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架秋风扁豆花

2023-10-13徐新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扁豆花扁豆农家

徐新

飒飒秋风中,萧然的枯叶零星地飘落下来,而扁豆花却不甘示弱,摇曳着身姿,妩媚而夺目。一簇簇粉粉紫紫的扁豆花,犹如一只只彩蝶,蹁跹在柔韧的藤蔓上,月牙般的豆荚,或紫或白,隐身于枝叶与花朵之间,一嘟噜一嘟噜,让人心生怜爱。难怪郑板桥写下了如此诗意盎然的诗句:“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一架绿荫点缀了乡村的房前屋后,装饰了朴实的农家院落,在衰草遍野的深秋,淡紫色的花蕾依然笑迎秋风。

扁豆春末播种,夏日发秧,它不择地方,不拣肥瘠,随遇而安。母亲常在庭院的短墙边用树枝、芦苇搭上架子,在架子下种上扁豆。在春风夏雨的催生下,扁豆袅娜的身姿恣意地攀缘而上,攀爬在豆架上、矮墙上,不舍不弃。绿耳朵般的扁豆叶渐渐地把灰灰的院墙遮得严严实实,如绿毯子一般。不经意间,一串串小而玲珑的紫色、粉红色或白色的扁豆花盛开了,点缀在绿叶之上。南宋诗人杨万里《秋花》曰:“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匾豆花。”生动地描述了农人家中绚烂盛开的扁豆花。大作家汪曾祺也曾说过:“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

随着扁豆花且开且落,如弯月似娥眉的青绿可爱的豆角一串串地冒了出来,愈发繁茂与蓬勃,这是农家小院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扁豆花是一茬接一茬地开,扁豆也是一茬接一茬地长,从夏天起一直能持续到深秋,即便是在秋霜的袭击下,仍不舍地开放出一簇簇紫蓝的花朵,它在尽情演绎着秋日的饱满与丰美、生命的顽强和精彩。

记忆中,茄子、菜椒退出了餐桌,扁豆则成了餐桌的主角。母亲摘来扁豆,我们将两头的筋络撕去,洗净后沥水,开火将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烧热后将扁豆倒入其中进行煸炒,加入适量的糖、酱油、盐,然后盖上锅盖焖至扁豆酥烂即可。刚烧好的酱焖扁豆香气扑鼻,嚼起来软软糯糯,微微有点甜,实在是可口又下饭。作家孙犁在《扁豆》里说:“扁豆有一种膻味,用羊油炒,加红辣椒,最是好吃。”但我觉得,扁豆本真的味道来得更好。

扁豆饭是我幼时常吃的家常饭,饭菜一锅出,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将扁豆在热油中煸好后,和饭一起煮熟,扁豆与米饭水乳交融。热气腾腾的扁豆饭端上桌,一勺如白玉般的猪油加持, 米粒上迅即油光透亮,而慢慢融化渗透后的香气,就足以让人沉醉。吃到嘴里,齿颊生香,久久不散。

清人袁枚《随园食单》有云:“现采扁豆用肉汤炒之,去肉存豆。单炒者油重为佳。以肥软为贵。”道出了扁豆要做到好吃,还是以重油、肉汤相配,味道最佳。而家乡的人们将扁豆与芋头、猪肉一起红烧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家乡永不落幕的时令美食。扁豆吸足了肉汁,越嚼越香,肉则香而不油,挟一块放入嘴中,香气瞬间充盈着唇齿,不由得让人频频举箸,欲罢不能。

朴实的扁豆,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可以入诗,也可入画,它以其纤长柔软的蔓茎、别致淡雅的花色、累累满枝的豆荚,常出现在国画中。齐白石老人所画扁豆,笔墨老辣率真,造型生动自然,其荚生花下,花落荚现,满缀叶间,好一派田园农家之景。他的弟子陈大羽深得白石老人以形写神的诀窍,借物象以表达笔墨,用笔墨来表达内在的感受或情趣。他笔下的扁豆不拘形似而自得天趣,再配以蝈蝈、小鸟等物象,表现出一种有声有色的田园景象。

“庭下秋风草欲平,年饥种豆绿阴成,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虫金石声。”扁豆花开,微笑向暖,那是秋天美丽的馈赠和放飞, 绽放得平静、淡泊、温暖、善良和执着,丰润了多少人间烟火,抚慰了多少凡人之心……

猜你喜欢

扁豆花扁豆农家
农家笑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春回农家
山村(外一首)
满架秋风扁豆花
满架秋风扁豆花
满架秋风扁豆花
盛夏保健宜喝扁豆汤
调皮鬼当家