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2023-10-15汪奇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6期
关键词:潜山农药农产品

汪奇峰

(潜山市王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潜山 246313)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地方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1]。为全面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安徽省潜山市农业农村局把开展常态化风险监测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把控风险隐患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由于农业生产存在点多、面广、分散、生产不稳定等特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1 潜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现状

1.1 农业概况

潜山地处安徽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长江下游北岸、沿江平原与皖西山区接壤地带,市域总面积1 688 km2,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地貌特征,辖16 个乡镇、183 个村居,总人口58.6 万人左右。全市现有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公司1 000余家。种植作物山区以茶叶、生姜、桑叶为主,圩畈区以水稻、栝楼为主。畜牧养殖主要为猪、牛、羊,水产养殖品种有鱼、蛙、虾、黄鳝等。

1.2 潜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主要举措

1.2.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潜山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年初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确定专职人员,明确各自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1.2.2精心组织,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承担监测任务的单位及上级部门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确保风险监测质量[2]。承担风险监测任务的单位要严格遵守规定,科学、公正地做好抽样和检测工作。既要根据潜山市实际确定监测品种和指标,又要改进抽样方式,落实和完善随机抽样,提高抽检主体覆盖面,避免出现少数企业反复抽检、多数主体未抽检的情况,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同时,要做到快速抽样、随机抽样、快速检测,确保监测时效性。及时将不合格样品信息反馈至市农业农村局,并做好风险防控和预警。加强单位间协作,会同相关单位跟进开展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监督抽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检打联动效率和依法处罚的时效性,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1.2.3不断细化、优化风险监测方案为充分发挥风险监测的风险预判能力,市农业农村局对风险监测方案中的监测地点和范围、时间安排、监测品种和数量、抽样要求、监测项目和依据、监测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2022 年潜山市根据以往经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改进和完善后的风险监测方案体现“5 个突出”:一是突出随机性;二是突出普遍性,加大对产地小农户的抽样力度;三是突出溯源性;四是突出合理性,样品抽取围绕重点品种,围绕产量大、问题多的品种,围绕“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实施主体的后期监管开展抽检;五是突出时效性。在监测项目的选择上,依据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项目清单结合潜山市往年的例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并增加了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等易超标常规农药的监测。

1.2.4动态更新农产品生产主体抽样名录潜山市农业农村局通过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接,取得全市所有注册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名录,通过各乡镇监管站实地摸排、筛选和补充,按果蔬、畜禽、水产、茶叶、水稻和栝楼籽六大类分别建立抽样名录,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保持动态更新。2022 年,潜山市抽样名录共纳入709 家生产体。

1.2.5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建设潜山市提前布局,完善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设备,不断加强质量体系管理和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潜山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市农检中心)于2018 年底通过“双认证”,目前全市16个乡镇监管站都建有快检室,其中农残快检系统8台(套),农残、畜牧二合一系统3 台(套),农残、畜牧、水产三合一系统5 台(套)。市农业农村局充分依托市农检中心的技术优势,合理安排风险监测任务承担单位。快速检测任务由市农检中心和16 个乡镇快检站承担,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市农检中心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种植业产品中蔬菜、水果定量检测任务由市农检中心承担,其他种植业产品以及畜禽和水产品定量检测任务由潜山市农业农村局公开招标确定,市农检中心负责监测结果汇总和总结报告的报送工作。监测过程中,市农检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科学制定抽样方案、规范抽样过程、控制检测质量(如通过添加盲样、平行样或留样委托其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等)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通过数据汇总分析发现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1.2.6完善风险监测机制快速监测日常化开展,突出时效性;定量监测定期开展,突出精准性;例行监测工作按计划开展,突出普遍性和随机性;针对高风险品种或监管需要开展专项监测进行补充,突出目标性和选择性[3]。2020—2022 年,潜山市共开展风险监测快速监测样品212 263 批次,合格率99.95%;定量监测样品2 021批次,合格率99.36%,其中例行监测样品1 903批次,专项监测样品118批次。通过综合运用快速检测手段、例行监测和专项监测数据汇总分析,根据省市风险清单结合潜山市监测数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清单。2021 年市农检中心依据风险监测结果,通过科学分析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项目清单》[4]包含种植业产品风险项目18 种,畜禽产品风险项目14 种,水产品风险项目11种。2022年结合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动态调整风险项目清单,将农业农村部重点治理的11个品种作为重点品种,其中种植业产品中“三棵菜”的风险项目增加到42 种,畜禽产品中鸡蛋、乌鸡、肉牛、肉羊的风险项目增加到16 种,水产品中大口黑鲈、乌鳢、鳊鱼、大黄鱼的风险项目调整为9 种。风险监测机制的完善,风险清单的建立和动态调整,为潜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2.7把风险监测工作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为更科学、高效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潜山市扩大风险监测的品种范围,除了水果、蔬菜、食用菌和稻谷种植业产品以及一般畜禽产品和养殖水产品外,还将茶叶、栝楼籽、鸽子、小龙虾等特色农产品纳入风险监测范围,促进潜山市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扩大市场竞争力。2022 年,通过开展风险监测,结合服务平台以及各种展销会、推介会等,为潜山市近2 万t优质特色农产品提供产地准出服务,增加产值约5 00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农产品生产主体专业化程度低,风险监测抽样难以按计划完成

