记者表示,美国企业向她抱怨中国已经变得“不宜投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30日回应称,中国依然是全球重要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美国商会调查结果也显示,66%的在华美国企业将在未来两年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

8月30日的发布会上,雷蒙多在谈到美国企业在华遇到的问题时,也提到中国政府最近采取的一些积极举措,比如中国国务院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24条政策措施。

猜你喜欢

雷蒙管制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管制硅谷的呼声越来越大
基于STAMP的航空管制空中危险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电影·《雨人》
放松管制
滚!
认识悲剧与否定悲剧——雷蒙·威廉斯革命悲剧观论析
来自监狱的陌生电话
来自监狱的陌生电话
药价管制: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