潜山市农业生产主体具有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生产不稳定等特点,农产品生产受气候、市场行情、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大,有的生产主体只进行季节性生产或因效益不好而改行等,导致风险监测抽样计划难以如数完成。2022年,受夏秋季长时间干旱等影响,市内部分主要蔬菜基地夏秋蔬菜几近绝收,样品数量无法满足省级风险监测要求,抽样时部分样本只能通过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补齐。

2.2 现有仪器设备和检测参数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风险监测的要求

2.2.1快速检测方面目前,潜山市各快检站主要通过酶抑制法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前期投入少、检测快等特点,但在实际农药残留检测中有明显不足之处:一是可检测农药种类少,主要用于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其他农药检测不敏感;二是检测结果不够准确,易出现假阳性。例如,在对芹菜、韭菜等样品检测时通常会受到较强的干扰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2021 年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中,鼓励对“三棵菜”中克百威、三唑磷等禁限用农药,腐霉利、灭蝇胺等易超标的常规农药残留开展针对性快速检测,受资金、仪器设备和检测能力的限制,目前潜山市距离这一要求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2.2定量检测方面目前,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大型检测设备仅有1 台气相色谱仪(带FPD 和ECD 检测器)和1 台液相色谱仪(带紫光检测器),已认证品种和参数只包含蔬菜和水果品种的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等共35 种农药。受检测仪器设备和认证参数的限制,除蔬菜和水果外其他农产品定量检测全部通过招标由第三方完成,而且水果和蔬菜通过NY/T 761—2008方法得出的农药残留结果需经过更换仪器部件反复验证。另外,通过液相色谱仪检测的5 个参数涉及3 种检测方法,前处理和上机操作持续时间长,导致检测结果时效性不能满足风险监测和日常监管的需要。

2.3 部分种植业产品缺少农药残留风险监测判定依据

近年来,潜山市开展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风险监测的判定依据主要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该标准覆盖了13 大类农产品的10 092 项农药残留限量。2023 年5 月11 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 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22)增补了112 种农药共290 项最大残留限量,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种植业产品特别是果蔬产品,常见监测参数没有对应的限量标准,导致检测结果无法判定。例如,茎用莴苣(莴笋),目前最新版本的GB 2763—2021 标准中吡虫啉、阿维菌素、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等常见农药,都没有规定在茎用莴苣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需进一步完善。

3 对策建议

3.1 通过智慧监管系统准确掌握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和农产品生产变化动态

通过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接,及时掌握新注册农业生产主体信息;通过农业主管部门内部机构如种植业服务中心、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以及各乡镇监管站的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掌握抽样名录中生产主体的种植养殖品种、生产季节、生产规模、上市日期等关键信息;结合农技推广“包村联户”工作,及时收集、汇总服务对象的主要农事信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的实施力度,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省或国家追溯管理平台,及时上传生产信息;按照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督促生产主体建立并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建设,乡镇监管站严格按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规范》开展日常巡查[5],在生产季节加大巡查频率,及时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录入农产品质量检查信息;并充分调动村级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随时掌握生产主体农产品上市情况,以便风险监测抽样工作顺利开展;实践中根据本地生产实际情况和市场规律动态调整风险监测方案,力求客观实用、科学高效。

3.2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添置检测仪器设备,加强检测技术培训

充分利用安徽省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和省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两强一增”等项目支持,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更新添置质谱仪等检测仪器设备,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手段扩项认证检测范围和检测参数,增加检测技术人员,力争3年内认证参数达到50 种以上且包含目前潜山市蔬菜和水果中常见农药种类,定量检测能力达到600 批次/年。乡镇快检站快检仪器升级换代,实现农药残留速测提质扩面,推广应用价值高的常规农药快检技术,扩大快检范围,如推广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啶虫脒、吡虫啉等常规农药。完善检验检测业务技术培训机制,保障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处检、检得出。市农检中心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测技术人员和乡镇快检员每年按计划接受相关系统培训,切实提高检测技术力量,打造高质量检测队伍。

3.3 加强与部级、省级农业质检机构合作

加强和上级农业质检机构的合作沟通,邀请省部级农业质检专家给予指导。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等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肥)的指导,潜山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检测能力快速提升。今后还需要加强联系,及时获取最新技术标准,扩大风险监测品类判定范围,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为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实现有效监管提供技术支撑[6]。

猜你喜欢

潜山农药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冀中饶阳凹陷潜山演化类型及成藏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